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41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壳体内设置电机、前置减速机构、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后置减速机构及推杆;前置减速机构包括前置减速齿轮,前置减速齿轮与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连接,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后设置包括后置减速齿轮的后置减速机构,后置减速机构与推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过渡连接前置减速齿轮和后置减速齿轮,无需额外离合切换装置即可自动实现前后齿轮组切换离合,从而实现电动门窗电动锁自动、手动一体化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门窗用电动锁,尤其是配套电动门窗使用的电动锁。
技术介绍
门窗是人居环境必不可少的产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居舒适化的高要求推动建筑智能化不断发展,电动门窗在现代建筑中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在高层办公楼或高层住宅电动门窗应用中为了确保电动门窗关闭的安全性,通常均会同时设计有电动门窗电动锁。但一般配套电动门窗使用的电动锁大多仅为电动上锁及开锁功能,在包括停电或出现故障时等多个状态下无法方便的直接手动上锁及开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电动门窗使用的既可以自动控制门窗电动上锁及开锁也可以手动上锁及开锁,电动手动操作一体化设计,无需执行任何额外释放或状态切换机构,直接进行电动或手动操作的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包括壳体,其特征是:壳体内设置电机、前置减速机构、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后置减速机构及推杆;前置减速机构包括前置减速齿轮,前置减速齿轮与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连接,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后设置包括后置减速齿轮的后置减速机构,后置减速机构与推杆连接。所述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包括与前置减速齿轮同轴一起转动的中心齿轮、可摆动的行星齿轮、行星齿轮架、中心齿轮轴、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安装定位压板、行星齿轮压紧弹簧;中心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行星齿轮上设置行星齿轮压紧弹簧,行星齿轮及行星齿轮压紧弹簧通过行星齿轮轴安装在行星齿轮架与定位压板之间;在中心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及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架之间摩擦力作用下,行星齿轮架带动行星齿轮绕中心齿轮轴旋转摆动,使行星齿轮与后置减速齿轮啮合或脱离,从而实现电动锁的离合状态切换。所述前置减速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及与蜗轮蜗杆配合的前置减速齿轮组。所述推杆作为电动锁的驱动力输出,带动锁定销滑动上锁或开锁;所述推杆为齿条驱动、链条驱动、同步带驱动或曲柄连杆驱动的驱动形式。所述后置减速机构,包括后置减速齿轮及与后置减速齿轮配合的齿轮组、同步轮、链轮或曲柄,在所述齿轮组、同步轮、链轮或曲柄的轴上开有插入手动操作执手的孔,实现手动对电动门窗上锁或开锁。在推杆上设置有滑动限位凸台,通过与壳体的配合实现上锁、开锁到位的机械阻力限位,配以控制器实现电动锁电机电流限位;也可以或设置转动角度行程开关装置进行控制限位。本技术通过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过渡连接前置减速齿轮和后置减速齿轮,无需额外离合切换装置即可自动实现前后齿轮组无缝切换离合,从而实现电动锁自动、手动一体化功能。配合电动门窗使用,结合控制器实现电动控制电动门窗上锁、开锁;无电时或需要时直接手动上锁、开锁,过程无需执行任何额外释放或状态切换装置,非常方便电动门窗的电动及手动上锁、开锁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总装图(离合器分离状态)。图2为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上锁状态图(离合器啮合)。图3为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开锁状态图(离合器啮合)。图4为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剖面图。图5为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如图1,包括壳体1、电机2,前置蜗轮蜗杆及减速齿轮组3、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4、后置减速齿轮组5、推杆6,推杆具有行程止位凸台。