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壁机上的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54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壁机上的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包括风罩和底座,所述风罩包括中空的筒体和从筒体底面水平向外延伸的凸沿,驱动电机安装于筒体中,所述凸沿外侧设有垂直向下的外壁、弧形挡边,所述弧形挡边上开引流口;所述底座包括底面及绕设在底面外周上的侧壁,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有第一通孔,底面设有弧形挡壁,所述弧形挡壁的两端部与第一通孔两侧的侧壁相接,在弧形挡壁朝向中心一侧的底面上开有第一排水口;所述风罩与底座装配时,所述弧形挡边与弧形挡壁相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壁机上的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破壁机上的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
技术介绍
破壁料理机集合了榨汁机、豆浆机、冰激凌机、料理机、研磨机等产品功能,达到一机多用功能,可以瞬间击破食物细胞壁,释放植物生化素的机器。破壁机为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电机、发热盘、切刀、玻璃杯及杯盖组成的整体,壳体包裹住电机、发热盘等部件,电机带动从玻璃杯底部伸入的切刀转动,切割玻璃杯内的食物。这种传统破壁机中,由于壳体封闭包裹住电热部件,使得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机运行工作产生的热量容易积聚在壳体内部,而壳体大都采用塑料材质,热量在内部积聚影响了各个电动部件及控制芯片等运行效率,降低了整个破壁机的使用寿命,温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壳体受热变形等造成安全隐患。因而需要对传统破壁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破壁机上的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该机构能实现破壁机壳体内部的通风以及电机散热,解决了电机工作热量容易积聚在壳体内的问题,同时又能实现有效防水。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破壁机上的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包括风罩和底座,所述风罩包括中空的筒体和从筒体底面水平向外延伸的凸沿,驱动电机安装于筒体中,所述凸沿外侧设有垂直向下的的外壁、弧形挡边,所述弧形挡边上开引流口;所述底座包括底面及绕设在底面外周上的侧壁,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有第一通孔,底面设有弧形挡壁,所述弧形挡壁的两端部与第一通孔两侧的侧壁相接,在弧形挡壁朝向中心一侧的底面上开有第一排水口;所述风罩与底座装配时,所述弧形挡边与弧形挡壁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凸沿在靠近第一通孔的位置上开有纵向的气流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为纵向设置的条形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有若干个,排状分布在侧壁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面还设有一环形支撑筋,所述环形支撑筋一侧开口,开口两端通过延长筋与侧壁相接,位于开口两端之间的侧壁上开有第二通孔;风罩的筒体底面置于所述环形支撑筋上,底面位于所述环形支撑筋内侧设有第二排水口。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水口为以底面中心为圆心的弧形长圆孔。更进一步的,所述凸沿为具有优弧的环形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支撑筋的高度高于所述弧形挡壁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面对称设有4个支撑柱,所述风罩的凸沿上对称开有两个第三通孔及两个缺口,其中两个支撑柱分别穿过一个第三通孔进行限位,另外两个支撑柱的侧壁分别与一个缺口卡合固定。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机构具有排水、风冷、散热等功能,同时又能防水避免清洗时水流影响上部的电机等相关电子元件,保证了破壁机使用的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破壁机的整体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一个角度立体图;图4是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另一个角度立体图;图5是底座的俯视图;图6是底座的立体图;图7是风罩的仰视图;图8是风罩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中:1驱动电机,2风罩,21筒体,22凸沿,23弧形挡边,24气流通孔,25第三通孔,26缺口,27外壁,28引流口,3底座,31底面,32侧壁,33第一通孔,34弧形挡壁,35第一排水口,36环形支撑筋,37第二通孔,38第二排水口,39支撑柱,310排水流道,311延长筋,4壳体,5杯体,6切刀,7杯盖。