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63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属于桩基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固机构,壳体的外侧套设有外罩,外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可拆卸连接在壳体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加固机构,其中锤击支柱时,支柱向下移动并带动三角块向下移动,此时三角块对滑块进行挤压,滑块受到挤压带动第一插杆的一端移动,第一插杆在第一滑套内移动,此时第一插杆能够插入至泥土内,同时上侧半球块向下移动时,两个半球块相互靠近,此时半球块能够对钢球进行挤压,钢球受到挤压能够移动,此时钢球能够带动第二插杆移动,同时多个第二插杆能够插入至泥土内,实现对壳体的加固,进而使得桩基在固定时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桩基
,尤其涉及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
技术介绍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现有的桩基结构功能存在一定不足,如果在软土地基的情况下使用时,其本身的固定效果较差,容易出现桩基倾斜或出现偏移的情况,此时容易对施工工程造成影响,且现有提离式桩基的缓冲提离效果较差,遇到强烈震动时,底部受到震动容易影响顶部,此时容易导致桩基出现损坏的情况,且无法对外部压力缓冲,桩基容易受损影响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桩基结构功能存在一定不足,如果在软土地基的情况下使用时,其本身的固定效果较差,容易出现桩基倾斜或出现偏移的情况,此时容易对施工工程造成影响,且现有提离式桩基的缓冲提离效果较差,遇到强烈震动时,底部受到震动容易影响顶部,此时容易导致桩基出现损坏的情况,且无法对外部压力缓冲,桩基容易受损影响施工的问题,而提出的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固机构,壳体的外侧套设有外罩,外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可拆卸连接在壳体的外侧,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开设在壳体上表面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有支柱,支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三角块,三角块的斜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第一插杆套设在第一滑套内,第一滑套卡接在壳体的外表面,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均为T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柱的底端和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半球块,两个半球块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槽呈圆环形均匀分布,上下两个对应的限位槽之间设置有钢球,钢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杆,第二插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卡接在壳体的外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插杆位于通孔内,通孔开设在外罩的外表面,外罩的外表面通过压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为倾斜设置,防护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护板呈圆环形均匀排列,且每个防护板位于两个第一插杆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外侧的套圈,套圈内套设有安装柱,安装柱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在套圈的内壁上,第二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垫,硅胶垫的上表面与滑槽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顶端与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圈和安装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囊,所述套圈和安装柱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铰接有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固定连接在弧形板的一侧面,弧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的外表面与橡胶囊的内壁固定连接,橡胶囊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橡胶囊呈环形均匀排列设置在安装柱的外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罩上表面的固定圈,固定圈的外侧卡接有多个第三滑套,第三滑套内套设有圆头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圆头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圆头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三滑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对应圆头杆的位置开设有插槽,固定圈的外侧套设有挤压环,挤压环为圆台状且挤压环的内壁对应圆头杆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加固机构,其中锤击支柱时,支柱向下移动并带动三角块向下移动,此时三角块对滑块进行挤压,滑块受到挤压带动第一插杆的一端移动,第一插杆在第一滑套内移动,此时第一插杆能够插入至泥土内,同时上侧半球块向下移动时,两个半球块相互靠近,此时半球块能够对钢球进行挤压,钢球受到挤压能够移动,此时钢球能够带动第二插杆移动,同时多个第二插杆能够插入至泥土内,实现对壳体的加固,进而使得桩基在固定时更加稳定。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保护罩,保护罩能够对壳体进行保护,同时防护板配合压簧能够有效缓冲压力,提高保护罩的防护效果,通过设置定位机构,防护罩损坏需要更换时,可以推动挤压环向下移动,此时挤压环的定位槽脱离圆头杆的一端,同时圆头杆不再被挤压住,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带动圆头杆移动,此时圆头杆移动能够脱离插槽,此时固定圈不再被固定住,可以将固定圈从壳体外侧取出,且外罩能够被取出更换。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其中当出现震动时且安装柱首先接触震动时,安装柱能够上下移动做缓冲运动,在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作用下安装柱能够沿着轨迹稳定移动,其中第二弹簧和硅胶垫具备较强的弹力缓冲效果,能够有效缓冲安装柱所受到的震动,提高减震效果避免壳体的稳固性能受到影响,通过设置橡胶囊、硅胶垫和连杆,当安装柱受到震动向上移动时,会带动固定块像上移动,此时两个连杆相互靠近并挤压弧形板,此时弧形板挤压橡胶垫,橡胶垫膨胀对橡胶囊形成挤压效果,橡胶囊膨胀能够提高抗压性能,同时橡胶囊和橡胶垫本身具有较强的缓冲性能,因此能够对压力进行很好的缓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中加固机构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中半球块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中缓冲机构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中定位机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中外罩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壳体;2、定位机构;21、固定圈;22、挤压环;23、第一弹簧;24、圆头杆;25、第三滑套;3、加固机构;31、支柱;32、三角块;33、定位孔;34、第一滑块;35、第一滑套;36、第一插杆;37、钢球;38、半球块;39、第二插杆;310、限位槽;4、外罩;5、通孔;6、缓冲机构;61、套圈;62、橡胶囊;63、安装柱;64、第二弹簧;65、硅胶垫;66、第二滑块;67、橡胶垫;68、弧形板;69、连杆;610、固定块;7、防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加固机构(3),壳体(1)的外侧套设有外罩(4),外罩(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2),定位机构(2)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的外侧,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加固机构(3),壳体(1)的外侧套设有外罩(4),外罩(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2),定位机构(2)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的外侧,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3)包括开设在壳体(1)上表面的定位孔(33),定位孔(33)内设置有支柱(31),支柱(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三角块(32),三角块(32)的斜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4),第一滑块(34)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36),第一插杆(36)套设在第一滑套(35)内,第一滑套(35)卡接在壳体(1)的外表面,第一滑块(34)和第一滑槽均为T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31)的底端和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半球块(38),两个半球块(38)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310),限位槽(3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槽(310)呈圆环形均匀分布,上下两个对应的限位槽(310)之间设置有钢球(37),钢球(3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杆(39),第二插杆(39)的外侧套设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卡接在壳体(1)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杆(36)位于通孔(5)内,通孔(5)开设在外罩(4)的外表面,外罩(4)的外表面通过压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7),防护板(7)为倾斜设置,防护板(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护板(7)呈圆环形均匀排列,且每个防护板(7)位于两个第一插杆(3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提离式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叶花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茧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