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于地表硬磐石的挖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64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针对于地表硬磐石的挖掘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下侧壁设有上下贯通的钻头槽,所述钻头槽内滑动设有主钻头,所述主钻头上端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主钻头下端位于所述箱体下侧,所述主钻头设有左右贯通的副钻头槽,所述副钻头槽上侧壁内滑动设有曲杆,所述曲杆贯穿所述副钻头槽上侧壁,所述曲杆上端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进行挖掘,而且可以在挖掘之前对较硬的土块或石块进行敲击,当石块过于坚硬或过大时,能够伸出辅助头一起敲击,以扩大敲击范围,使敲击工作顺利进行,击碎后即可用铲斗进行挖掘开采,节省更换机器的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于地表硬磐石的挖掘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挖掘机相关
,具体为一种针对于地表硬磐石的挖掘设备。
技术介绍
在挖掘及开采工作中,传统的挖掘机无法对较为坚硬的土块和石块进行挖掘工作,当有挖掘硬磐石的需求时,往往需要先对石块进行敲击,击碎后用铲斗进行挖掘运送,在实际操作中,不同机器的更换十分麻烦,并且浪费时间,使工作效率降低,本专利技术阐述的一种针对于地表硬磐石的挖掘设备,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针对于地表硬磐石的挖掘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下侧壁设有上下贯通的钻头槽,所述钻头槽内滑动设有主钻头,所述主钻头上端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主钻头下端位于所述箱体下侧,所述主钻头设有左右贯通的副钻头槽,所述副钻头槽上侧壁内滑动设有曲杆,所述曲杆贯穿所述副钻头槽上侧壁,所述曲杆上端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副钻头槽后侧壁上设有两个开口向前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以所述曲杆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固定设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位于所述滑槽前侧,左侧所述滑槽及右侧所述滑槽的上端与所述曲杆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衔接杆下端转动设有副钻头,所述副钻头与所述副钻头槽前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副钻头槽后侧壁上固定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位于所述滑槽下侧,所述导轨位于两个所述副钻头中间,所述导轨左端和右端均设有导轨槽,两个所述导轨槽以所述曲杆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所述导轨槽开口背向所述曲杆,所述导轨槽内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副钻头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上端固定设有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杆位于所述衔接杆后侧,所述工作腔上下侧壁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位于所述钻头槽右侧,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与所述工作腔右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主钻头上端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设有套轴,所述套轴位于所述主钻头上侧,所述套轴与所述升降块滑动连接,所述套轴右端设有开口向右的卡槽,所述升降块上端设有开口向上的辅助腔,所述辅助腔位于所述螺杆左侧,所述辅助腔左端设有与所述辅助腔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卡槽右侧并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通槽开口向前,所述卡槽和所述通槽之间滑动设有楔形板,所述楔形板右端与所述辅助腔右侧壁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楔形板前端位于所述工作腔,所述楔形板前端固定设有第一齿条,所述升降块前端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楔形板上侧,所述固定板下端转动设有衔接轴,所述衔接轴上固定设有衔接齿轮,所述衔接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衔接轴下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曲杆上端位于所述移动块下侧。有益地,所述螺杆上固定设有传动齿轮,所述工作腔上侧壁设有开口向下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位于所述螺杆后侧,所述移动腔内滑动设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下端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下端动力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固定设有第一动力齿轮和第二动力齿轮,所述第一动力齿轮位于所述第二动力齿轮上侧,所述第一动力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工作腔后侧壁上滑动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动力轴转动连接,所述滑板上转动设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位于所述动力轴前侧,所述转向轴上固定设有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与所述第二动力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工作腔后侧壁上设有开口向前的L型槽,所述L型槽内滑动设有主动推板,所述主动推板可左右滑动,所述主动推板右端与所述L型槽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主动推板前端固定设有第二齿条,所述L型槽内滑动设有被动推板,所述被动推板可上下滑动,所述被动推板与所述L型槽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被动推板下端与所述滑板上端抵触,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动力轴带动所述第一动力齿轮和所述第二动力齿轮转动,所述第一动力齿轮带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所述滑板带动所述第二弹簧上移。有益地,所述辅助腔前后侧壁上转动设有辅助轴,所述辅助轴上固定设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所述从动齿轮前端,所述楔形板上端固定设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辅助腔右侧壁滑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下端与所述辅助腔通过连接弹簧连接,所述推杆左端固定设有第四齿条,所述第四齿条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推杆上端与所述滑板下端抵触,所述楔形板移动,通过所述第三齿条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四齿条带动所述推杆移动,所述推杆带动所述滑板上移。有益地,所述工作腔后侧壁上转动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位于所述升降块左下侧,所述升降块左端固定设有第五齿条,所述从动轴上固定设有啮合齿轮和主锥齿轮,所述啮合齿轮位于所述主锥齿轮前侧,所述工作腔上侧壁上转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设有转动齿轮和副锥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位于所述副锥齿轮上侧,所述副锥齿轮与所述主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移动齿轮,所述啮合齿轮带动所述主锥齿轮转动,从而通过所述副锥齿轮带动所述转动齿轮转动。