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皮纵向划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39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皮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皮纵向划割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效率低下、切割精度较低的缺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对称布置的导柱,所述导柱的顶部通过螺母螺栓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通过第二气缸、连杆、连接块、滑动座以及切刀等结构的设置,在第二气缸动作后,利用连杆机构传动使得两个滑动座滑动,将切割时间缩短一半,同时在进行一次切割后可连续地利用另一个切刀进行反向切割,无需使得刀具动作复位,大大地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皮纵向划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面皮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面皮纵向划割装置。
技术介绍
面皮为汉族特色小吃之一,多使用小麦面粉制作,也有米粉或其它淀粉制作的。一般凉拌食用(部分地区有炒面皮),种类繁多,制作方法各异,调拌也各具特色,口味不同。主要有汉中面皮、萧县面皮、岐山擀面皮、秦镇米皮、等。面皮历史久远,面皮传说源于秦始皇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有一年陕西户县秦镇一带大旱,稻谷枯萎,百姓无法向朝廷纳供大米,有个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面粉,蒸出面皮,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吃后大喜,命每天制作食用,形成了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现有技术中用于面皮加工切割的装置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在切割机构只安装了一把刀,在进行一次纵向切割后需要先将刀具复位,并且在切割时只采用一把刀具移动切割,效率低下;二是切割时刀具易受在设备的震动下抖动偏移,切割面不平整,切割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效率低下、切割精度较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面皮纵向划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皮纵向划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对称布置的导柱,所述导柱的顶部通过螺母螺栓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母螺栓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柱的外部,且压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活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焊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底部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切刀,且压板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对称布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有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有呈三角状分布的导杆,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杆的外部。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连接板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内部开设有对称布置的通槽,所述连杆穿过所述通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内部开设有呈三角状的滑孔,所述导杆套设在滑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压板上还开设有对称布置的导向孔,所述导柱嵌入在所述导向孔的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第二气缸、连杆、连接块、滑动座以及切刀等结构的设置,在第二气缸动作后,利用连杆机构传动使得两个滑动座滑动,将切割时间缩短一半,同时在进行一次切割后可连续地利用另一个切刀进行反向切割,无需使得刀具动作复位,大大地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技术中通过安装板、导杆等结构的设置,采用了呈三角结构分布的导杆对滑动座进行导向,可以增强滑动座的移动稳定性,避免在切割过程中抖动偏移,提升了划割精度,切割面平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面皮纵向划割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安装板和导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导柱、3顶板、31矩形槽、4第一气缸、5压板、51通槽、6连杆、7第二气缸、8支撑板、9连接块、10滑动座、11切刀、12导杆、13连接板、14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面皮纵向划割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对称布置的导柱2,导柱2的顶部通过螺母螺栓固定有顶板3,顶板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母螺栓固定连接有压板5,压板5滑动设置在导柱2的外部,且压板5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7,第二气缸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两侧均活动铰接有连杆6,连杆6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底部焊接有滑动座10,滑动座10的底部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切刀11,且压板5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对称布置的支撑板8,支撑板8的一侧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有安装板14,两个安装板14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有呈三角状分布的导杆12,滑动座10滑动设置在导杆12的外部。通过第二气缸7、连杆6、连接块9、滑动座10以及切刀11等结构的设置,在第二气缸7动作后,利用连杆6机构传动使得两个滑动座10滑动,将切割时间缩短一半,同时在进行一次切割后可连续地利用另一个切刀11进行反向切割,无需使得刀具动作复位,大大地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安装板14、导杆12等结构的设置,采用了呈三角结构分布的导杆12对滑动座10进行导向,可以增强滑动座10的移动稳定性,避免在切割过程中抖动偏移,提升了划割精度,切割面平整。本实施例中,顶板3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31,矩形槽31与连接板13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本实施例中,压板5的内部开设有对称布置的通槽51,连杆6穿过通槽5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滑动座10的内部开设有呈三角状的滑孔,导杆12套设在滑孔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压板5上还开设有对称布置的导向孔,导柱2嵌入在导向孔的内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工作时,将待加工的面皮放置在底座1上,随后第一气缸4启动,推动压板5沿着导柱2向下滑移,带动各个切刀11与面皮接触,一次切割时第二气缸7先推动连接板13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两侧的连杆6拉动连接块9和滑动座10沿着导杆12稳定地滑动,其中一侧的切刀11向中间靠近其刀刃对面皮进行切割,随后第一气缸4动作使得压板5复位,再次放入面皮后,第一气缸4推动压板5向下滑移,切刀11再次与面皮接触,此时为二次切割,第二气缸7拉动连接板13向下移动,从而经过连杆6的传动使得滑动座10沿着导杆12向两侧滑动打开完成切割动作,重复以上步骤,可连续地对面皮进行划割处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皮纵向划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对称布置的导柱(2),所述导柱(2)的顶部通过螺母螺栓固定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母螺栓固定连接有压板(5),所述压板(5)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柱(2)的外部,且压板(5)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7),第二气缸(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两侧均活动铰接有连杆(6),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底部焊接有滑动座(10),所述滑动座(10)的底部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切刀(11),且压板(5)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对称布置的支撑板(8),支撑板(8)的一侧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有安装板(14),两个安装板(14)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有呈三角状分布的导杆(12),所述滑动座(10)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杆(12)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皮纵向划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对称布置的导柱(2),所述导柱(2)的顶部通过螺母螺栓固定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母螺栓固定连接有压板(5),所述压板(5)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柱(2)的外部,且压板(5)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7),第二气缸(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两侧均活动铰接有连杆(6),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底部焊接有滑动座(10),所述滑动座(10)的底部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切刀(11),且压板(5)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对称布置的支撑板(8),支撑板(8)的一侧通过沉头螺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智勇朱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金泰益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