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提高机械化插秧秧苗抗寒性的育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630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02
一种快速提高机械化插秧秧苗抗寒性的育秧方法,是以现有育秧技术为基础,是于苗期管理期间,在播种后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两叶一心期之间于秧苗叶面喷施60‑120mg/kg质量浓度的低聚木糖溶液,喷施量为90‑150L/h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提高机械化插秧秧苗抗寒性的育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中的水稻育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提高机械化插秧秧苗抗寒性的育秧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为农业大国,机械化生产在农业领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机插秧成为水稻移栽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目前的育秧技术秧苗素质差、适栽期短、抗寒性差等原因难以培育出抗寒性强、适宜机插标准的秧苗,遇到倒春寒时容易造成早稻烂秧死苗,从而严重阻碍了早稻的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寡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糖源,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医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在农作物上的应用鲜见报道。本申请人在育秧技术上利用寡糖进行长期研究,发现采用纤维寡糖进行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成秧率,改善秧苗素质与秧龄弹性,增强秧苗抗寒性与抗逆酶活性(参见CN110622800A)。但是采用纤维寡糖进行浸种,必须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否则影响后续的系列育秧工序,使用上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提高机械化插秧秧苗抗寒性的育秧方法,在苗期对水稻秧苗进行低聚木糖叶面喷施处理,不仅使用便捷简单,并且能够显著提高秧苗抗逆酶活性,抗寒能力显著增强。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提高机械化插秧秧苗抗寒性的育秧方法,是以现有育秧技术为基础,于苗期管理期间,在播种后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两叶一心期之间于秧苗叶面喷施60-120mg/kg质量浓度的低聚木糖溶液。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在现有育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同样包括晒种、选种、浸种、催芽、摊晾炼芽、播种育秧、苗期管理等步骤。具体地,本方法的步骤如下:(1)晒种:种子浸种前3-5天,选择晴天将种子晒8-12小时;(2)选种:使用清水选种,将种子倒入清水中重返搅动,捞出秕谷,选择下沉的饱满度均匀一致且无病虫害的种子;(3)浸种:将选好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浸种36-48小时;(4)催芽:将种子沥干水分后立即进行保温催芽,保持催芽温度为30-35℃,时间为18-24小时;(5)摊晾炼芽:将催芽后的种子摊开,待种子温度降至常温;(6)播种育秧:①育秧基质准备:将育秧基质(营养土)搅拌均匀使其蓬松;②播种:种子破胸露白后,按每个育秧盘称取100-150g芽谷进行准备;③秧床整理:将秧床表面整平、压实,秧床宽度为1.2-1.5m,秧床四周开沟,沟宽30-50cm,深20-30cm,方便排水与搬运秧苗;④播种育秧:采用半旱式育秧方式,先将育秧盘平铺至秧田,秧盘内填入1.8cm-2cm厚育苗基质并浇透水,将芽谷均匀撒在育秧盘中,播种后其上覆盖0.5cm育秧基质。上述育秧盘为塑料材质,规格为58cm×28cm×2.5cm。(7)苗期管理:①搭设拱棚:在秧床上方搭设小拱棚,每隔0.8-1m插一根竹条,秧床两头用两根竹条交叉搭建,拱棚上方盖薄膜保温;②温度控制:保持拱棚内温度不超过38℃,晴天温度过高打开拱棚两头的薄膜通风降温,傍晚或温度低时盖膜保温;③水分控制:保持拱棚内基质湿润,若出现水稻叶片卷曲或发黄的现象及时洒水,防治烧苗。④喷施药剂:播种后10-20天(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两叶一心期),选择无风天气,叶面喷施60-120mg/kg质量浓度的低聚木糖溶液.喷施量为90-150L/hm2。较佳的,低聚木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5-105mg/kg,喷施量为100-120L/hm2。