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可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551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线缆保护装置本体,所述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前侧外壁螺纹穿射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延伸至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空腔并于末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壁固定贯穿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空腔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底端表面固定有连接套杆;通过设置的安装架,能够便捷、快速的调节夹持间距,便于装置固定不同尺寸的线缆,继而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通过设置的安装架,便于对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进行防护,延长了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此定义本已经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当电气工程中,在对线缆排布时需要用到线缆保护装置。但是现有的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仍存在一些弊端,在对线缆进行夹持、固定时,存在不能根据线缆的尺寸进行调节的问题;此外由于作业现场环境复杂多变,使得装置可能会受到外界不定因素的破坏,导致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外壁存在受损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便捷、快速的调节夹持间距,便于装置固定不同尺寸的线缆,继而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线缆保护装置本体,所述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前侧外壁螺纹穿射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延伸至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空腔并于末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壁固定贯穿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空腔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底端表面固定有连接套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延伸至连接套杆的内侧,所述连接套杆的底端表面固定有夹持板;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表面固定有把手;所述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用于连接套杆滑动的滑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一侧固定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一侧表面固定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末端固定有挡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夹持板的表面包覆有碳化铬耐磨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的表面套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防撞条,所述防撞条呈“W”状等距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外壁螺纹贯穿有固定螺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防护板的表面包覆有无机纳米防腐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表面包覆有聚烯烃绝缘层,所述聚烯烃绝缘层的表面包覆有无机纳米防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安装架,有效避免了在对线缆进行夹持、固定时,存在不能根据线缆的尺寸进行调节的问题,能够便捷、快速的调节夹持间距,便于装置固定不同尺寸的线缆,继而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2、通过设置的安装架,有效避免了由于作业现场环境复杂多变,使得装置可能会受到外界不定因素的破坏,导致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外壁存在受损的问题,便于对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进行防护,延长了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线缆保护装置本体的侧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的放大图;其中:1、线缆保护装置本体;2、连接套杆;3、夹持板;4、缓冲垫;5、防护板;6、缓冲弹簧;7、挡板;8、第一螺纹杆;9、滚珠螺母;10、第二螺纹杆;11、滑孔;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前侧外壁螺纹穿射有第一螺纹杆8,第一螺纹杆8延伸至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空腔并于末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2,第一锥齿轮1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3的内壁固定贯穿有第二螺纹杆10,第二螺纹杆10与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空腔轴承连接,第二螺纹杆10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滚珠螺母9,滚珠螺母9的底端表面固定有连接套杆2,第二螺纹杆10远离第二锥齿轮13的一侧延伸至连接套杆2的内侧,连接套杆2的底端表面固定有夹持板3;第一螺纹杆8远离第一锥齿轮12的一端表面固定有把手;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用于连接套杆2滑动的滑孔11;在对线缆的夹持间距进行调节时,首先通过把手转动第一螺纹杆8,带动着通过第一锥齿轮12啮合在一侧的第二螺纹杆10跟着转动,继而使得套接在滚珠螺母9上的连接套杆2,能够随着第二螺纹杆10的转动,进行上下移动,继而使得夹持板3能够在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内侧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能够便捷、快速的调节夹持间距,便于装置固定不同尺寸的线缆,继而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防护结构,请如图1所示,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缓冲垫4,缓冲垫4的一侧表面固定有防护板5,防护板5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6,缓冲弹簧6的末端固定有挡板7;在对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进行防护时,首先通过上下表面安装有的挡板7,能够对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外表面形成保护壳,避免外界环境对装置的影响,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缓冲弹簧6的弹性形变,能够消除外界杂质冲撞在挡板7上的力,继而实现了便于对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进行防护,延长了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碳化铬耐磨层,请如图1所示,夹持板3的形状为弧形,夹持板3的表面包覆有碳化铬耐磨层;通过夹持板3的表面包覆的碳化铬耐磨层,使得夹持板3具有耐磨性能,继而能够对夹持板3进行一的防护,延长了夹持板3的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防护套,请如图2所示,把手的表面套接有防护套,防护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在把手的表面安装防护套,能够对把手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了把手的使用寿命,再通过防护套表面设置的防滑纹,能够增大防护套表面的摩擦力,使得在通过把手转动第一螺纹杆8时,防止出现手从把手上滑脱的现象发生。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防撞条,请如图1所示,挡板7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防撞条,防撞条呈“W”状等距分布;通过在挡板7的表面设置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前侧外壁螺纹穿射有第一螺纹杆(8),所述第一螺纹杆(8)延伸至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空腔并于末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二锥齿轮(13)的内壁固定贯穿有第二螺纹杆(10),所述第二螺纹杆(10)与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空腔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0)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滚珠螺母(9),所述滚珠螺母(9)的底端表面固定有连接套杆(2),所述第二螺纹杆(10)远离第二锥齿轮(13)的一侧延伸至连接套杆(2)的内侧,所述连接套杆(2)的底端表面固定有夹持板(3);所述第一螺纹杆(8)远离第一锥齿轮(12)的一端表面固定有把手;所述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用于连接套杆(2)滑动的滑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前侧外壁螺纹穿射有第一螺纹杆(8),所述第一螺纹杆(8)延伸至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空腔并于末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二锥齿轮(13)的内壁固定贯穿有第二螺纹杆(10),所述第二螺纹杆(10)与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空腔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0)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滚珠螺母(9),所述滚珠螺母(9)的底端表面固定有连接套杆(2),所述第二螺纹杆(10)远离第二锥齿轮(13)的一侧延伸至连接套杆(2)的内侧,所述连接套杆(2)的底端表面固定有夹持板(3);所述第一螺纹杆(8)远离第一锥齿轮(12)的一端表面固定有把手;所述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用于连接套杆(2)滑动的滑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保护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4)的一侧表面固定有防护板(5),所述防护板(5)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可
申请(专利权)人:曾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