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比星专利>正文

地名转盘世界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87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地名转盘世界钟由机芯[1]、地名转盘[2]、时针[3]、分针[4]、秒针[5]、刻度板[6]、护镜[7]及外壳[8]组成。地名转盘[2]为圆形薄片,正面按顺序标出时区名称及各国重要城市名称,由机芯[1]时轴带动旋转。通过地名转盘[2]及时针[3]、分针[4]、秒针[5]与刻度板[6]上刻数的相对位置,无需时差换算,便可直接读出世界各地当时的时间指示。(*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名转盘世界钟。在本技术做出来之前,现有的普通时钟主要由机芯、时针、分针及刻度板组成,其不足之处是只能显示一个时区的时间,而不能同时显示全球所有时区的时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同时指示全球24个时区时间的世界钟。本技术是以下列方式实现的它主要由机芯、地名转盘、时针、分针、秒针、刻度板、护镜及外壳组成。地名转盘为圆形薄片,正面按顺序标出时区名称、世界各国重要城市名称,由机芯时轴带动旋转,通过地名转盘的地名与刻度板上刻数的相对位置,便可首先读出处于不同时区的世界各国重要城市的时间时位,时针特别指示该钟使用地所在时区的时间时位,分针、秒针分别指示各时区相同的分位及秒位。由此实现在一只钟上同时指示全球24个时区的时间。 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一图1是地名转盘世界钟实施例之一结构的正视图,并被指定为说明书摘要附图,机芯为12时制机芯。图2是地名转盘世界钟实施例之一的地名转盘世界24时区各主要国家城市名排列方式图,在地名转盘中心开有一个直径与机芯时轴外表直径相同的圆孔,通过该圆孔将地名转盘紧套入机芯时轴并可随之一同旋转;过圆心划直线将地名转盘正面分成12个扇形面,在每个扇形面内以平分线为对称线,自圆心向外印有一个长短、外形都与时针相仿的时针图案;同时在扇面边缘处印一个小的等腰三角形,该三角形顶角正指向圆片外;另以圆片中心为圆心在介于时针图案与三角形标记之间画一个圆圈,将每个扇形面分成内部小扇面与外部曲边梯形面两部分,然后按时区顺序在每个小扇面、曲边梯形面靠近圆心一侧用中文标明时区名称及世界各国重要城市名称,排列时使左右相邻两个小扇面或曲边梯形面所处时区时差为1小时,同一大扇面上内部小扇面与外部曲边梯形面所处时区时差为12小时,并在内、外时区转换处用箭号标示转接方向。在地名转盘上标出地名的方法是东半球时区各国重要城市名称标在内部小扇面上,西半球时区各国重要城市名称排印在外部曲边梯形面上;或东半球时区各国重要城市名称排印在外部曲边梯形面上,西半球时区各国重要城市名称排印在内部小扇面上。每个小扇面或曲边梯形面里排印1至多个城市名称,作为一时区代表的特别重要的城市,其名称字体印得大一些,其它城市名称字体印小一些,以便醒目。时针在地名转盘上位于该钟所处时区位置时针图案正上方紧套入机芯的时轴上。分针、秒针分别套入机芯的分、秒针轴上。刻度板上印着的时刻数为12进制,刻数所处圆周直径比地名转盘的直径稍大。护镜为无色透明玻璃片,以外壳为架构罩在钟体正面,以保护钟正面各部件的正常运行。图3是地名转盘世界钟实施例之一刻度板刻度数排列方式图。本技术实施例之二图4是地名转盘世界钟实施例之二结构正视图,机芯采用24制的机芯。图5是地名转盘世界钟实施例之二地名转盘各时区城名排列方式图。将以南极为中心绘制的极坐标形式的世界地图置在地名转盘中央,图中南极点与转盘圆片中心重叠,并沿理想时区线向圆片边缘划直线,将地名转盘等分成24个扇形面,地图以外为24个曲边梯形面;在每个曲边梯形面的内侧按时区顺序用中文印上时区名称,外侧边缘处正中印一个小的等腰三角形标记,三角形顶角朝向圆片外;每个三角形标记往内居中处用较大的中文字体印着相应时区内特别重要国家的一个城市名称,该城名下另用较小的中文字体印相同时区其它国家1至数个重要城市名称(对于少数国家城市所用时间与所在时区标准时间不一样时,则另在该城名边标出其时差数,要知该城时间只需用该城所在时区的标准时间加上这一时差数即得)。时针在该钟使用地所处时区对应地名转盘上时区扇形面平分线正上方套入机芯时轴。分针、秒针分别套在机芯的分、秒针轴上。