本专利技术方法比浸种方法使用上更为便捷,只需在水稻苗期叶面喷施即可缓解寒害对秧苗的影响;在水稻机插方面,低聚木糖叶面喷施处理比纤维寡糖浸种更能提高秧苗发芽率与成秧率,有效促进秧苗地上部分的生长,显著增加秧苗茎基宽度,更加符合机械化插秧对秧苗的要求。在抗寒性方面,低聚木糖叶面喷施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秧苗抗逆酶活性,抗寒能力显著增强。在使用便捷程度上,相比浸种方法,叶面喷施方法更为便捷,可在寒潮来袭前喷施即可起到抗寒的效果。经田间试验证明,一定浓度的低聚木糖叶面喷施可以明显且快速提高秧苗抗寒性和秧苗素质,为减轻南方早稻倒春寒对水稻秧苗的危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快水稻机械化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式田间试验试验供试早稻品种中早39,于2020年在湖南省浏阳市湖南农业大学实习基地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清水(对照1)、纤维寡糖(对照2)、低聚木糖叶面喷施(本专利技术实验组)3个处理,每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播种2盘,共18盘。清水、纤维寡糖采用浸种方法(清水浸种时间40h,80mg/kg质量浓度的纤维寡糖浸种12h),低聚木糖于一叶一心期叶面喷施(质量浓度为85mg/kg,喷施量为90-150L/hm2)。所有处理均在二叶一心期取苗,各处理随机取3盘秧,每盘选择10cm×10cm大小的正方形方块测定发芽率、成秧率。每盘秧按“五点取样法”取具代表性的秧苗50株,考察秧苗的株高、茎基宽、叶鞘长、叶龄、绿叶数、总根数。将秧苗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取100株秧苗于105℃杀青30min,80℃烘至恒重,测定百株苗干质量。秧田中取鲜叶,采用液氮保存并放置零下80℃保存,于室内采用酶标仪测定SOD、POD、MDA、CAT、PRO酶活性。结果见下表1-表4。表1不同抗寒剂处理间水稻秧苗发芽率与成秧率差异比较注:同一列数字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由表1可知,在水稻发芽率上,低聚木糖叶面喷施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发芽率,较清水浸种、纤维寡糖浸种处理分别高3.48%、1.93%;在水稻成秧率上,各处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低聚木糖叶面喷施处理较清水浸种、纤维寡糖浸种处理分别高3.12%、1.24%。表2不同抗寒剂处理间水稻秧苗素质差异比较表2表明,在株高上,低聚木糖叶面喷施处理能显著提高秧苗株高,较清水浸种、纤维寡糖浸种处理分别高4.72%、4.23%;在叶鞘长上,相比清水浸种,低聚木糖叶面喷施处理能显著提高秧苗叶鞘长,较清水浸种、纤维寡糖浸种处理分别高4.97%、3.46%;在叶龄上,较纤维寡糖浸种处理,低聚木糖叶面喷施处理显著提高秧苗叶龄14.29%,但与清水浸种差异不显著;在绿叶数上,较纤维寡糖浸种处理,低聚木糖叶面喷施处理显著提高秧苗叶龄6.74%,但与清水浸种差异不显著;在总根数上,低聚木糖叶面喷施显著低于清水浸种14.11%,但较纤维寡糖处理高7.84%。表3不同抗寒剂处理间水稻秧苗茎基宽与百株苗干重差异比较表3表明,低聚木糖叶面喷施处理能显著增加秧苗茎基宽,相比清水浸种、纤维寡糖浸种分别显著高43.71%和21.83%;各处理在苗干重上差异不显著,其中以低聚木糖叶面喷施处理最高,清水浸种处理次之,纤维寡糖浸种处理最低。表4不同抗寒剂处理间水稻秧苗抗逆酶活性差异比较由表4可知,相比清水浸种处理,低聚木糖叶面喷施处理能显著提高SOD、POD、MDA、CAT、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提高机械化插秧秧苗抗寒性的育秧方法,是以现有育秧技术为基础,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于苗期管理期间,在播种后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两叶一心期之间于秧苗叶面喷施60-120mg/kg质量浓度的低聚木糖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提高机械化插秧秧苗抗寒性的育秧方法,是以现有育秧技术为基础,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于苗期管理期间,在播种后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两叶一心期之间于秧苗叶面喷施60-120mg/kg质量浓度的低聚木糖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提高机械化插秧秧苗抗寒性的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木糖溶液的喷施量为90-150L/hm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提高机械化插秧秧苗抗寒性的育秧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攀唐志伟傅志强吕国华徐华勤徐莹周梦瑶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