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水阀及包括其的热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490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水阀及包括其的热水循环系统,所述混水阀包括:水路壳体,所述水路壳体具有一热水端以及一冷水端,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水路壳体内,并且从所述热水端单向导通至所述冷水端的单向阀;通路壳体,所述通路壳体包括热水通路以及冷水通路;出水壳体,所述出水壳体与所述通路壳体连接;转换阀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水阀在使用时出冷水不会造成热水器的启动,整个混水阀将循环管路和普通水龙头合为一体,对用水情况没有任何的影响,完全符合用户的用水习惯;且安装方便,和普通水龙头一样与热水管路和冷水管路连接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水阀及包括其的热水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水阀及包括其的热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循环热水器在安装时需要在最远端用水点安装单向阀,以阻止冷水回流至热水管路。这种设置存在两种问题。首先,将单向阀设置在最远端,在使用最远端用水点的冷水时,单向阀无法封闭,部分冷水经热水器通过单向阀流出,使得热水器启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次,单向阀单独设置需要对水循环管路断开进行安装,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且容易导致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最远端冷水时热水器启动,且单向阀安装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混水阀及包含其的热水循环系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混水阀,其特点在于,所述混水阀包括:水路壳体,所述水路壳体具有一热水端以及一冷水端,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水路壳体内,并且从所述热水端单向导通至所述冷水端的单向阀;通路壳体,所述通路壳体包括热水通路以及冷水通路;出水壳体,所述出水壳体与所述通路壳体连接;转换阀芯,所述转换阀芯与所述通路壳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水路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换阀芯通过转动切换连通状态,其中,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一切换状态连通所述热水端以及所述冷水端,封闭与出水壳体的通路;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二切换状态将所述热水端以及所述冷水端连通至所述热水通路以及所述冷水通路。本方案在不用水时,转换阀芯切换为第一切换状态,水流可通过水路壳体保持热水循环。用水时转换阀芯切换为第二切换状态,水流无法通过转换阀芯在水路壳体内循环,此时使用冷水时热水不会经过水路壳体流出至热水管路,也就不会启动热水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由此,本方案的混水阀在使用时出冷水不会造成热水器的启动,整个混水阀将循环管路和普通水龙头合为一体,对用水情况没有任何的影响,完全符合用户的用水习惯;且安装方便,和普通水龙头一样与热水管路和冷水管路连接即可。较佳地,所述转换阀芯包括第一转动连接端以及第二转动连接端,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端与所述热水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端与所述冷水端转动连接。本方案通过第一转动连接端以及第二转动连接端实现了转换阀芯的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连接端以及第二转动连接端分别接入热水端以及冷水端,即可实现整体的组装。较佳地,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端设置有热水进口以及回水进口,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端设置有冷水进口以及回水出口,其中,所述热水进口与所述热水通路连通,所述冷水进口与所述冷水通路连通,所述回水进口与所述回水出口连通。由此,通过第一转动连接端与热水端连接即可实现热水和回水的进入,通过第二转动连接端与冷水端连接即可实现冷水的进入和回水的流出,由此可以简化转换阀芯与水路壳体的连接,在第一转动连接端和第二转动连接端连接的同时即可实现内部通路的衔接。较佳地,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一切换状态使得所述回水进口与所述热水端连通,所述回水出口与所述冷水端连通;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二切换状态使得所述热水进口与所述热水端连通,所述冷水进口与所述冷水端连通。较佳地,所述转换阀芯内包括有冷水转换路、热水转换路以及回水转换路,其中,所述冷水转换路连通所述冷水通路以及所述冷水进口,所述热水转换路连通所述热水通路以及所述热水进口,所述回水转换路连通所述回水进口以及所述回水出口。冷水转换路、热水转换路以及回水转换路在转换阀芯内互相错开设置,各不影响。且均集成在转换阀芯内部,便于安装和替换。较佳地,所述冷水进口与所述回水进口相邻设置,所述热水进口与所述回水出口相邻设置,其中,所述冷水转换路与所述回水转换路之间,所述热水转换路与所述回水转换路之间分别通过内部隔板互相分隔开。通过内部隔板分隔可以在体积有限的转换阀芯内提供更多的流道空间,有利于内部水的流动。较佳地,所述冷水端内设置有冷水隔板,所述热水端内设置有热水隔板,其中,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一切换状态使得所述热水隔板挡住所述热水进口并打开所述回水进口,并使得所述冷水隔板挡住所述冷水进口并打开所述回水出口;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一切换状态使得所述热水隔板打开所述热水进口并挡住所述回水进口,并使得所述冷水隔板打开所述冷水进口并挡住所述回水出口。热水隔板和冷水隔板可以分别在冷水端和热水端内形成,由此在转换阀芯和热水端以及冷水端组装后,不需要额外的组装步骤即可直接实现转换阀芯能够在第一切换状态和第二切换状态直接切换。较佳地,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端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嵌设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端与所述热水端之间的间隙,并密封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端与所述冷水端之间的间隙。