刻度板用较大的字体在一个圆周上顺时针方向依次间隔均匀地标出1、2、3、……21、22、23、0共24个数字作时刻数,其中“12”位于正上方,“0”位于正下方;用较小的字体将0、5、10、15、20、25、30、35、40、45、50、5 5共12个数字间隔相同距离标在时刻数的内侧作为分、秒的刻数,其中“0”位于正上方,“30”位于正下方,两圈刻数所处圆周直径均比地名转盘的直径稍大。护镜为圆形透明玻璃片,过圆心划直线,将护镜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着以浅蓝色表示“夜幕”,地名转盘位于该“夜幕”之下部分,表示对应时区国家城市处于黑夜之中;上部不着色表示“白昼”,地名转盘位于该区域之下部分,表明相应时区国家城市处于白天。图6是地名转盘世界钟实施例之二的刻度板时刻、分秒刻数的排列方式图,两刻数所处圆周直径均比地名转盘的直径稍大。图7是地名转盘世界钟实施例之二的护镜着色图示,其中划斜线部分着浅色表示“夜幕”,未划斜线部分无色表示“白昼”。机芯可以电磁、电力或机械作动力驱动。地名转盘可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其上的地名可使用任何一种或多种文字印制,地名数可多可少。本技术的优点无需时差换算,通过该钟即可同时直接读出世界数十个重要城市所处时区的时间,设计精巧,美观大方。权利要求1.地名转盘世界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机芯、地名转盘、时针、分针、秒针、刻度板、护镜及外壳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名转盘世界钟,其特征在于机芯采用12时制机芯,过圆心划直线将地名转盘等分成12个扇形面,刻度板时刻数亦为12时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名转盘世界钟,其特征在于地名转盘为圆形薄片,圆心处开一个直径与机芯时轴外表直径相同的圆孔,通过该圆孔将地名转盘紧套入机芯时轴并可随之一同旋转;过圆心划直线将地名转盘正面等分成12个扇形面,在每个扇形面内以平分线为对称线,自圆心向外印有一个长短、外形都与时针相仿的时针图案,同时在扇面边缘处印有一个小的等腰三角形,该三角形顶角正指向圆片外;另以圆片中心为圆心在介于时针图案与三角形标记之间画一个圆圈,将每个扇形面分成内部小扇面与外部曲边梯形面两部分,然后按时区顺序在每个小扇面、曲边梯形面靠近圆心一侧标明时区名称及世界各国重要城市名称,标注时使左右相邻两个小扇面或曲边梯形面所处时区时差为1小时,同一大扇面上内部小扇面与外部曲边梯形所处时区时差为12小时,并在内外时区转换处用箭号表示转接方向;地名标出方法是东半球时区各国重要城市名称标在内部小扇面上,西半球时区各国重要城市名称排印在外部曲边梯形面上;或东半球时区各国重要城市名称排印在外部曲边梯形面上,西半球各国重要城市名称排印在内部小扇面上;每个小扇面或曲边梯形面里排印1个至多个城市名称,作为一时区代表的特别重要的城市,其名称字体印得大一些,其它城市名称字体印小一些,以便醒目。4.根椐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名转盘世界钟,时针在地名转盘上位于该钟所处时区位置时针图案正上方紧套入机芯的时轴上;分针、秒针分别套在机芯的分、秒针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名转盘世界钟,刻度板上印着的时刻数为12进制,分秒刻数为60进制,两刻数所处圆周直径比地名转盘的直径稍大;护镜为无色透明玻璃片,以外壳为架构罩在钟体正面,以保护钟正面各部件的正常运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名转盘世界钟,机芯采用24时制机芯,过圆心划直线将地名转盘正面等分成24个扇形面,刻度板时刻数的标出亦为24进制,护镜为透明玻璃,一半无色,另一半着以浅淡的颜色。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地名转盘世界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机芯[1]、地名转盘[2]、时针[3]、分针[4]、秒针[5]、刻度板[6]、护镜[7]及外壳[8]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比星
申请(专利权)人:赖比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