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山专利>正文

一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显示智能VR骑行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37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5
一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显示智能VR骑行头盔,包括头盔、影像处理系统、虚拟显示器、影像棱镜板和影像采集盒,头盔前方上端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表面上方还安装有反射板;头盔正前方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影像棱镜板,影像采集盒的影像源通过反射板反射至影像棱镜板以形成光通路,虚拟显示器设置在头盔的前方,头盔的后方设置有电源腔,电源腔内固定安装有电池组,电池组与影像采集盒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影像棱镜板可以根据VR头盔使用者佩戴舒适度进行角度的调整,控制虚拟显示器位置;通过更换影像采集盒的影像源,切播使用者所需影像。影像源之间进行随意切换,灵活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显示智能VR骑行头盔
本专利技术涉及骑行头盔
,具体涉及一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显示智能VR骑行头盔。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骑行头盔,只有保护功能,没有导航及虚拟与现实功能,或有导航也是语音,没有图文影像显示导航。有些VR眼镜只能虚拟影像或观看3D视频,不能与眼前的场景交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显示智能VR骑行头盔,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影像棱镜板可以根据VR头盔使用者佩戴舒适度进行角度的调整,控制虚拟显示器位置;通过更换影像采集盒的影像源,切播使用者所需影像。影像源之间进行随意切换,灵活性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显示智能VR骑行头盔,包括头盔、成像系统、影像处理系统、虚拟显示器、影像棱镜板和影像采集盒,所述头盔前方上端设置有空腔,所述影像采集盒固定安装在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表面上方还安装有反射板,所述影像采集盒的影像源与反射板相对应;所述头盔正前方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影像棱镜板,所述影像采集盒的影像源通过反射板反射至影像棱镜板以形成光通路,所述虚拟显示器设置在头盔的前方,所述头盔的后方设置有电源腔,所述电源腔内固定安装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与影像采集盒电性连接,所述成像系统和影像处理系统分别设置在影像采集盒内部。优选地,所述影像采集盒设置有电子显示设备放置腔,所述电子显示设备放置腔内固定有手机或IPAD。优选地,所述转动座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盘,所述第二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盘,所述第二齿轮盘的一侧与第一齿轮盘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盘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杆依次穿过第一齿轮盘、第二齿轮盘和弹簧且通过螺母锁紧固定。优选地,所述成像系统用于将影像采集盒的影像源上下观看的模式通过光路虚拟转换成VR头盔使用者正前方观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显示智能VR骑行头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影像棱镜板可以根据VR头盔使用者佩戴舒适度进行角度的调整,控制虚拟显示器位置;通过更换影像采集盒的影像源,切播使用者所需影像。影像源之间进行随意切换,灵活性强。并且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且便于维护。如有零件损坏,可以和现有头盔一样维护,简单易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头盔;2、虚拟显示器;3、影像棱镜板;4、影像采集盒;5、空腔;6、反射板;7、转动座;8、支撑杆;9、光通路;10、电源腔;11、电池组;71、第一通孔;72、第二通孔;73、第一齿轮盘;74、第二齿轮盘;75、弹簧;76、螺杆;77、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显示智能VR骑行头盔,包括头盔1、成像系统、影像处理系统、虚拟显示器2、影像棱镜板3和影像采集盒4,头盔1前方上端设置有空腔5,影像采集盒4固定安装在空腔5内,空腔5内表面上方还安装有反射板6,影像采集盒4的影像源与反射板6相对应;头盔1正前方通过转动座7转动连接支撑杆8的一端,支撑杆8的另一端安装有影像棱镜板3,影像采集盒4的影像源通过反射板6反射至影像棱镜板3以形成光通路9,虚拟显示器2设置在头盔1的前方,头盔1的后方设置有电源腔10,电源腔10内固定安装有电池组11,电池组11与影像采集盒4电性连接,成像系统和影像处理系统分别设置在影像采集盒4内部。