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断路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41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荷断路开关,其包括开关外壳和三个输出端,三个输出端分别是第一相输出端、第二相输出端和第三相输出端;三个所述输出端均设置在开关外壳一端,第一相输出端、第二相输出端和第三相输出端沿开关外壳高度方向依次并排间隔层叠设置;所述第一相输出端与第二相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板,第二相输出端和第三相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负荷断路开关,其输出端排布方式合理,有利于提高负荷断路开关的载流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荷断路开关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荷断路开关,特别是一种具有条形壳体且各个相电路均串接有熔断器的负荷断路开关。
技术介绍
负荷断路开关,带有储能隔离开关和可插拔的熔断器组,是用于接通/分断配电系统的重要开关电器;为了分断输入电流与负荷端,用户可手动操作操作机构的动力手柄,以断开负荷断路开关内部的动/静触头。现有负荷断路开关多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负荷断路开关,其动触头系统多采用滑动设置的方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影响负荷断路开关动作的可靠性和流畅性。2、现有负荷断路开关,没有可靠的锁定保护机构,易发生壳体打开状态下合闸或合闸情况下打开壳体的情况,严重影响用户用电安全性。3、现有负荷断路开关,其动触头系统的动触头组件和触头支持的装配不牢靠,易发生动触头组件脱离触头支持的情况,导致负荷断路开关失效。4、现有负荷断路开关,其灭弧室的灭弧效率不足,产品在接通/分断时易产生较大电弧,飞弧较大易导致电路的安全隐患;另外,灭弧室的灭弧栅片固定限位结构复杂,不易安装。5、现有负荷断路开关,其开关安装结构复杂而且不易操作。6、现有负荷断路开关,其输出端的排布方式不合理,导致输出端的规格较小,限制负荷断路开关的载流能力,而且接线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负荷断路开关,其输出端排布方式合理,有利于提高负荷断路开关的载流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荷断路开关,其包括开关外壳1和三个输出端,三个输出端分别是第一相输出端6-1a、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三相输出端6-3a;三个所述输出端均设置在开关外壳1一端,第一相输出端6-1a、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三相输出端6-3a沿开关外壳1高度方向依次并排间隔层叠设置;所述第一相输出端6-1a与第二相输出端6-2a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板18-1,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三相输出端6-3a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18-2。优选的,所述第三相输出端6-3a、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一相输出端6-1a依次沿开关外壳1长度方向向远离开关外壳1的方向偏移。优选的,所述第一相输出端6-1a、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三相输出端6-3a由下而上间隔层叠依次设置,整体成三级台阶式结构。优选的,所述负荷断路开关包括设置在开关外壳1内且沿开关外壳1轴向依次分布的三个相电路,分别为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和第三相电路,第一相电路包括第一输出接线板5-1o,第二相电路包括第二输出接线板5-2o,第三相电路包括第三输出接线板5-3o,第一输出接线板5-1o一端与第一相输出端6-1a相连,第二输出接线板5-2o一端与第二相输出端6-2a相连,第三输出接线板5-3o一端与第三相输出端6-3a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接线板5-1o和第二输出接线板5-2o相对设置,第三输出接线板5-3o位于第一输出接线板5-1o和第二输出接线板5-2o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接线板5-1o包括第一输出接线板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输出接线板主体两端的第一输出内连接板、第一输出外连接板,第一输出内连接板和第一输出外连接板分别与第一输出接线板主体折弯相连且均位于第一输出接线板主体的同一侧,第一输出外连接板与第一相输出端6-1a相连;所述第二输出接线板5-2o包括第二输出接线板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输出接线板主体两端的第二输出内连接板、第二输出外连接板,第二输出内连接板和第二输出外连接板分别与第二输出接线板主体折弯相连且均位于第二输出接线板主体同一侧,第二输出外连接板与第二相输出端6-2a相连;所述第三输出接线板5-3o包括第三输出接线板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三输出接线板主体两端的第三输出内连接板、第三输出外连接板,第三输出内连接板和第三输出外连接板分别与第三输出接线板主体折弯相连且分别位于第三输出接线板主体两侧,第三输出外连接板与第三相输出端6-3a相连;所述第一输出内连接板、第一输出外连接板、第二输出内连接板、第二输出外连接板、第三输出内连接板、第三输出外连接板均位于第一输出接线板主体和第二输出接线板主体之间,第一输出接线板主体和第二输出接线板主体平行间隔设置,第三输出接线板主体位于第一输出接线板主体和第二输出接线板主体之间且垂直于第一输出接线板主体和第二输出接线板主体。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外连接板、第二输出外连接板和第三输出外连接板沿开关外壳1的高度方向依次并排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外连接板、第二输出外连接板和第三输出外连接板沿开关外壳1轴向依次并排间隔设置。优选的,包括设置在开关外壳1一端的操作机构2,每个所述相电路均包括熔断器1a、两个熔断器接线座9、两组接触系统和灭弧系统,熔断器1a的两个熔断器接线端分别通过两个熔断器接线座9与两组接触系统串联,接触系统和灭弧系统一对一配合;每组所述接触系统均包括配合使用的动触头系统和两个静触头8,每组动触头系统包括触头支持5和安装在触头支持5上的两个并排设置的动触头组件6,两个静触头8分别设置在两个动触头组件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动触头组件6的两端配合;每组所述灭弧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灭弧室7,两个灭弧室7分别设置在两个动触头组件6的两端外侧;操作机构2通过触头支持5与三个相电路的动触头系统驱动配合,操作机构2包括动力手柄20,拨动动力手柄20通过触头支持5驱动动触头系统往复移动,使动触头系统与静触头8闭合/断开。