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调节的供电电路、方法及具有该供电电路的充电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76606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极调节的供电电路、方法及具有该供电电路的充电设备,供电电路包括电容,还包括: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第一MOS管,漏极连接至电容的第一端,源极连接至电压输入端;第二MOS管,漏极连接至电容的第二端,源极接地;第三MOS管,源极连接至电容的第一端,漏极连接至电压输出端;第四MOS管,源极连接至电容的第二端,漏极连接至电压输出端;微控制单元,与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控制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并周期性地控制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及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择一导通,以控制输出输出电压Vout和向电容充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除应用在充电上外,还可取代供电buck,提升电源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极调节的供电电路、方法及具有该供电电路的充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极调节的供电电路、方法及具有该供电电路的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用户于日常使用智能终端的情形越来越多。由于电池容量的限制,为提高智能终端的续航能力,不少智能终端的厂商提出不断提高的充电技术。例如,随着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的充电功率越来越大,从5W,10W,27W,65W至目前为止最为成熟的120W。该充电功率的提升,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充电方案从之前的buck升压开关充电过度到了chargerpump方案,chargerpump就是电荷泵,基本原理利用电容可以存储电荷的特性,来实现电压的调节。目前采用的chargerpump方案都是固定比例的4:2、2:1或者3:1,即输入电压是输出电压的2倍或者3倍,无法实现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间的任意比例,使得chargerpump方案无法完全取代buck开关充电的方案,限制了充电功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无极调节的供电电路、方法及具有该供电电路的充电设备,可完全取代buck开关充电的方案,并更进一步地增加充电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极调节的供电电路、方法及具有该供电电路的充电设备,除应用在充电上外,还可取代供电buck,提升电源的效率。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极调节的供电电路,包括用于存储电能的电容,供电电路还包括:电压输入端,连接市电接收电能以形成一输入电压Vin;电压输出端,与电压输入端连接,并连接至一外部负载,向外部负载输出一输出电压Vout;第一MOS管,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电容的第一端,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电压输入端;第二MOS管,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电容的第二端,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三MOS管,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电容的第一端,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电压输出端;第四MOS管,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电容的第二端,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电压输出端;微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微控制单元控制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以向电容充电,微控制单元周期性地控制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及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择一导通,以择一控制输出输出电压Vout和向电容充电。优选地,微控制单元于一第一控制时间Δt1内控制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直至Vin=X·Vout,其中Δt1=t2-t1,t1为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的时刻,t2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导通的时刻。优选地,微控制单元于一第二控制时间内Δt2控制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导通,直至电容的两端电压降低至Vout’,其中Vout’=Vout-ΔV,Δt2=t3-t2,t3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导通、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关断的时刻,t2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导通的时刻。优选地,微控制单元于一第三控制时间内Δt3控制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导通,直至电容的两端电压提升至Vout,其中Δt3=t4-t3,t4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再次关断、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再次导通的时刻,t3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再次关断、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再次导通的时刻。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如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本专利技术又公开了一种无极调节的供电方法,供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压输入端连接市电接收电能,并形成一输入电压Vin;将一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至一电容的第一端,并将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电压输入端;将一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电容的第二端,并将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将一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电容的第一端,并将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至一电压输出端;将一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电容的第二端,并将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电压输出端;将一微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并控制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以向电容充电;微控制单元周期性地控制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及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择一导通,以择一控制输出输出电压Vout和向电容充电。优选地,微控制单元周期性地控制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及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择一导通,以择一控制输出输出电压Vout和向电容充电的步骤包括:微控制单元于一第一控制时间Δt1内控制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直至Vin=X·Vout,其中Δt1=t2-t1,t1为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的时刻,t2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导通的时刻。优选地,微控制单元周期性地控制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及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择一导通,以择一控制输出输出电压Vout和向电容充电的步骤还包括:微控制单元于一第二控制时间内Δt2控制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导通,直至电容的两端电压降低至Vout’,其中Vout’=Vout-ΔV,Δt2=t3-t2,t3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导通、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关断的时刻,t2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导通的时刻。优选地,微控制单元周期性地控制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及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择一导通,以择一控制输出输出电压Vout和向电容充电的步骤还包括:微控制单元于一第三控制时间内Δt3控制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导通,直至电容的两端电压提升至Vout,其中Δt3=t4-t3,t4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再次关断、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再次导通的时刻,t3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再次关断、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再次导通的时刻。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实现chargerpump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任意比例关系后,可以取代buck开关充电的方案,比如高通的QC2/3.0充电,或利用平台电源IC的buck给电池充电;无极调节比例的chargerpump可以取代buck来给电池充电。2.由于使用本身是无损器件的电容,不消耗能量,由此充电的效率可以大大提升;3.除了上述应用外,还可以取代供电buck,用作为电源。附图说明图1为符合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符合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极调节的供电电路,包括用于存储电能的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n电压输入端,连接市电接收电能以形成一输入电压Vin;/n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并连接至一外部负载,向所述外部负载输出一输出电压Vout;/n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压输入端;/n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n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n第四MOS管,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n微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n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以向所述电容充电,所述微控制单元周期性地控制所述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及所述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择一导通,以择一控制输出所述输出电压Vout和向所述电容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极调节的供电电路,包括用于存储电能的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
电压输入端,连接市电接收电能以形成一输入电压Vin;
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并连接至一外部负载,向所述外部负载输出一输出电压Vout;
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压输入端;
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
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
第四MOS管,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
微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以向所述电容充电,所述微控制单元周期性地控制所述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及所述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择一导通,以择一控制输出所述输出电压Vout和向所述电容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控制单元于一第一控制时间Δt1内控制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直至Vin=X·Vout,其中Δt1=t2-t1,t1为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的时刻,t2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导通的时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控制单元于一第二控制时间内Δt2控制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导通,直至所述电容的两端电压降低至Vout’,其中Vout’=Vout-ΔV,Δt2=t3-t2,t3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导通、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关断的时刻,t2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导通的时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控制单元于一第三控制时间内Δt3控制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导通,直至所述电容的两端电压提升至Vout,其中Δt3=t4-t3,t4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再次关断、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再次导通的时刻,t3为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再次关断、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再次导通的时刻。


5.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


6.一种无极调节的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电压输入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科狄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