影像采集盒4设置有电子显示设备放置腔,电子显示设备放置腔内固定有手机或IPAD。其中,头盔1采用骑行安全标准的头盔,影像采集盒4用于将手机、IPAD等电子显示设备放置在影像采集盒4内的电子显示设备放置腔内,并可调整电子显示设备位置,使其与光通路9相吻合,通过成像系统将影像采集盒4内的影像源从上下观看的模式通过光路虚拟进行转换,以便于其通过光通路投射在影像棱镜板3上;通过影像处理系统可以将影像采集盒4内的影像源整屏传送至VR骑行头盔使用者前方虚拟显示,也可分屏传送至VR骑行头盔使用者前方虚拟显示,也可分屏交互传送;通过反射板6来改变影像采集盒内的影像源的光路径,使影像源镜像在影像棱镜板3上;虚拟显示器2位于VR头盔使用者的眼睛前方20CM-30CM处,其通过光影交互,使VR头盔使用者既能透过虚拟显示器看到正前方的实景,又能看到虚拟显示屏里的影像画面。通过影像棱镜板3将光通路9传送来的影像源通过影像棱镜板折射、反射和投射将影像源投射虚拟屏;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棱镜板3的角度可以根据VR头盔使用者佩戴舒适度进行角度的调整(如采用轴承转动的方式进行调节),以控制虚拟显示器2的位置;通过更换影像采集盒4内的影像源,切播使用者所需影像;以实现影像源之间的随意切换,灵活性强。在使用时,先将影像采集盒4内的影像源微调至反射板6和影像棱镜板3的最佳反射位,再根据光的特性,在VR骑行头盔使用者前方的虚拟显示器2形成和影像采集盒4内的影像源相同的影像,VR骑行头盔使用者透过影像棱镜板3和挡风玻璃12看到眼前的现实场景。整个机构的组成使得VR骑行头盔使用者既能观看到虚拟的场景,又能观看到现实场景,实现虚拟现实场景交互。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优选方案,转动座7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71,支撑杆8的端部开设有第二通孔72,第二通孔72与第一通孔71相对应,第一通孔71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盘73,第二通孔72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盘74,第二齿轮盘74的一侧与第一齿轮盘73相啮合,第二齿轮盘7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75,第一通孔71和第二通孔72内活动连接有螺栓76,螺杆76依次穿过第一齿轮盘73、第二齿轮盘74和弹簧75且通过螺母77锁紧固定。从而在调整影像棱镜板3的角度时,通过第二齿轮盘74与第一齿轮盘73相啮合的关系,从而在支撑杆8转动调节到合适角度后,通过弹簧75的弹性作用,使第二齿轮盘74与第一齿轮盘73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力,从而能够实现对调节角度的定位,达到固定调节后的投射角度,防止影像棱镜板3旋转。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显示智能VR骑行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盔(1)、影像处理系统、虚拟显示器(2)、影像棱镜板(3)和影像采集盒(4),所述头盔(1)前方上端设置有空腔(5),所述影像采集盒(4)固定安装在空腔(5)内,所述空腔(5)内表面上方还安装有反射板(6),所述影像采集盒(4)的影像源与反射板(6)相对应;/n所述头盔(1)正前方通过转动座(7)转动连接支撑杆(8)的一端,所述支撑杆(8)的另一端安装有影像棱镜板(3),所述影像采集盒(4)的影像源通过反射板(6)反射至影像棱镜板(3)以形成光通路(9),所述虚拟显示器(2)设置在头盔(1)的前方,所述头盔(1)的后方设置有电源腔(10),所述电源腔(10)内固定安装有电池组(11),所述电池组(11)与影像采集盒(4)电性连接,所述影像处理系统分别设置在影像采集盒(4)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显示智能VR骑行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盔(1)、影像处理系统、虚拟显示器(2)、影像棱镜板(3)和影像采集盒(4),所述头盔(1)前方上端设置有空腔(5),所述影像采集盒(4)固定安装在空腔(5)内,所述空腔(5)内表面上方还安装有反射板(6),所述影像采集盒(4)的影像源与反射板(6)相对应;
所述头盔(1)正前方通过转动座(7)转动连接支撑杆(8)的一端,所述支撑杆(8)的另一端安装有影像棱镜板(3),所述影像采集盒(4)的影像源通过反射板(6)反射至影像棱镜板(3)以形成光通路(9),所述虚拟显示器(2)设置在头盔(1)的前方,所述头盔(1)的后方设置有电源腔(10),所述电源腔(10)内固定安装有电池组(11),所述电池组(11)与影像采集盒(4)电性连接,所述影像处理系统分别设置在影像采集盒(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显示智能VR骑行头盔,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山
申请(专利权)人:董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