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埋式自锁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67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7
一种暗埋式自锁插座,与插头配合,包括呈L形的筒体,筒体安装于暗埋盒中,沿筒体内设有贯穿的L形通腔,L形通腔包括自锁腔与连接腔,自锁腔内设有环体,还设有自锁机构,包括滑动环、解锁套和若干限位滚珠,滑动环设置于自锁腔中,解锁套包括环壁以及环向凸起,环壁与筒体外壁围合空间区域被环向凸起划分成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筒体的筒壁临近第二环槽的位置处设有横向分布的若干滚珠通道。采用暗埋盒有利于美化外观,只需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无需按压任何部件,即可实现快速连接,限位滚珠安装方便,限位滚珠容置于滚珠通道中,有利于长期使用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暗埋式自锁插座
本技术涉及燃气传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暗埋式自锁插座。
技术介绍
现有室内燃气管道分明装和暗装两种形式,安装阀门及转换时需要采用专业的安装工具,并由专业施工人员安装,安装过程复杂,效率较低,不利于用户亲自安装。CN209587441U公开了一种燃气管道用插座及插头及连接装置,方便燃气管道中插头与插座的安装,需要经过按动、松开滑环来实现插头与插座的安装,需要进行操作简化。且该方案中通过限位弹性开口环防止滑环和钢球弹出,由于限位弹性开口环具有弹性,在安装多颗钢球时由于限位弹性开口环的弹性挤压,会导致钢球安装不方便,增加了组装难度;而且无论是插头插入或未插入时,钢球均一直挤压限位弹性开口环,在长期使用下可能导致限位弹性开口环部分区域弹性减弱甚至失效,会导致插头与插座之间连接松动,不利于稳定性,可能对整体的密封性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暗埋式自锁插座,采用暗埋盒有利于美化外观,只需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无需按压任何部件,即可实现快速连接,通过筒体内壁的第二台阶防止滑动环弹出,进而可防止限位滚珠弹出,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方便插接和拆卸,限位滚珠安装方便,限位滚珠容置于滚珠通道中,有利于长期使用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暗埋式自锁插座,与插头配合,包括呈L形的筒体,筒体安装于暗埋盒中,沿筒体内设有贯穿的L形通腔,筒体的两端分别对应暗埋盒的正面、侧面设置,L形通腔包括与暗埋盒正面相互垂直的自锁腔、以及与暗埋盒正面相互平行的连接腔,自锁腔一端与连接腔一端连通,连接腔另一端与燃气管管腔连通,自锁腔另一端与插头可拆卸连接,自锁腔内设有可轴向移动的环体,环体被配置为在插头的挤压下轴向移动,环体设有轴向分布的中心盲孔,中心盲孔的孔壁设有径向贯通的若干通气孔,自锁腔临近连接腔的一端设有第一压缩弹性件,该暗埋式自锁插座还设有自锁机构,自锁机构包括滑动环、解锁套和若干限位滚珠,滑动环设置于自锁腔中,滑动环与环体远离燃气管的一端面抵接,滑动环的内环壁用于与插头相接,筒体内壁环设有第二台阶,滑动环在第一压缩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于第二台阶,解锁套包括竖直分布的环壁以及横向分布的环向凸起,环向凸起横向一端固定于环壁,环向凸起的另一横向端靠近筒体外壁设置,环壁与筒体外壁围合空间区域被环向凸起划分成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第一环槽相较于第二环槽靠近燃气管设置,第一环槽中设有第二压缩弹性件,筒体的筒壁临近第二环槽的位置处设有横向分布的若干滚珠通道,插头未插入筒体时滑动环的环壁封闭滚珠通道的一端开口,限位滚珠置于第二环槽中且可沿滚珠通道滚动,第二环槽的厚度小于限位滚珠的直径,筒体还设有弹性卡圈,弹性卡圈卡置于筒体外壁,弹性卡圈用于限制解锁套的最大竖向移动距离,插头的外侧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被配置为限位滚珠卡入配合。进一步地,筒体包括L形的第一筒体和直形的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内L形内腔的一直腔部分为连接腔,第一筒体内L形内腔的另一直腔部分与第二筒体的内腔共同组成自锁腔,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通过螺纹连接,自锁机构设置于第二筒体。进一步地,还设有按钮开关,暗埋盒中设有导向板,按钮开关设有轴向分布的开关盲孔,按钮开关通过开关盲孔设置于导向板;按钮开关的外壁设有第一凸台,解锁套的环壁外侧设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可分离式解除,第一凸台可带动第二凸台沿自锁腔轴向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滑动环的内壁包括一竖向内环壁以及一倾斜内环壁,竖向内环壁相较于倾斜内环壁靠近环体设置,且倾斜内环壁的小开口一端与竖向内环壁相接;插头设有相应的竖向段与倾斜段,竖向段与竖向内环壁配合,倾斜段与倾斜内环壁配合,竖向段、倾斜段、第一卡槽依次设置。进一步地,第二环槽的槽底与筒体的外壁之间夹角呈锐角设置。进一步地,环体包括沿轴向设于环体外壁处的至少两个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设置于通气孔与燃气管之间、且套设于环体的外壁,第二密封圈设置于环体远离燃气管的一端处、且与滑动环抵接。进一步地,环体中中心盲孔的孔壁外径小于筒体的L形通腔的内径,中心盲孔的孔壁外侧设有沿竖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导向环,导向环的外环圈贴近筒体的L形通腔的腔壁设置;其中靠近燃气管设置的两导向环与中心盲孔孔壁围合形成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用于第一密封圈套设;其中远离燃气管设置的一导向环与中心盲孔孔壁配合以提供第二密封圈的抵接面、第二密封圈还与滑动环抵接。进一步地,筒体的内壁还设有第一台阶,环体中靠近燃气管的一导向环与第一台阶配合。