有益地,所述箱体右端转动设有铲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进行挖掘,而且可以在挖掘之前对较硬的土块或石块进行敲击,当石块过于坚硬或过大时,能够伸出辅助头一起敲击,以扩大敲击范围,使敲击工作顺利进行,击碎后即可用铲斗进行挖掘开采,节省更换机器的时间,提高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针对于地表硬磐石的挖掘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B-B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D-D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E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6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针对于地表硬磐石的挖掘设备,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内设有工作腔12,所述工作腔12下侧壁设有上下贯通的钻头槽22,所述钻头槽22内滑动设有主钻头23,所述主钻头23上端位于所述工作腔12内,所述主钻头23下端位于所述箱体11下侧,所述主钻头23设有左右贯通的副钻头槽67,所述副钻头槽67上侧壁内滑动设有曲杆69,所述曲杆69贯穿所述副钻头槽67上侧壁,所述曲杆69上端位于所述工作腔12内,所述副钻头槽67后侧壁上设有两个开口向前的滑槽62,两个所述滑槽62以所述曲杆69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所述滑槽62内滑动设有滑杆61,所述滑杆61上固定设有衔接杆60,所述衔接杆60位于所述滑槽62前侧,左侧所述滑槽62及右侧所述滑槽62的上端与所述曲杆69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衔接杆60下端转动设有副钻头65,所述副钻头65与所述副钻头槽67前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副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于地表硬磐石的挖掘设备,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下侧壁设有上下贯通的钻头槽,所述钻头槽内滑动设有主钻头,所述主钻头上端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主钻头下端位于所述箱体下侧,所述主钻头设有左右贯通的副钻头槽,所述副钻头槽上侧壁内滑动设有曲杆,所述曲杆贯穿所述副钻头槽上侧壁,所述曲杆上端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副钻头槽后侧壁上设有两个开口向前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以所述曲杆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固定设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位于所述滑槽前侧,左侧所述滑槽及右侧所述滑槽的上端与所述曲杆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衔接杆下端转动设有副钻头,所述副钻头与所述副钻头槽前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副钻头槽后侧壁上固定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位于所述滑槽下侧,所述导轨位于两个所述副钻头中间,所述导轨左端和右端均设有导轨槽,两个所述导轨槽以所述曲杆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所述导轨槽开口背向所述曲杆,所述导轨槽内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副钻头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上端固定设有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杆位于所述衔接杆后侧,所述工作腔上下侧壁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位于所述钻头槽右侧,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与所述工作腔右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主钻头上端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设有套轴,所述套轴位于所述主钻头上侧,所述套轴与所述升降块滑动连接,所述套轴右端设有开口向右的卡槽,所述升降块上端设有开口向上的辅助腔,所述辅助腔位于所述螺杆左侧,所述辅助腔左端设有与所述辅助腔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卡槽右侧并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通槽开口向前,所述卡槽和所述通槽之间滑动设有楔形板,所述楔形板右端与所述辅助腔右侧壁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楔形板前端位于所述工作腔,所述楔形板前端固定设有第一齿条,所述升降块前端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楔形板上侧,所述固定板下端转动设有衔接轴,所述衔接轴上固定设有衔接齿轮,所述衔接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衔接轴下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曲杆上端位于所述移动块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于地表硬磐石的挖掘设备,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下侧壁设有上下贯通的钻头槽,所述钻头槽内滑动设有主钻头,所述主钻头上端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主钻头下端位于所述箱体下侧,所述主钻头设有左右贯通的副钻头槽,所述副钻头槽上侧壁内滑动设有曲杆,所述曲杆贯穿所述副钻头槽上侧壁,所述曲杆上端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副钻头槽后侧壁上设有两个开口向前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以所述曲杆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固定设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位于所述滑槽前侧,左侧所述滑槽及右侧所述滑槽的上端与所述曲杆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衔接杆下端转动设有副钻头,所述副钻头与所述副钻头槽前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副钻头槽后侧壁上固定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位于所述滑槽下侧,所述导轨位于两个所述副钻头中间,所述导轨左端和右端均设有导轨槽,两个所述导轨槽以所述曲杆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所述导轨槽开口背向所述曲杆,所述导轨槽内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副钻头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上端固定设有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杆位于所述衔接杆后侧,所述工作腔上下侧壁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位于所述钻头槽右侧,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与所述工作腔右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主钻头上端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设有套轴,所述套轴位于所述主钻头上侧,所述套轴与所述升降块滑动连接,所述套轴右端设有开口向右的卡槽,所述升降块上端设有开口向上的辅助腔,所述辅助腔位于所述螺杆左侧,所述辅助腔左端设有与所述辅助腔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卡槽右侧并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通槽开口向前,所述卡槽和所述通槽之间滑动设有楔形板,所述楔形板右端与所述辅助腔右侧壁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楔形板前端位于所述工作腔,所述楔形板前端固定设有第一齿条,所述升降块前端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楔形板上侧,所述固定板下端转动设有衔接轴,所述衔接轴上固定设有衔接齿轮,所述衔接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衔接轴下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曲杆上端位于所述移动块下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思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富黎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