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传勇专利>正文

一种内置水泵一体水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35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水泵一体水族设备,包括过滤箱、过滤箱中间所设的输送组件与过滤框,所述过滤箱由中空筒状结构的溢流室与槽体结构的过滤室构成,且在过滤室的侧面铰接安装有消毒盖,所述输送组件由固定安装在溢流室壁体内的输液泵与输液泵上下两端相连通的送液管与吸液管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止逆阀,配合过滤箱的制作空间,加上输送组件与过滤框达到吸水过滤效果,其中,溢流室对过滤中的水体起到一个溢流作用,有效的防止水溢流到鱼缸外,通过溢流室配合过滤框对水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水从导流斗与滤液输送管回流到鱼缸内,因此整个装置中的区域公用减少浪费空间,外规整体化,美观独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水泵一体水族设备
本技术属于鱼缸过滤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置水泵一体水族设备。
技术介绍
鱼缸是养活鱼的专用设备,在鱼缸养殖鱼类的过程中,为了保持良好的水生环境,需要将鱼缸内的水进行过滤,传统过滤设备是把水泵放在鱼缸里面大大占用了鱼缸内部空间,容易产生夹缝,容易夹鱼龟,并容易吸死小鱼苗,没有合适的结构支撑,做不到止逆,达不到吸水效果。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水泵一体水族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内置水泵一体水族设备,包括过滤箱、过滤箱中间所设的输送组件与过滤框,所述过滤箱由中空筒状结构的溢流室与槽体结构的过滤室构成,且在过滤室的侧面铰接安装有消毒盖,所述输送组件由固定安装在溢流室壁体内的输液泵与输液泵上下两端相连通的送液管与吸液管构成。优选的,所述过滤框由卡配在过滤室内的外框架与外框架中间均布所设的过滤板构成,所述过滤板的上端均布开设有过滤网孔。优选的,所述外框架的侧面向溢流室一侧设有溢液导槽,所述外框架上端的两侧对称设有C型结构的把手I。优选的,所述吸液管垂直固定连通在输液泵的下端,且在吸液管的下端固定设有止逆阀。优选的,所述送液管固定连通在输液泵的上端,且送液管的导向由溢流室导入过滤室内过滤框的上端,所述送液管的端部向过滤框的反向均布设有两个分散头。优选的,所述消毒盖由槽体结构的盖板与盖板槽内均布所设的紫外线灯构成,所述盖板的下端与过滤室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盖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C型结构的把手II。优选的,所述过滤室槽底的中间向下固定连接有锥面槽体结构的导流斗,所述导流斗的下端向下固定连通有滤液输送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止逆阀,配合过滤箱的制作空间,加上输送组件与过滤框达到吸水过滤效果,其中,溢流室对过滤中的水体起到一个溢流作用,有效的防止水溢流到鱼缸外,通过溢流室配合过滤框对水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水从导流斗与滤液输送管回流到鱼缸内,因此整个装置中的区域公用减少浪费空间,外规整体化,美观独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在鱼缸上装配安装后的轴侧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在鱼缸上装配安装后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过滤框轴侧结构视图。图中:1、过滤箱;2、输送组件;3、过滤框;4、消毒盖;101、过滤室;102、溢流室;103、导流斗;104、滤液输送管;201、输液泵;202、吸液管;203、止逆阀;204、送液管;205、分散头;301、外框架;302、过滤板;303、过滤网孔;304、把手I;305、溢液导槽;401、盖板;402、紫外线灯;403、把手II。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内置水泵一体水族设备,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中间所设的输送组件2与过滤框3,过滤箱1由中空筒状结构的溢流室102与槽体结构的过滤室101构成,且在过滤室101的侧面铰接安装有消毒盖4,输送组件2由固定安装在溢流室102壁体内的输液泵201与输液泵201上下两端相连通的送液管204与吸液管202构成,当过滤箱1固定安装在鱼缸上端后,溢流室102下端口与鱼缸相连通,当输送组件2将鱼缸内水抽入到过滤框3内过滤时,过滤框3内多余的水会回流到溢流室102内进而回流到鱼缸内,因此不会发生外溢现象,并且输送组件2安装在溢流室102内,使整个设备的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过滤框3过滤出的洁净水会从过滤室101的底部回流到鱼缸内,因此保证鱼缸内水体质量,维护鱼缸内水质环境。