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采用暗埋盒有利于美化外观,只需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无需按压任何部件,即可实现快速连接,通过筒体内壁的第二台阶防止滑动环弹出,进而可防止限位滚珠弹出,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方便插接和拆卸,限位滚珠安装方便,限位滚珠容置于滚珠通道中,有利于长期使用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暗埋式自锁插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暗埋式自锁插座的整体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暗埋式自锁插座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限位滚珠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一筒体及弹性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滑动环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暗埋式自锁插座,100-筒体,110-L形通腔,111-自锁腔,112-连接腔,120-第二台阶,130-滚珠通道,140-弹性卡圈,150-第一筒体,160-第二筒体,170-第一台阶,200-环体,210-中心盲孔,220-通气孔,230-第一密封圈,240-第二密封圈,250-导向环,251-第二卡槽,300-第一压缩弹性件,400-滑动环,410-竖向内环壁,420-倾斜内环壁,500-解锁套,510-环壁,520-环向凸起,530-第一环槽,531-第二压缩弹性件,540-第二环槽,550-第二凸台,600-限位滚珠,700-按钮开关,710-开关盲孔,711-导向板,720-第一凸台,800-暗埋盒,20-插头,21-第一卡槽,22-竖向段,23-倾斜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暗埋式自锁插座,与插头配合,其特征在于:/n包括呈L形的筒体,所述筒体安装于暗埋盒中,沿筒体内设有贯穿的L形通腔,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暗埋盒的正面、侧面设置,所述L形通腔包括与暗埋盒正面相互垂直的自锁腔、以及与暗埋盒正面相互平行的连接腔,所述自锁腔一端与连接腔一端连通,所述连接腔另一端与燃气管管腔连通,所述自锁腔另一端与插头可拆卸连接;/n所述自锁腔内设有可轴向移动的环体,所述环体被配置为在所述插头的挤压下轴向移动,所述环体设有轴向分布的中心盲孔,所述中心盲孔的孔壁设有径向贯通的若干通气孔,所述自锁腔临近所述连接腔的一端设有第一压缩弹性件;/n还设有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滑动环、解锁套和若干限位滚珠,所述滑动环设置于所述自锁腔中,所述滑动环与所述环体远离所述燃气管的一端面抵接,所述滑动环的内环壁用于与所述插头相接,所述筒体内壁环设有第二台阶,所述滑动环在所述第一压缩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第二台阶,所述解锁套包括竖直分布的环壁以及横向分布的环向凸起,所述环向凸起横向一端固定于所述环壁,所述环向凸起的另一横向端靠近所述筒体外壁设置,所述环壁与所述筒体外壁围合空间区域被所述环向凸起划分成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相较于所述第二环槽靠近所述燃气管设置,所述第一环槽中设有第二压缩弹性件,所述筒体的筒壁临近所述第二环槽的位置处设有横向分布的若干滚珠通道,所述插头未插入筒体时所述滑动环的环壁封闭所述滚珠通道的一端开口,所述限位滚珠置于所述第二环槽中且可沿所述滚珠通道滚动,所述第二环槽的厚度小于所述限位滚珠的直径;/n所述筒体还设有弹性卡圈,所述弹性卡圈卡置于所述筒体外壁,所述弹性卡圈用于限制所述解锁套的最大竖向移动距离;/n所述插头的外侧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被配置为限位滚珠卡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暗埋式自锁插座,与插头配合,其特征在于:
包括呈L形的筒体,所述筒体安装于暗埋盒中,沿筒体内设有贯穿的L形通腔,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暗埋盒的正面、侧面设置,所述L形通腔包括与暗埋盒正面相互垂直的自锁腔、以及与暗埋盒正面相互平行的连接腔,所述自锁腔一端与连接腔一端连通,所述连接腔另一端与燃气管管腔连通,所述自锁腔另一端与插头可拆卸连接;
所述自锁腔内设有可轴向移动的环体,所述环体被配置为在所述插头的挤压下轴向移动,所述环体设有轴向分布的中心盲孔,所述中心盲孔的孔壁设有径向贯通的若干通气孔,所述自锁腔临近所述连接腔的一端设有第一压缩弹性件;
还设有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滑动环、解锁套和若干限位滚珠,所述滑动环设置于所述自锁腔中,所述滑动环与所述环体远离所述燃气管的一端面抵接,所述滑动环的内环壁用于与所述插头相接,所述筒体内壁环设有第二台阶,所述滑动环在所述第一压缩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第二台阶,所述解锁套包括竖直分布的环壁以及横向分布的环向凸起,所述环向凸起横向一端固定于所述环壁,所述环向凸起的另一横向端靠近所述筒体外壁设置,所述环壁与所述筒体外壁围合空间区域被所述环向凸起划分成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相较于所述第二环槽靠近所述燃气管设置,所述第一环槽中设有第二压缩弹性件,所述筒体的筒壁临近所述第二环槽的位置处设有横向分布的若干滚珠通道,所述插头未插入筒体时所述滑动环的环壁封闭所述滚珠通道的一端开口,所述限位滚珠置于所述第二环槽中且可沿所述滚珠通道滚动,所述第二环槽的厚度小于所述限位滚珠的直径;
所述筒体还设有弹性卡圈,所述弹性卡圈卡置于所述筒体外壁,所述弹性卡圈用于限制所述解锁套的最大竖向移动距离;
所述插头的外侧设有环向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被配置为限位滚珠卡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埋式自锁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包括L形的第一筒体和直形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内L形内腔的一直腔部分为所述连接腔,所述第一筒体内L形内腔的另一直腔部分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腔共同组成所述自锁腔,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自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华张力丹苏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众远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