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方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阐述,使得本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破壁机上的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包括风罩2和底座3两个关键部件,其中所述风罩2包括:中空的筒体21、从筒体底面水平向外延伸的凸沿22两个部分,驱动电机1安装于筒体21中,所述凸沿外侧设有垂直向下的外壁27、弧形挡边23,所述弧形挡边23上开引流口28;所述底座3包括底面31、绕设在底面外周上的侧壁32两个主体部分,在所述底座2的侧壁32上开有第一通孔33,底面设有弧形挡壁34,所述弧形挡壁的两端部与第一通孔33两侧的侧壁32相接,在弧形挡壁34朝向中心一侧的底面31上开有第一排水口35;所述风罩2与底座3装配时,所述弧形挡边23与弧形挡壁34相接触。在破壁机使用过程中,驱动电机工作会产生热量,因而就需要散热,而且使用后需要清洗。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座侧壁上第一通孔33的设置,空气能从第一通孔进入到机器内部,实现风冷对内部进行降温;另外,破壁机使用或清洗过程中,水份可能通过第一通孔33进入,底座上的弧形挡壁34、风罩的弧形挡边23组成的挡板所挡住,只从弧形挡边23的引流口28流出,在弧形挡壁34内侧的排水流道310中流动,最终从排水流道310中第一排水口35向外排出。为了提高降温风冷效果,在所述凸沿22在靠近第一通孔33的位置上开有纵向的气流通孔24,因而破壁机在使用过程中,外部风力能从第一通孔33进入、经引流口28向上通过气流通孔24对筒体21部分进行降温散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一通孔33为纵向设置的条形孔。第一通孔33还可以设置多个,排状分布在侧壁32一侧。为了提高降温效果,可以设置两排第一通孔33,对称设置在侧壁32上,同时风罩上的弧形挡边23、气流通孔24等部位也对称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底座3的底面31还设有一环形支撑筋36,所述环形支撑筋36一侧开口,开口两端通过延长筋311与侧壁32相接,位于开口两端之间的侧壁32上开有第二通孔37;风罩的筒体底面置于所述环形支撑筋上,底面位于所述环形支撑筋内侧设有第二排水口。风罩的筒体部分放置在环形支撑筋上,通过第二通孔进风进入到筒体内,对筒体内驱动电机进行降温;另外第二通孔如进水时,能从第二排水口直接排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排水口38为以底面31中心为圆心的弧形长圆孔。本实施例中的凸沿22为具有优弧的环形结构,即非完整的环形。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环形支撑筋36的高度高于所述弧形挡壁34的高度。第一通孔进入的水在从第一排水口排出过程中,通过更高的环形支撑筋36设置,避免水流进入到筒体内。一种风罩2与底座3的配合方式为,在所述底座3的底面31对称设4个支撑柱39,所述风罩2的凸沿22上对称开有两个第三通孔25及两个缺口26,其中两个支撑柱39分别穿过一个第三通孔25进行限位,另外两个支撑柱39的侧壁分别与一个缺口26卡合固定。本实施中破壁机整体是杯盖7、杯体5、壳体4及底座1由上至下依次固定,驱动电机1置于风罩2的筒体21中,风罩2置于壳体4、底座3内,通过底座1与风罩2配合实现散热通风及排水功能,有效保证了底座3、壳体4内的驱动电机1的可靠工作。注意,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技术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壁机上的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罩和底座, 所述风罩包括中空的筒体和从筒体底面水平向外延伸的凸沿,驱动电机安装于筒体中,所述凸沿外侧设有垂直向下的外壁、弧形挡边,所述弧形挡边上开引流口;/n所述底座包括底面及绕设在底面外周上的侧壁,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有第一通孔,底面设有弧形挡壁,所述弧形挡壁的两端部与第一通孔两侧的侧壁相接,在弧形挡壁朝向中心一侧的底面上开有第一排水口;/n所述风罩与底座装配时,所述弧形挡边与弧形挡壁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壁机上的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罩和底座,所述风罩包括中空的筒体和从筒体底面水平向外延伸的凸沿,驱动电机安装于筒体中,所述凸沿外侧设有垂直向下的外壁、弧形挡边,所述弧形挡边上开引流口;
所述底座包括底面及绕设在底面外周上的侧壁,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有第一通孔,底面设有弧形挡壁,所述弧形挡壁的两端部与第一通孔两侧的侧壁相接,在弧形挡壁朝向中心一侧的底面上开有第一排水口;
所述风罩与底座装配时,所述弧形挡边与弧形挡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壁机上的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在靠近第一通孔的位置上开有纵向的气流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破壁机上的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纵向设置的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破壁机上的电机防水降温风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有若干个,排状分布在侧壁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博田立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