进一步的,过滤框3由卡配在过滤室101内的外框架301与外框架301中间均布所设的过滤板302构成,过滤板302的上端均布开设有过滤网孔303,此处根据过滤网孔303的大小与致密程度可根据鱼缸所需过滤水质的质量来定,一般选用过滤网孔303的大小为80-100目,水从外框架301上端落入到过滤板302上,然后在过滤网孔303的过滤作用下,洁净水从过滤框3下端滤出。进一步的,外框架301的侧面向溢流室102一侧设有溢液导槽305,外框架301上端的两侧对称设有C型结构的把手I304,当外框架301内水过多时,会从溢液导槽305处导流回溢流室102内,避免水从外框架301外溢,整个过滤框3需要清理更换时,可手握把手I304将外框架301从过滤室101内拉出,使其进行快速的替换。进一步的,吸液管202垂直固定连通在输液泵201的下端,且在吸液管202的下端固定设有止逆阀203,使用时,吸液管202插入到鱼缸底部,水从吸液管202的底部经过止逆阀203吸入到输液泵201内,通过止逆阀203使鱼缸中的小型鱼类不会被吸入到输液泵201内,起到一个良好的止逆的效果。进一步的,送液管204固定连通在输液泵201的上端,且送液管204的导向由溢流室102导入过滤室101内过滤框3的上端,送液管204的端部向过滤框3的反向均布设有两个分散头205,将鱼缸内水从吸液管202底部吸入到输液泵201内并继续从送液管204导入到过滤框3上端,然后从分散头205喷射到过滤板302上端进行过滤动作。进一步的,消毒盖4由槽体结构的盖板401与盖板401槽内均布所设的紫外线灯402构成,盖板401的下端与过滤室101的上端相铰接,盖板4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C型结构的把手II403,鱼缸内水在长期使用时,内部会滋生一定的细菌,水到达外框架301内时,在紫外线灯402的紫外照射下进行消毒杀菌,提高鱼缸内水的质量,需要更换过滤框3时,手握把手II403将盖板401向上翻开,然后更换过滤框3。进一步的,过滤室101槽底的中间向下固定连接有锥面槽体结构的导流斗103,导流斗103的下端向下固定连通有滤液输送管104,水进入到外框架301内后,在过滤板302国通过滤网孔303的过滤作用形成洁净水,洁净水到达过滤框3的底部并进一步汇聚到导流斗103处,通过滤液输送管104导入到鱼缸内,完成鱼缸内水质的循环过滤动作。使用时,先将整个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水泵一体水族设备,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中间所设的输送组件(2)与过滤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由中空筒状结构的溢流室(102)与槽体结构的过滤室(101)构成,且在过滤室(101)的侧面铰接安装有消毒盖(4),所述输送组件(2)由固定安装在溢流室(102)壁体内的输液泵(201)与输液泵(201)上下两端相连通的送液管(204)与吸液管(202)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水泵一体水族设备,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中间所设的输送组件(2)与过滤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由中空筒状结构的溢流室(102)与槽体结构的过滤室(101)构成,且在过滤室(101)的侧面铰接安装有消毒盖(4),所述输送组件(2)由固定安装在溢流室(102)壁体内的输液泵(201)与输液泵(201)上下两端相连通的送液管(204)与吸液管(202)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水泵一体水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3)由卡配在过滤室(101)内的外框架(301)与外框架(301)中间均布所设的过滤板(302)构成,所述过滤板(302)的上端均布开设有过滤网孔(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水泵一体水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301)的侧面向溢流室(102)一侧设有溢液导槽(305),所述外框架(301)上端的两侧对称设有C型结构的把手I(3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水泵一体水族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传勇
申请(专利权)人:严传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