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柜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29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机柜锁,包括人脸识别锁本体,所述人脸识别锁本体包括摄像头,还包括第一卷筒、第二卷筒、连杆机构和转动杆,所述第一卷筒、第二卷筒和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智能机柜上,所述摄像头固定在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扇形齿啮合,所述第一卷筒通过连杆机构驱动所述扇形齿往复转动,所述第一卷筒绕有擦拭条,所述擦拭条的另一端和第二卷筒连接,所述擦拭条位于所述摄像头后方,所述转动杆带动所述摄像头转动擦拭所述擦拭条,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卷筒转动,所述电机和控制开关电连接。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机来驱动摄像头转动进行清洁,还可以调节摄像头的角度使其对准人脸,提高人脸识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柜锁
本技术涉及机柜锁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机柜锁。
技术介绍
电网系统的机房逐渐增多,IT设备、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日渐庞大,这些设备的机柜有的采用智能锁,通过识别人脸图像信息进行开锁。由于摄像头在长期使用时会被灰尘覆盖,导致现有的智能机柜锁识别率不高,而工作人员作业时佩戴手套,手套表面也有很多灰尘等污渍,工作人员需要摘下手套后才能对摄像头进行清洁,对摄像头清洁极为不便,影响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机柜锁,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机来驱动摄像头摆动进行清洁,还可以调节摄像头的角度使其对准人脸,提高人脸识别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机柜锁,包括人脸识别锁本体,所述人脸识别锁本体包括摄像头,还包括第一卷筒、第二卷筒、连杆机构和转动杆,所述第一卷筒、第二卷筒和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智能机柜上,所述摄像头固定在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扇形齿啮合,所述第一卷筒通过连杆机构驱动所述扇形齿往复转动,所述第一卷筒绕有擦拭条,所述擦拭条的另一端和第二卷筒连接,所述擦拭条位于所述摄像头后方,所述转动杆带动所述摄像头转动擦拭所述擦拭条,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卷筒转动,所述电机和控制开关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曲柄、连杆和摇杆,所述曲柄和所述第二卷筒连接,所述摇杆和所述扇形齿连接,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曲柄和摇杆。进一步的,所述扇形齿转动连接在智能机柜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卷筒套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卷筒套有第二套筒,所述擦拭条一端绕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套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擦拭条后方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将所述擦拭条压向所述摄像头。进一步的,所述弹片为“凹”字形。进一步的,还包括盖子,所述盖子盖住所述摄像头,所述盖子设有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人脸识别锁本体的摄像头对人脸图像进行采集,摄像头固定在转动杆上,转动转动杆可以调节摄像头的角度,使摄像头对准人脸,便于识别。擦拭条位于所述摄像头后方,所述转动杆带动所述摄像头摆动擦拭所述擦拭条,摄像头转动到后方与擦拭条接触,擦拭条将摄像头上的灰尘擦掉,保持摄像头的清洁,提高人脸识别效率。每次擦拭是摄像头都与不同部位的擦拭条接触,对摄像头的清洁效果更佳,擦拭过程摄像头往复摆动,避免线路缠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智能机柜锁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连杆机构、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智能机柜锁结构示意图;图中,1摄像头,2第一卷筒,3第二卷筒,4连杆机构,5转动杆,6齿轮,7扇形齿,8擦拭条,9控制开关,10曲柄,11连杆,12摇杆,13第一套筒,14第二套筒,15弹片,16盖子,17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3,一种智能机柜锁,包括人脸识别锁本体,所述人脸识别锁本体包括摄像头1,还包括第一卷筒2、第二卷筒3、连杆机构4和转动杆5,所述第一卷筒2、第二卷筒3和转动杆5转动连接在智能机柜上,所述摄像头1固定在转动杆5上,所述转动杆5设有齿轮6,所述齿轮6和所述扇形齿7啮合,所述第一卷筒2通过连杆机构4驱动所述扇形齿7往复转动,所述第一卷筒2绕有擦拭条8,所述擦拭条8的另一端和第二卷筒3连接,所述擦拭条8位于所述摄像头1后方,所述转动杆5带动所述摄像头1转动擦拭所述擦拭条8,所述电机18驱动所述第二卷筒3转动,所述电机18和控制开关9电连接。