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伟专利>正文

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450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包括压缩机主体和回形支板,所述压缩机主体固定安装在回形支板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回形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冷却水箱,所述压缩机主体上盘绕有铜盘管,且铜盘管的一端延伸至冷却水箱内,所述回形支板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水箱,且第一水箱的右侧顶部连通并固定有L形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便于在不喷淋的同时实现水冷降温,且便于风冷降温,且便于同步水冷和风冷降温,能够避免水直接喷淋造成压缩机主体腐蚀损伤和漏电风险的同时,实现水冷和风冷同步双效冷却降温,提高散热降温效果,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
,尤其涉及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天然气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清洁能源,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提倡,天然气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是国内天然气管道建设的高潮,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中,为了便于输送和储存,会将天然气压缩,将天然气压缩需要压缩机,压缩机在压缩过程中会放热,需要进行降温处理,因此,天然气压缩机大都匹配有冷却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2047354.8公开的一种天然气压缩机冷却装置,其利用喷淋管路向压缩机外壁喷淋冷却水来达到降温的目的;此类设计虽然能够有效降温,但最大的缺陷在于,喷淋水直接接触压缩机,其匹配电路具备一定安全隐患,冷却水直接接触外壁还容易造成结垢,锈蚀、腐蚀等情况;且降温方式单一,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包括压缩机主体和回形支板,所述压缩机主体固定安装在回形支板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回形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冷却水箱,所述压缩机主体上盘绕有铜盘管,且铜盘管的一端延伸至冷却水箱内,所述回形支板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水箱,且第一水箱的右侧顶部连通并固定有L形管,L形管的底端与铜盘管的另一端连通固定,第一水箱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底盖,且底盖为中空结构,第一水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水箱内,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并固定有竖管,且竖管的底端延伸至冷却水箱内并固定连接有滤网罩;所述第一水箱的两侧内壁之间接触有同一个矩形铜管,且矩形铜管的两端均设为封堵机构,矩形铜管的底部与底盖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同一个第一通气管,底盖的底部连通并固定有多个出风罩,回形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且风机的顶部为进风口并固定连接有进气滤网,风机的底部为出风口,矩形铜管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第二通气管,且第二通气管的顶部延伸至回形支板的上方并与风机的底部紧密接触。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的右侧连通并固定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回形支板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第一圆孔的侧壁与铜盘管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二圆孔的侧壁与竖管的外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矩形铜管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圆孔,第一水箱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四圆孔,回形支板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五圆孔,第三圆孔的侧壁和第四圆孔的侧壁均与第二通气管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五圆孔的侧壁与第二通气管的外侧活动接触。优选的,所述矩形铜管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六圆孔,底盖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七圆孔,且第七圆孔的侧壁和第六圆孔的侧壁均与第一通气管的外侧固定连接,底盖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出风孔,且出风孔与对应的出风罩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圆穿孔,且圆穿孔的侧壁与L形管的外侧固定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缩机主体、回形支板、冷却水箱、进水管道、出水管道、铜盘管、第一水箱、L形管、矩形铜管、风机、第二通气管、进气滤网、水泵、竖管、底盖、第一通气管与出风罩相配合,水冷降温时,通过进水管道将冷却水灌注至冷却水箱内,启动水泵,水泵通过竖管抽取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并排入第一水箱内,冷却水再经L形管排入铜盘管内,再经铜盘管排至冷却水箱内,能够形成冷却水循环,冷却水在铜盘管内流动时能够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风冷降温时,启动风机,风机吸取外界的空气并依次经第二通气管、矩形铜管和第一通气管排入底盖内,再经多个出风罩排出对压缩机主体吹风散热,而同时启动水冷散热和风冷散热时,第一水箱内持续流动的冷却水能够对矩形铜管降温,达到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对矩形铜管内流通的空气降温,使经出风罩吹出的气变凉,提高散热降温效果,同时再配合冷却水循环时自身形成的水冷降温,实现双效冷却降温,提高散热降温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便于在不喷淋的同时实现水冷降温,且便于风冷降温,且便于同