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可改善口腔健康的乳酸乳球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35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公开了一株可改善口腔健康的乳酸乳球菌及其应用,所述乳酸乳球菌命名为2311,已于2018年5月25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812;微生物分类命名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可改善口腔健康的乳酸乳球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株可改善口腔健康的乳酸乳球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口腔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微生态系统,定植于口腔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等,这些微生物共同构成了微生态系统。研究表明,许多口腔相关疾病的起因是口腔细菌微生态发生改变,同时口腔相关疾病也会进而影响口腔微生态改变,影响人体健康。正常生理状态下,口腔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共同参与和影响口腔的代谢、免疫及营养等。但在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下,口腔微生态的平衡会被打破,平时没有危害的条件致病菌开始产生致病影响,从而导致口腔相关疾病的发生,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臭等,而如上的口腔疾病又会反过来加剧菌群的失衡,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形成恶性循环。如牙周病,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牙菌斑微生物在牙颈部和牙龈沟内堆积,控制牙菌斑对牙周病的防治至关重要。在我国,口腔问题十分普遍。根据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12岁、35-44岁、65-74岁年龄组的患龋率分别为66.0%、28.9%、88.1%和98.4%。其中,5岁儿童中96.7%的龋齿未得到治疗。牙周病的情况也不乐观,调查显示12岁、35-44岁、65-74岁人群牙龈出血的检出率分别达到57.7%、77.3%和68.0%,牙石检出率分别达到59.0%、97.3%和88.7%,35岁以上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为牙周病。口腔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活质量。现阶段对口腔健康的护理最常用的是采用机械方式或抑菌剂类产品对口腔中的微生物进行彻底的清除,但同时也会带来口腔菌群破坏或失衡等问题。尤其在口腔微生物重建过程中,有害菌会再次出现或呈现优势生长,导致口腔健康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采用益生菌类制剂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还能帮助维持正常的口腔的微生态平衡,保障口腔健康。唾液链球菌K12(StreptococcussalivariusK12)能产生两种羊毛硫样细菌素,唾液素A、唾液素B,对普雷沃菌属、脆弱拟杆菌等病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口臭等口腔健康问题有改善作用。益生菌在口腔健康维护、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潜力。但由于益生菌发挥益生功效具有菌株特异性,应对其做充分筛选及功能评价。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益生菌在应用于口腔护理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因此我们在筛选菌株时也应充分考虑在口腔中可能的不利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可改善口腔健康的乳酸乳球菌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乳酸乳球菌新菌株对由于口腔微生态系统紊乱而引起的诸如龋齿、牙周病、口臭等口腔疾患与不适症状具有预防或改善作用,适于应用于各类口腔改善的食品、药品、膳食补充剂、口腔护理制品等。本专利技术菌株在口腔健康相关应用方面具有特殊特性,具体表现为对口腔有害菌具有良好的拮抗特性,具有良好的聚集能力,以及具有不产生挥发性硫化物以及低酸化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可改善口腔健康的乳酸乳球菌,所述乳酸乳球菌命名为2311,已于2018年5月25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地址: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CGMCCNo.15812;微生物分类命名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lactissubsp.lactis。具体地,本专利技术菌株分离自新疆青贮样品,经MRS接种培养、分离纯化后分离获得,经鉴定其属于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lactissubsp.lactis)。该菌株的生物学性质如下:形态学特征:在MRS培养基上形成明显的圆形、乳白色菌落,边缘整齐,隆起,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革兰氏染色典型阳性,显微镜观察下细胞形状为球状,无鞭毛,不产芽孢,不运动。培养特征: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于MRS培养基中。培养基成分: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膏5g,葡萄糖20g,乙酸钠5g,K2HPO42g,MgSO4·7H2O0.2g,MnSO4·4H2O0.2g。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乳酸乳球菌新菌株,该菌株对由于口腔微生态系统紊乱而引起的诸如龋齿、牙周病、口臭等口腔疾患与不适症状具有预防或改善作用,适于应用于各类口腔改善的食品、药品、膳食补充剂、口腔护理制品等。本专利技术菌株在口腔健康相关应用方面具有特殊特性,具体表现为对口腔有害菌具有良好的拮抗特性,具有良好的聚集能力,以及具有不产生挥发性硫化物以及低酸化的特征(详见下文)。本专利技术的乳酸乳球菌相较于其他同类菌株,更加适用于口腔护理,原因在于其具备以下特性:(1)乳酸乳球菌2311相对于其他同类菌株对口腔中的有害菌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抑制活性,主要表现为对其生长的抑制。所述有害菌与龋齿、口臭、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或不适症状相关。所述有害菌涉及变异链球菌、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但不只限于以上有害菌。同时,乳酸乳球菌2311发挥其抑菌活性与菌株的生长温度有关,在低于37℃温度下,更有益于该菌株分泌抑菌物质。(2)一方面,乳酸乳球菌2311与口腔有害菌具有非常好的共聚集效果,可通过干扰有害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效降低牙菌斑的形成,减少龋病的发生。牙菌斑形成是有害菌彼此之间聚集的结果。有害菌为变异链球菌,但不止限于以上有害菌。另一方面。乳酸乳球菌2311拥有良好的自聚集能力,其具备在口腔环境中快速繁殖和生存的优势。形成聚集物的能力和与致病菌良好的聚集能力对具有口腔健康应用的益生菌株而言非常重要,良好的自聚集能力有利于菌株在口腔的生存,与致病菌的聚集特性更能通过干扰病原体生物膜的形成来抑制和减少牙菌斑。无论是自聚集能力还是和致病菌变异链球菌的共聚集能力,本专利技术菌株均优于其他同类菌株。(3)乳酸乳球菌2311还表现出较低的酸化特征。众所周知,普通的乳酸菌利用糖等碳源物质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可能存在增加龋齿的风险,是乳酸菌应用于口腔健康防护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之一。但本专利技术的乳酸乳球菌2311表现出较低的产酸特性,使得其相比其他乳酸菌更适合应用于口腔健康相关产品的开发。(4)相较于其他同类菌株,本专利技术乳酸乳球菌2311具有不产生或极少产生臭味化合物的特点。所述臭味化合物主要指硫化氢、甲硫醇、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等挥发性硫化物。因此更加适用于口腔护理产品。(5)相较于其他同类菌株,本专利技术乳酸乳球菌2311还同时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在鲜牛奶、脱脂乳、全脂乳等基料中均可发酵。发酵后酸奶中乳酸乳球菌活菌数可达5.0E+08cfu/mL,降低了菌株的使用成本的同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菌体代谢产物具有额外的益生作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可改善口腔健康的乳酸乳球菌的突变体,所述突变体为上述乳酸乳球菌进行诱变、驯化、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体。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乳酸乳球菌或含有突变体的菌体培养物。作为优选,所述菌体培养物为菌液或菌剂。第四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可改善口腔健康的乳酸乳球菌,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乳球菌命名为2311,已于2018年5月25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No.15812;微生物分类命名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可改善口腔健康的乳酸乳球菌,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乳球菌命名为2311,已于2018年5月25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No.15812;微生物分类命名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lactissubsp.lactis。


2.一株可改善口腔健康的乳酸乳球菌的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为对权利要求1所述乳酸乳球菌进行诱变、驯化、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体。


3.一种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乳酸乳球菌或含有如权利要求2所述突变体的菌体培养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作国朱珺李宝磊孙盛林国栋刘冠辰陈苏李言郡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