具体实施案例为:如图1,在电动锁壳体1内,安装直流电机2、前置蜗轮蜗杆及减速齿轮组3(包含蜗轮蜗杆及6只减速传动渐开线圆柱齿轮)、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4、后置减速齿轮组5(包含3只减速传动渐开线圆柱齿轮)、推杆6。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4,如图5,包含与前置减速齿轮组3最后一级传动齿轮同轴一起转动的中心齿轮42、两只摆动行星齿轮45、行星齿轮架43、中心齿轮轴41、行星齿轮轴47、行星齿轮安装定位压板46、行星齿轮压紧弹簧44。在壳体的安装定位作用下,行星齿轮45及压紧弹簧44通过行星齿轮轴47安装在行星齿轮架43与定位压板46之间。行星齿轮压紧弹簧44使行星轮45与定位压板46之间产生一定的静摩擦力,以便确保离合器脱离状态下中心齿轮42转动时,在中心齿轮42与行星齿轮45啮合作用力及行星齿轮45与定位压板46之间摩擦力作用下,行星齿轮架43带动行星齿轮45绕中心齿轮轴42旋转摆动,使行星齿轮45与后置减速齿轮组5的第一级齿轮之间啮合或脱离,从而实现电动锁的离合状态切换。同时满足电动上锁、开锁及手动上锁、开锁的需求。行星齿轮离合器为常开即静态为脱离状态,当需要上锁时,控制器上锁指令控制电机转动(正转或反转)通过前置减速齿轮组3传动带动中心齿轮42转动,由于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架之间有一定的静摩擦力,故行星齿轮架43及行星齿轮45先摆动,直到行星齿轮45与后置减速齿轮组5的第一级齿轮接触啮合,摆动到位(如图2状态),行星齿轮45开始转动,通过与其啮合的齿轮向下传递动力至推杆,驱动电动锁锁定销上锁电动门窗。电动门窗上锁到位后或执行停止指令后,电机即瞬间反方向转动(反转或正转)一定圈数,然后停止。使行星齿轮45反向摆动离开与其啮合的齿轮,恢复到离合器脱开状态(如图1状态),方便手动上锁、开锁。当需要开锁时,控制器开锁指令控制电机执行与上锁时相反动作,开锁状态如图3所示。前置蜗轮蜗杆及减速齿轮组3,包括蜗轮蜗杆及若干齿轮及安装轴组成,但不限于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可以是其他传动减速机构,也可实现与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4之间结构组合,实现自动无缝离合。后置减速齿轮组5,包括若干齿轮及安装轴组成,但不限于齿轮减速机构,可以是其他诸如同步带传动、链式传动等传动减速机构,也可实现与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4之间结构组合,实现自动无缝离合。推杆6,作为电动锁的驱动推拉力输出,带动电动窗锁定销滑动实现电动窗上锁及开锁操作。但驱动力输出不限于齿条驱动,也可以是链条驱动、同步带驱动、曲柄连杆驱动等其他可实现电动门窗锁定销滑动的驱动形式。本实施例仅为说明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执行动作原理的一种实施案例,实际应用中也可利用本技术的设计构造采用其他前置或后置传动机构实现与实施案例形式存在差异的门窗用电动锁,只要原理相同,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包括壳体,其特征是:壳体内设置电机、前置减速机构、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后置减速机构及推杆;前置减速机构包括前置减速齿轮,前置减速齿轮与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连接,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后设置包括后置减速齿轮的后置减速机构,后置减速机构与推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包括壳体,其特征是:壳体内设置电机、前置减速机构、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后置减速机构及推杆;前置减速机构包括前置减速齿轮,前置减速齿轮与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连接,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后设置包括后置减速齿轮的后置减速机构,后置减速机构与推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用手自一体电动锁,其特征是:所述中位行星摆转齿轮离合器包括与前置减速齿轮同轴一起转动的中心齿轮、可摆动的行星齿轮、行星齿轮架、中心齿轮轴、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安装定位压板、行星齿轮压紧弹簧;中心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行星齿轮上设置行星齿轮压紧弹簧,行星齿轮及行星齿轮压紧弹簧通过行星齿轮轴安装在行星齿轮架与定位压板之间;
在中心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及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架之间摩擦力作用下,行星齿轮架带动行星齿轮绕中心齿轮轴旋转摆动,使行星齿轮与后置减速齿轮啮合或脱离,从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今高马也陈将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苏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