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的护套及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46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线的护套及插座,其中,护套包括有:呈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的护套主体,护套主体中部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穿线孔,且穿线孔贯穿护套主体;护套主体上向穿线孔中延伸出若干夹线块,若干夹线块围成用于夹持电线的夹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护套固定电线、保护电线的效果好,结构稳定性高、可大幅提高电线的寿命,且使用便捷、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的护套及插座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电线的护套及插座。
技术介绍
一般的用电设备,都设置有电源线,供用电设备接电。类似于插座之类的产品,在电源线的进线口处,由于反复使用,容易出现电源线与进线口处摩擦,进而导致电源线损坏,产生漏电、短路的情况。故,需要在电源线上设置护线套,以保证电线使用寿命和用电安全性,现有的电线护套,存在以下问题:护套与电线之间的固定不牢靠;护套的可转动角度小,转动半径小,而不能很好发挥护套保护电线的作用。如专利“CN201420441876.5”公开了一种360度旋转电插座护线套,它涉及电子产品配件
,它包含空心圆柱体(1)、空心半球体(2),所述的空心圆柱体(1)和空心半球体(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空心圆柱体(1)的内径大于电源线(3)的直径,所述的空心半球体(2)的端头直径大于进线口(4)的直径。它能防止电源线与进线口产生摩擦导致电源线破损漏电从而产生隐患,使产品更加美观,安全方便。但在该结构中,护线套与电源线之间的固定不可靠,容易出现相对运动;空心圆柱体(1)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护线套能转动的角度和半径,导致保护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固定可靠、保护效果好且使用便捷的电线的护套及插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电线的护套,包括有:呈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的护套主体,所述护套主体中部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穿线孔,且所述穿线孔贯穿所述护套主体;所述护套主体上向所述穿线孔中延伸出若干夹线块,若干所述夹线块围成用于夹持电线的夹持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夹线块具有一固定端和一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连在所述护套主体上;所述夹线块自所述固定端至自由端逐渐向所述穿线孔的轴线靠近。进一步地,所述护套主体沿其外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凹陷部。进一步地,所述护套主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上均设有所述夹线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弯折,以使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可相互扣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沿所述穿线孔的轴向设有一连接筋;所述夹线块包括有呈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筋两侧的第一夹线块和第二夹线块,且所述第一夹线块和第二夹线块相对于所述连接筋呈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线块上设有第一夹线面,所述第二夹线块上设有第二夹线面;且所述第一夹线面与所述第二夹线面的间距,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上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主体上设有第二卡扣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扣可拆卸地卡设在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二卡扣可拆卸地卡设在第一卡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的结构相同。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提出一种插座,包括上述的护套,还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一安装孔,所述护套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且护套与所述插座本体形成球面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护套主体大致呈球形,在装入插座中后,护套与插座本体形成球面副,保证护套安装在电器中后,可以多方向转动,且无干涉,护套的旋转角度大,且转动半径也大,进而可有效增大电线的摆动幅度,电线铜丝不易断,提高电线的保护效果,延长电线使用寿命;在穿线孔中延伸出多个夹线块,并形成夹持结构,保证护套套设在电线上的稳定性,电线与护套之间不易出现相对运动,结构稳定性高。本技术中,一体式的护套结构中,由于夹线块固定段向自由端逐渐靠近穿线孔的轴线,保证电线可以单向穿过穿线孔,防止装配时电线穿反,且在护套的外侧设有凹陷部,可有效防止护套装反。在分体式的护套结构中或者连体式护套结构中,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两者扣合呈护套主体,且两者结构完全相同,既能保证结构稳定性,又能减小制造护套的模具成本,只需一套模具即可;且在护套两端的第一夹线块和第二夹线块的收紧方向不同,保证无论正装护套或者反装护套,均能使得往外拉电线时,第一夹线块和第二夹线块将电线进一步卡紧,卡线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体式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分体式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图3的爆炸图;图6为图3中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连体式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护套安装在插座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套主体;10、夹持结构;100、穿线孔;101、凹陷部;11、第一主体;110、第一卡槽;111、第一卡扣;12、第二主体;120、第二卡槽;121、第二卡扣;13、连接件;2、夹线块;20、固定端;21、自由端;22、第一夹线块;220、第一夹线面;23、第二夹线块;230、第二夹线面;24、连接筋;3、插座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和8所示,一种电线的护套,包括有:呈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的护套主体1,护套主体1中部设有一供电线穿过的穿线孔100;穿线孔100贯穿护套主体1;护套主体1上向穿线孔100中延伸出多个夹线块2,多个夹线块2围成用于夹持电线的夹持结构10,本方案中的夹线块2优选为与护套主体1呈一体成型,减小制造工序和装配工序,且夹线块2能充当加强筋的作用,加强护套主体1的结构强度;护套主体1大致呈球形的设置,可以是规则的球形,也可以是不规则球形,比如在穿线孔100贯穿护套主体1后,会在上下两端形成一缺口,该形状结构的设置主要方便在护套主体1装入插座中后,护套主体1可以多方向转动,且增大电线的转动半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致呈球形的护套主体1,保证护套安装在电器中后,可以多方向转动,且无干涉,护套的旋转角度大,且转动半径也大,进而可有效增大电线的摆动幅度,电线的铜丝不易断,提高电线的保护效果,延长电线使用寿命;在穿线孔100中延伸出多个夹线块2,并形成夹持结构10,保证护套套设在电线上的稳定性,电线与护套之间不易出现相对运动,结构稳定性高。如图1-2所示,为本方案的一体式护套,其中,护套主体1呈一体设置,且夹线块2也与护套主体1呈一体设置,保证该护套可一次注塑成型;夹线块2具有一固定端20和一自由端21,固定端20固连在护套主体1上;夹线块2自固定端20至自由端21逐渐向穿线孔100的轴线靠近,即呈倾斜设置,可以保证电线只能单向穿过穿线孔100,防止工人装配时将电线穿反。本方案中,图示了夹线块2数量为三个的情况,三个夹线块2保证夹线稳固,且制造难度相对较小;在护套主体1沿其外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凹陷部101,可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的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n呈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的护套主体(1),所述护套主体(1)中部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穿线孔(100),且所述穿线孔(100)贯穿所述护套主体(1);/n所述护套主体(1)上向所述穿线孔(100)中延伸出若干夹线块(2),若干所述夹线块(2)围成用于夹持电线的夹持结构(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的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的护套主体(1),所述护套主体(1)中部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穿线孔(100),且所述穿线孔(100)贯穿所述护套主体(1);
所述护套主体(1)上向所述穿线孔(100)中延伸出若干夹线块(2),若干所述夹线块(2)围成用于夹持电线的夹持结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块(2)具有一固定端(20)和一自由端(21),所述固定端(20)固连在所述护套主体(1)上;所述夹线块(2)自所述固定端(20)至自由端(21)逐渐向所述穿线孔(100)的轴线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线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主体(1)沿其外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凹陷部(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主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所述第一主体(11)和所述第二主体(12)上均设有所述夹线块(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线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1)和所述第二主体(12)之间设有连接件(13);所述连接件(13)可弯折,以使所述第一主体(11)和所述第二主体(12)可相互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电线的护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火明李震姚文彬诸葛继亮马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