人脸识别锁本体的摄像头1对人脸图像进行采集,摄像头1固定在转动杆5上,转动转动杆5可以调节摄像头1的角度,使摄像头1对准人脸,便于识别。第一卷筒2、第二卷筒3和转动杆5转动连接在智能机柜上,第一卷筒2绕有擦拭条8,所述擦拭条8的另一端和第二卷筒3连接,转动第二卷筒3可以将擦拭条8卷从第一卷筒2卷到第二卷筒3上,电机18的输出轴和第二卷筒3固定连接,拨动控制开关9给电机18通电,电机18带动第二卷筒3转动,第二卷筒3将擦拭条8卷起来。第一卷筒2和第二卷筒3之间留有间距,第一卷筒2位于转动杆5的上方,第二卷筒3位于转动杆5的下方。在第二卷筒3转动时,第二卷筒3通过连杆机构4带动扇形齿7往复转动,扇形齿7和齿轮6啮合,齿轮6固定在转动杆5上,从而带动转动杆5往复转动,具体的,扇形齿7的直径大于齿轮6的直径,齿轮6转动的角度大于扇形齿7转动的角度,从而提高来的摄像头1转动的角度。摄像头1采集人脸信息时的朝向为前方,擦拭条8位于所述摄像头1后方,所述转动杆5带动所述摄像头1转动擦拭所述擦拭条8,摄像头1转动到后方与擦拭条8接触,擦拭条8将摄像头1上的灰尘擦掉,保持摄像头1的清洁,提高人脸识别效率。每次擦拭是摄像头1都与不同部位的擦拭条8接触,对摄像头1的清洁效果更佳,擦拭过程摄像头1往复摆动,避免线路缠绕。具体的,所述连杆机构4包括曲柄10、连杆11和摇杆12,所述曲柄10和所述第二卷筒3固定连接,所述摇杆12和所述扇形齿7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曲柄10和摇杆12。曲柄10固定在第二卷筒3上做圆周运动,摇杆12和扇形齿7固定连接,所述扇形齿7转动连接在智能机柜上,摇杆12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摄像头1往复摆动。具体的,所述擦拭条8后方设有弹片15,具体的,所述弹片15为“凹”字形,所述弹片15将所述擦拭条8压向所述摄像头1。弹片15位于擦拭条8的后方,弹片15的两端固定在机柜上,弹片15的中部和擦拭条8接触,将擦拭条8压向摄像头1的方向,摄像头1转动时与擦拭条8接触,提高擦拭条8与摄像头1的接触压力,提高清洁效果。实施例2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卷筒2套有第一套筒13,所述第二卷筒3套有第二套筒14,所述擦拭条8一端绕在所述第一套筒13上,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套筒14连接。擦拭条8固定在第一套筒13和第二套筒14上,方便擦拭条8的取出和放入,可以将擦拭条8卷在第一套筒13后再插入第一卷筒2上,等到第二套筒14卷满擦拭纸后再取出,便于取出擦拭纸。具体的,还包括盖子16,所述盖子16盖住所述摄像头1,所述盖子16设有通孔17。盖子16盖住摄像头1,提高防护效果,盖子16设有通孔17,摄像头1通过通孔17进行图像采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柜锁,包括人脸识别锁本体,所述人脸识别锁本体包括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卷筒、第二卷筒、连杆机构和转动杆,所述第一卷筒、第二卷筒和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智能机柜上,所述摄像头固定在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扇形齿啮合,所述第一卷筒通过连杆机构驱动所述扇形齿往复转动,所述第一卷筒绕有擦拭条,所述擦拭条的另一端和第二卷筒连接,所述擦拭条位于所述摄像头后方,所述转动杆带动所述摄像头转动擦拭所述擦拭条,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卷筒转动,所述电机和控制开关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柜锁,包括人脸识别锁本体,所述人脸识别锁本体包括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卷筒、第二卷筒、连杆机构和转动杆,所述第一卷筒、第二卷筒和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智能机柜上,所述摄像头固定在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扇形齿啮合,所述第一卷筒通过连杆机构驱动所述扇形齿往复转动,所述第一卷筒绕有擦拭条,所述擦拭条的另一端和第二卷筒连接,所述擦拭条位于所述摄像头后方,所述转动杆带动所述摄像头转动擦拭所述擦拭条,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卷筒转动,所述电机和控制开关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曲柄、连杆和摇杆,所述曲柄和所述第二卷筒连接,所述摇杆和所述扇形齿连接,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曲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糯唐蔚海林清黄良毅张铁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