一种减少跌倒伤害安全气囊马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47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跌倒伤害安全气囊马甲,包括马甲和设于马甲上的安全气囊装置,所述马甲包括马甲本体和设于马甲本体上的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包括设于马甲本体上的衣领部、前腹部、后背部及后腰部;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设于后背部的头部气体发生器、设于后腰部上的腰部气体发生器、用于保护头部的头部气囊组及用于保护腰部的腰部气囊组,头部气囊组安装在衣领部内,腰部气囊组分散安装在前腹部、后背部和后腰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全气囊的设置,能够减轻使用者落地时的冲击力,减少使用者跌倒后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安全气囊预装在空腔内部,在跌倒时安全气囊能够自动打开,正常弯腰和锻炼时不会触发安全气囊,使用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跌倒伤害安全气囊马甲
本技术属于医疗护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少跌倒伤害安全气囊马甲。
技术介绍
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18%,80岁以上达24%,有2.24%的老年住院病人曾发生过跌倒,老年跌倒伤害是位列心血管疾病、癌症、脑卒中及肺部疾病之后的第五大死亡原因。跌倒伤害是65岁以上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跌倒可导致肌肉和韧带损伤、骨折、出血等身体和心理伤害,其中约1/5的老年跌倒损伤是致命性的,75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与损伤的发生率则成倍增加。国内外现状:目前对住院患者国内外跌倒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1、环境安全:保持地面的干燥,挂上防跌倒警示牌;2、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跌倒的危险因素和注意事项;3、设置床边坐便器及辅助器,方便患者使用;4、患者在护理人员或家属陪同下进行适量活动;5、加强病房夜间巡视,做好交接班工作;然而以上措施仅为预防,并不能在患者发生跌倒时提供帮助,从而避免跌倒后对身体造成的伤害,现有的安全气囊没有在医疗设备上应用,而且触发条件不够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气囊、能够精确触发的减少跌倒伤害安全气囊马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跌倒伤害安全气囊马甲,包括马甲和设于马甲上的安全气囊装置,所述马甲包括马甲本体和设于马甲本体上的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包括设于马甲本体上的衣领部、前腹部、后背部及后腰部;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设于后背部的头部气体发生器、设于后腰部上的腰部气体发生器、用于保护头部的头部气囊组及用于保护腰部的腰部气囊组,头部气囊组安装在衣领部内,腰部气囊组分散安装在前腹部、后背部和后腰部上。本技术通过安全气囊的设置,能够减轻使用者落地时的冲击力,减少使用者跌倒后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安全气囊预装在空腔内部,能够方便安全气囊的充气膨胀,衣领部上设有向上的开口,后背部中空,前腹部和后腰部分别开设有向下的开口,头部气体发生器和腰部气体发生器均安装在马甲本体的内部,头部气体发生器能够对衣领部内的头部气囊组进行充气,使头部气囊组能够对头部进行保护,腰部气体发生器能够对腰部气囊组进行充气,使腰部气囊组能够对患者腰部进行保护。优选的,所述头部气囊组包括设于衣领部中部的第一气囊、设于第一气囊一侧的第二气囊及设于第一气囊另一侧的第三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两侧等距离设有多个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设有第一辅助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二辅助气囊;所述第三气囊的一端连通有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三辅助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远离第一气囊的一端设有布带,所述布带与第一气囊的一端固连;所述第二支管与第一支管交叉错位设置,所述第三支管与第一支管交叉错位设置;第一气囊安装在衣领部的中部,能够对患者的颈椎和后脑进行保护,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分别位于第一气囊的两侧,能够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进一步的保护,通过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设置,使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的端部交叉到一起,提高稳定性,第一辅助气囊和第二辅助气囊分别位于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一端,能够防止第二气囊从第一气囊上脱离,通过第三支管和第三辅助气囊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三气囊从第一气囊上脱离,使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从外部连接到一起,不易脱落,布带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气囊的两端,布带的另一端分别于第二气囊、第三气囊远离第一气囊的一端连接,使第一气囊充气后会向两侧顶开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由于颈部和内部衣服的阻隔,两个布带能够使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的一端向内侧收缩,使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之间形成三角形,并围住患者的头部,能够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减少头部跌倒时的伤害。优选的,所述腰部气囊组包括设于前腹部的第四气囊和第五气囊、设于后腰部的第六气囊和第七气囊及设于后背部上的第八气囊;所述第六气囊和第七气囊倾斜设置;第四气囊和第五气囊分别位于两个前腹部中,能够对患者的腹部进行保护,第六气囊和第七气囊位于两个后腰部上,能够对患者的后腰进行保护,第八气囊位于后背部上,能够对患者的脊椎进行保护,防止脊椎受伤。