优选的,各个所述相电路共用一个一体式结构的触头支持5。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板18-1和第二绝缘板18-2平行间隔设置,一端分别与开关外壳1限位相连。本技术负荷断路开关,其三个输出端的排布方式,使的每个输出端可以占有更大的安装空间,从而使得输出端的规格可以加大,增大载流能力而且更加便于接线操作;而且,相邻所述输出端之间设有绝缘板,提高了负荷断路开关的相间绝缘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开关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负荷断路开关处于合闸状态,盖体被锁定;图3是本技术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负荷断路开关处于分闸状态,盖体被解锁;图4是本技术图2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负荷断路开关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各熔断器的位置关系;图6是本技术图5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图5的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负荷断路开关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一个相电路的各组成部件以及装配关系;图9是本技术负荷断路开关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第二锁定机构;图10是本技术图9的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负荷断路开关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螺钉导入结构与触头支持的位置关系;图12是本技术图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荷断路开关,其包括开关外壳(1)和三个输出端,三个输出端分别是第一相输出端(6-1a)、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三相输出端(6-3a);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输出端均设置在开关外壳(1)一端,第一相输出端(6-1a)、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三相输出端(6-3a)沿开关外壳(1)高度方向依次并排间隔层叠设置;所述第一相输出端(6-1a)与第二相输出端(6-2a)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板(18-1),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三相输出端(6-3a)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18-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荷断路开关,其包括开关外壳(1)和三个输出端,三个输出端分别是第一相输出端(6-1a)、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三相输出端(6-3a);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输出端均设置在开关外壳(1)一端,第一相输出端(6-1a)、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三相输出端(6-3a)沿开关外壳(1)高度方向依次并排间隔层叠设置;所述第一相输出端(6-1a)与第二相输出端(6-2a)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板(18-1),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三相输出端(6-3a)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1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断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相输出端(6-3a)、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一相输出端(6-1a)依次沿开关外壳(1)长度方向向远离开关外壳(1)的方向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断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输出端(6-1a)、第二相输出端(6-2a)和第三相输出端(6-3a)由下而上间隔层叠依次设置,整体成三级台阶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断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断路开关包括设置在开关外壳(1)内且沿开关外壳(1)轴向依次分布的三个相电路,分别为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和第三相电路,第一相电路包括第一输出接线板(5-1o),第二相电路包括第二输出接线板(5-2o),第三相电路包括第三输出接线板(5-3o),第一输出接线板(5-1o)一端与第一相输出端(6-1a)相连,第二输出接线板(5-2o)一端与第二相输出端(6-2a)相连,第三输出接线板(5-3o)一端与第三相输出端(6-3a)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荷断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接线板(5-1o)和第二输出接线板(5-2o)相对设置,第三输出接线板(5-3o)位于第一输出接线板(5-1o)和第二输出接线板(5-2o)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断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接线板(5-1o)包括第一输出接线板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输出接线板主体两端的第一输出内连接板、第一输出外连接板,第一输出内连接板和第一输出外连接板分别与第一输出接线板主体折弯相连且均位于第一输出接线板主体的同一侧,第一输出外连接板与第一相输出端(6-1a)相连;
所述第二输出接线板(5-2o)包括第二输出接线板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输出接线板主体两端的第二输出内连接板、第二输出外连接板,第二输出内连接板和第二输出外连接板分别与第二输出接线板主体折弯相连且均位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越刘亚南徐永富韦尚靖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