步水冷和风冷降温,能够避免水直接喷淋造成压缩机主体腐蚀损伤和漏电风险的同时,实现水冷和风冷同步双效冷却降温,提高散热降温效果,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压缩机主体、1回形支板、2冷却水箱、3进水管道、4出水管道、5铜盘管、6第一水箱、7L形管、8矩形铜管、9风机、10第二通气管、11进气滤网、12水泵、13竖管、14底盖、15第一通气管、16出风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包括压缩机主体100和回形支板1,压缩机主体100固定安装在回形支板1的底部内壁上,回形支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冷却水箱2,压缩机主体100上盘绕有铜盘管5,且铜盘管5的一端延伸至冷却水箱2内,回形支板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水箱6,且第一水箱6的右侧顶部连通并固定有L形管7,L形管7的底端与铜盘管5的另一端连通固定,第一水箱6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底盖14,且底盖14为中空结构,第一水箱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2,且水泵12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水箱6内,水泵12的进水口连通并固定有竖管13,且竖管13的底端延伸至冷却水箱2内并固定连接有滤网罩;第一水箱6的两侧内壁之间接触有同一个矩形铜管8,且矩形铜管8的两端均设为封堵机构,矩形铜管8的底部与底盖14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同一个第一通气管15,底盖14的底部连通并固定有多个出风罩16,回形支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9,且风机9的顶部为进风口并固定连接有进气滤网11,风机9的底部为出风口,矩形铜管8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第二通气管10,且第二通气管10的顶部延伸至回形支板1的上方并与风机9的底部紧密接触,本技术设计合理,便于在不喷淋的同时实现水冷降温,且便于风冷降温,能够避免水直接喷淋造成压缩机主体100腐蚀损伤和漏电风险的同时,实现水冷和风冷同步双效冷却降温,提高散热降温效果,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本技术中,冷却水箱2的右侧连通并固定有进水管道3和出水管道4,进水管道3和出水管道4上均设置有阀门,回形支板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第一圆孔的侧壁与铜盘管5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二圆孔的侧壁与竖管13的外侧固定连接,矩形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包括压缩机主体(100)和回形支板(1),所述压缩机主体(100)固定安装在回形支板(1)的底部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支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冷却水箱(2),所述压缩机主体(100)上盘绕有铜盘管(5),且铜盘管(5)的一端延伸至冷却水箱(2)内,所述回形支板(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水箱(6),且第一水箱(6)的右侧顶部连通并固定有L形管(7),L形管(7)的底端与铜盘管(5)的另一端连通固定,第一水箱(6)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底盖(14),且底盖(14)为中空结构,第一水箱(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2),且水泵(12)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水箱(6)内,水泵(12)的进水口连通并固定有竖管(13),且竖管(13)的底端延伸至冷却水箱(2)内并固定连接有滤网罩;/n所述第一水箱(6)的两侧内壁之间接触有同一个矩形铜管(8),且矩形铜管(8)的两端均设为封堵机构,矩形铜管(8)的底部与底盖(14)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同一个第一通气管(15),底盖(14)的底部连通并固定有多个出风罩(16),回形支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9),且风机(9)的顶部为进风口并固定连接有进气滤网(11),风机(9)的底部为出风口,矩形铜管(8)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第二通气管(10),且第二通气管(10)的顶部延伸至回形支板(1)的上方并与风机(9)的底部紧密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包括压缩机主体(100)和回形支板(1),所述压缩机主体(100)固定安装在回形支板(1)的底部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支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冷却水箱(2),所述压缩机主体(100)上盘绕有铜盘管(5),且铜盘管(5)的一端延伸至冷却水箱(2)内,所述回形支板(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水箱(6),且第一水箱(6)的右侧顶部连通并固定有L形管(7),L形管(7)的底端与铜盘管(5)的另一端连通固定,第一水箱(6)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底盖(14),且底盖(14)为中空结构,第一水箱(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2),且水泵(12)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水箱(6)内,水泵(12)的进水口连通并固定有竖管(13),且竖管(13)的底端延伸至冷却水箱(2)内并固定连接有滤网罩;
所述第一水箱(6)的两侧内壁之间接触有同一个矩形铜管(8),且矩形铜管(8)的两端均设为封堵机构,矩形铜管(8)的底部与底盖(14)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同一个第一通气管(15),底盖(14)的底部连通并固定有多个出风罩(16),回形支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9),且风机(9)的顶部为进风口并固定连接有进气滤网(11),风机(9)的底部为出风口,矩形铜管(8)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第二通气管(10),且第二通气管(10)的顶部延伸至回形支板(1)的上方并与风机(9)的底部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伟
申请(专利权)人:杜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