优选的,所述安全气囊装置还包括气囊自动触发系统,所述气囊自动触发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无线信号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的气囊模块及用于供电的电源及稳压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设于衣领部上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设于后腰部上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设于衣领部上的第一速度传感器、设于后腰部上的第二速度传感器、设于衣领部的第一水平陀螺仪、设于后腰部上的第二水平陀螺仪、设于衣领部上的第一距离传感器及设于后腰部上的第二距离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用于处理加速度数据的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处理速度数据的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倾斜角度的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处理距离数据的第四处理模块及用于防止误触发的时间计算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与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相连,所述第二处理模块与第一速度传感器、第二速度传感器相连,所述第三处理模块与第一水平陀螺仪、第二水平陀螺仪相连,所述第四处理模块与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用于接收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判定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失重判定模块及用于筛分失重判定模块数据的第一数据筛选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用于接收第一速度传感器和第二速度传感器的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判定是否持续运动的持续运动判定模块及用于筛分持续运动判定模块数据的第二数据筛选模块;所述第三处理模块包括用于接收第一水平陀螺仪和第二水平陀螺仪数据的第三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判定倾斜角度大小的倾斜角度判定模块及用于筛分倾斜角判定模块中数据的第三数据筛选模块;所述第四处理模块包括用于接收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数据的第四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判定患者上半身距地面高度的距离差判定模块及用于筛分距离差判定模块中数据的第四数据筛选模块。优选的,所述时间计算模块包括与第一处理模块相连的第一计时模块、与第二处理模块相连的第二计时模块、与第三处理模块相连的第三计时模块及与第四处理模块相连的第四计时模块。优选的,所述气囊模块包括与时间计算模块相连的头部气体发生模块和腰部气体发生模块;所述头部气体发生模块分别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连通,所述腰部气体发生模块分别于第四气囊、第五气囊、第六气囊、第七气囊及第八气囊连通。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安全气囊的设置,能够减轻使用者落地时的冲击力,减少使用者跌倒后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安全气囊预装在空腔内部,在跌倒时安全气囊能够自动打开,正常弯腰和锻炼时不会触发安全气囊,使用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马甲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全气囊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跌倒伤害安全气囊马甲,包括马甲和设于马甲上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甲包括马甲本体(11)和设于马甲本体(11)上的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包括设于马甲本体(11)上的衣领部(121)、前腹部(122)、后背部(123)及后腰部(124);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设于后背部(123)的头部气体发生器(21)、设于后腰部(124)上的腰部气体发生器(22)、用于保护头部的头部气囊组(23)及用于保护腰部的腰部气囊组(24),头部气囊组(23)安装在衣领部(121)内,腰部气囊组(24)分散安装在前腹部(122)、后背部(123)和后腰部(12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跌倒伤害安全气囊马甲,包括马甲和设于马甲上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甲包括马甲本体(11)和设于马甲本体(11)上的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包括设于马甲本体(11)上的衣领部(121)、前腹部(122)、后背部(123)及后腰部(124);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设于后背部(123)的头部气体发生器(21)、设于后腰部(124)上的腰部气体发生器(22)、用于保护头部的头部气囊组(23)及用于保护腰部的腰部气囊组(24),头部气囊组(23)安装在衣领部(121)内,腰部气囊组(24)分散安装在前腹部(122)、后背部(123)和后腰部(12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跌倒伤害安全气囊马甲,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气囊组(23)包括设于衣领部(121)中部的第一气囊(231)、设于第一气囊(231)一侧的第二气囊(232)及设于第一气囊(231)另一侧的第三气囊(233);所述第一气囊(231)的两侧等距离设有多个第一支管(2311),所述第一支管(2311)的一端设有第一辅助气囊(2312);所述第二气囊(232)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支管(2321),所述第二支管(2321)的一端连通有第二辅助气囊(2322);所述第三气囊(233)的一端连通有第三支管(2331),所述第三支管(2331)的一端连通有第三辅助气囊(2332);所述第二气囊(232)和第三气囊(233)远离第一气囊(231)的一端设有布带(234),所述布带(234)与第一气囊(231)的一端固连;所述第二支管(2321)与第一支管(2311)交叉错位设置,所述第三支管(2331)与第一支管(2311)交叉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跌倒伤害安全气囊马甲,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气囊组(24)包括设于前腹部(122)的第四气囊(241)和第五气囊(242)、设于后腰部(124)的第六气囊(243)和第七气囊(244)及设于后背部(123)上的第八气囊(245);所述第六气囊(243)和第七气囊(244)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少跌倒伤害安全气囊马甲,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装置还包括气囊自动触发系统,所述气囊自动触发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31)、与数据采集模块(31)无线信号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32)、与数据处理模块(32)电连接的气囊模块(33)及用于供电的电源及稳压模块(34);所述数据采集模块(31)与数据处理模块(32)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少跌倒伤害安全气囊马甲,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31)包括设于衣领部(121)上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311)、设于后腰部(124)上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312)、设于衣领部(121)上的第一速度传感器(313)、设于后腰部(124)上的第二速度传感器(314)、设于衣领部(121)的第一水平陀螺仪(315)、设于后腰部(124)上的第二水平陀螺仪(316)、设于衣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霄陈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