密封圈可以避免内部水流逸出,且不影响转换阀芯的转动。较佳地,所述出水壳体与所述通路壳体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出水壳体分别与所述热水通路以及所述冷水通路转动连接,并通过转动分别调整所述出水壳体与所述热水通路之间的流量大小,以及所述出水壳体与所述冷水通路之间的流量大小。在转换阀芯的第一切换状态,热水通路和冷水通路中不接通水,因此出水壳体相对于通路壳体的转动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在转换阀芯的第二切换状态,通过此出水壳体相对于通路壳体的转动,可以调节进入的热水和冷水的量,从而混合出符合用户需求的水温。较佳地,所述出水壳体包括一冷水套管以及一热水套管,其中,所述冷水套管套接在所述冷水通路上,所述热水套管套接在所述热水通路上。通过冷水套管以及热水套管可以快捷地将出水壳体与热水通路以及冷水通路连接,并且便于更换和拆卸。较佳地,所述冷水通路和/或所述热水通路上设置有限位卡块,所述冷水套管和/或所述热水套管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卡块设置于所述限位槽的内,并用于阻挡所述限位槽的两端。限位卡块可以限制出水壳体的转动范围,避免用户的调节过程中产生不可控的因素。较佳地,所述热水通路设置有一热水出口,所述冷水通路设置有一冷水出口,所述出水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热混隔板以及冷混隔板,其中,随着所述出水壳体相对于所述通路壳体的旋转,所述热混隔板改变所述热水出口的打开程度,所述冷混隔板改变所述冷水出口的打开程度。热混隔板和冷混隔板可以分别在冷水通路和热水通路内形成,由此在组装后,不需要额外的组装步骤即可直接实现出水壳体的直接切换。较佳地,所述出水壳体相对于所述通路壳体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热混隔板增大所述热水出口的打开程度,所述冷混隔板较小所述冷水出口的打开程度,所述出水壳体相对于所述通路壳体沿相反于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热混隔板减小所述热水出口的打开程度,所述冷混隔板增大所述冷水出口的打开程度。较佳地,所述出水壳体以及所述通路壳体之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水路壳体以及所述转换阀芯之间的旋转轴线之间互相交叉。交叉的旋转轴线可以避免用户在调节出水的时候,误操作牵连转换阀芯导致切断供水。较佳地,所述热水端、所述冷水端、所述冷水通路、所述热水通路均匀连接于所述转换阀芯的周侧。由此使得换水阀的整体体积紧凑,可以减少混水阀的占用空间。一种热水循环系统,其特点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阀包括:/n水路壳体,所述水路壳体具有一热水端以及一冷水端,/n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水路壳体内,并且从所述热水端单向导通至所述冷水端的单向阀;/n通路壳体,所述通路壳体包括热水通路以及冷水通路;/n出水壳体,所述出水壳体与所述通路壳体连接;/n转换阀芯,所述转换阀芯与所述通路壳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水路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换阀芯通过转动切换连通状态,其中,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一切换状态连通所述热水端以及所述冷水端,封闭与出水壳体的通路;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二切换状态将所述热水端以及所述冷水端连通至所述热水通路以及所述冷水通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阀包括:
水路壳体,所述水路壳体具有一热水端以及一冷水端,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水路壳体内,并且从所述热水端单向导通至所述冷水端的单向阀;
通路壳体,所述通路壳体包括热水通路以及冷水通路;
出水壳体,所述出水壳体与所述通路壳体连接;
转换阀芯,所述转换阀芯与所述通路壳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水路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换阀芯通过转动切换连通状态,其中,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一切换状态连通所述热水端以及所述冷水端,封闭与出水壳体的通路;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二切换状态将所述热水端以及所述冷水端连通至所述热水通路以及所述冷水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芯包括第一转动连接端以及第二转动连接端,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端与所述热水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端与所述冷水端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端设置有热水进口以及回水进口,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端设置有冷水进口以及回水出口,其中,所述热水进口与所述热水通路连通,所述冷水进口与所述冷水通路连通,所述回水进口与所述回水出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一切换状态使得所述回水进口与所述热水端连通,所述回水出口与所述冷水端连通;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二切换状态使得所述热水进口与所述热水端连通,所述冷水进口与所述冷水端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芯内包括有冷水转换路、热水转换路以及回水转换路,其中,所述冷水转换路连通所述冷水通路以及所述冷水进口,所述热水转换路连通所述热水通路以及所述热水进口,所述回水转换路连通所述回水进口以及所述回水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口与所述回水进口相邻设置,所述热水进口与所述回水出口相邻设置,其中,所述冷水转换路与所述回水转换路之间,所述热水转换路与所述回水转换路之间分别通过内部隔板互相分隔开。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端内设置有冷水隔板,所述热水端内设置有热水隔板,其中,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一切换状态使得所述热水隔板挡住所述热水进口并打开所述回水进口,并使得所述冷水隔板挡住所述冷水进口并打开所述回水出口;所述转换阀芯在第一切换状态使得所述热水隔板打开所述热水进口并挡住所述回水进口,并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帅朱海龙沈文权魏苗苗王雲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