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麻义林专利>正文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432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组成:含氟苯基改性超支化聚硅氧烷HPSi‑N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普及,成为现代人们交通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其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是汽车的心脏,是决定汽车运行安定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而在发动机中30%的能量消耗是在运动摩擦中消耗,因此,有必要使用发动机润滑油。综合性能优异的发动机润滑油对改善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至关重要。发动机润滑油被视为发动机的“血液”,其在发动机中起到降低润滑油的摩擦系数,提高燃油使用效率的作用,特别是对大功率发动机,发动机润滑油通过降低摩擦系数可直接带来节油,能有效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继而提高发动机性能。然而,现有的发动机润滑油在减少润滑油的摩擦磨损、减少机械振动噪音及降低油温方面的效果一般,抗氧化性较差,由此降低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其次,市面上的高品质润滑油价格都较昂贵,而且其大多功效单一,使用效果不理想,换油周期达不到发动机等机械零部件的基本要求,如果长期工作在摩擦和挤压的恶劣环境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失去润滑作用,进而导致工作面出现磨损,机件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事故。除此之外,随着大型机械领域的发展,大型发动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功率发动机具有更高的发热值,发动机温度越高,润滑油蒸发损失大,易出现氧化或硝基化反应,增加油泥和积炭,加速发动机磨损、润滑油变质老化等问题,市面上的润滑油在高温作用下,其化学稳定性变差,各种功能如抗氧化、耐磨性能下降,无法满足发动机大功率性能要求。申请号为201410233797.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的发动机润滑油,该专利技术属于润滑油
,其配方的特征为:脂肪酸甲酯、苯基硅油、添加剂组成,其中,添加剂是由油酸环氧酯、磷酸三甲酚酯、胺与环氧化物缩合物、蓖麻酯钾、二叔丁基混合酯组成的。该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耐用性且性价比较高的节能型发动机润滑油。然而,其耐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与钢-钢、钢-铜摩擦副的界面润滑性不佳,水解稳定性差,防腐蚀性中等。因此,开发一种综合性能更佳,润滑效果更好,化学稳定性和热氧化稳定性更高,使用温度更宽,耐磨性能和抗腐蚀性能更优异,能直接带来节油、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发动机润滑油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润滑油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组成:含氟苯基改性超支化聚硅氧烷HPSi-NH210-15份、1,3-金刚烷二甲酰氯/羟基氟硅油缩聚物8-12份、抗氧化剂1-3份、粘度改进剂1-3份、表面修饰二氧化钛量子点/纳米氧化铬复合物3-5份、基础油65-85份。优选的,所述粘度改进剂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异丁烯、聚乙烯基正丁基醚、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双十二碳醇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基础油为200N基础油、矿物油、植物油、聚乙二醇、聚α-烯烃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植物油为蓖麻油、菜籽油、棕榈油、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表面修饰二氧化钛量子点/纳米氧化铬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纳米氧化铬、二氧化钛量子点混合均匀后,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再向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在50-70℃下搅拌4-6小时,后离心,用乙醇洗涤3-7次,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80-9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表面修饰二氧化钛量子点/纳米氧化铬复合物。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铬、二氧化钛量子点、有机溶剂、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3-5):(20-30):(0.4-0.8)。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铬的粒径为200-400nm;所述二氧化钛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参见申请号为201810812742.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1;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二氯甲烷、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1,3-金刚烷二甲酰氯/羟基氟硅油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3-金刚烷二甲酰氯、羟基氟硅油和催化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冰水浴下搅拌1-2小时,接着在35-55℃下搅拌反应6-8小时,后在水中沉出,并将沉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3-6次,后旋蒸除去异丙醇,得到1,3-金刚烷二甲酰氯/羟基氟硅油缩聚物。优选的,所述1,3-金刚烷二甲酰氯、羟基氟硅油、催化剂、高沸点溶剂的摩尔比为1:1:(0.8-1.2):(8-15)。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无水吡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沸点溶剂为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羟基氟硅油为羟基氟硅油HY-F-104。优选的,所述含氟苯基改性超支化聚硅氧烷HPSi-NH2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端氨基超支化聚硅氧烷HPSi-NH2加入到二甲亚砜中,然后向其中加入2,3,4,5,6-五氟苄基氯,在40-60℃下搅拌反应8-10小时,后在水中沉出,最后将沉出的聚合物旋蒸除去残留的溶剂和水,得到含氟苯基改性超支化聚硅氧烷HPSi-NH2。优选的,所述端氨基超支化聚硅氧烷HPSi-NH2、二甲亚砜、2,3,4,5,6-五氟苄基氯的质量比为(3-5):(15-25):(0.2-0.5)。优选的,所述端氨基超支化聚硅氧烷HPSi-NH2的制备方法,参见申请号为201910338290.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发动机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各组分按重量份混合,在65-75℃下搅拌反应1-3小时,然后进行三次过三辊机处理,最后将经过三辊机处理的混合物转移到抽真空除气装置中除去空气得到发动机润滑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对设备依赖性低,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高,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润滑油,克服了现有的发动机润滑油在减少润滑油的摩擦磨损、减少机械振动噪音及降低油温方面的效果一般,抗氧化性较差,由此降低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价格都较昂贵,而且其大多功效单一,使用效果不理想,换油周期达不到发动机等机械零部件的基本要求,如果长期工作在摩擦和挤压的恶劣环境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失去润滑作用,进而导致工作面出现磨损,机件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事故的缺陷;也克服了市面上的润滑油在高温作用下,其化学稳定性变差,各种功能如抗氧化、耐磨性能下降,无法满足发动机大功率性能要求的缺陷,各组分协同作用,使得制成的发动机润滑油综合性能更佳,润滑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组成:含氟苯基改性超支化聚硅氧烷HPSi-N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组成:含氟苯基改性超支化聚硅氧烷HPSi-NH210-15份、1,3-金刚烷二甲酰氯/羟基氟硅油缩聚物8-12份、抗氧化剂1-3份、粘度改进剂1-3份、表面修饰二氧化钛量子点/纳米氧化铬复合物3-5份、基础油65-8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改进剂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异丁烯、聚乙烯基正丁基醚、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化剂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双十二碳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础油为200N基础油、矿物油、植物油、聚乙二醇、聚α-烯烃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植物油为蓖麻油、菜籽油、棕榈油、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修饰二氧化钛量子点/纳米氧化铬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纳米氧化铬、二氧化钛量子点混合均匀后,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再向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在50-70℃下搅拌4-6小时,后离心,用乙醇洗涤3-7次,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80-9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表面修饰二氧化钛量子点/纳米氧化铬复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铬、二氧化钛量子点、有机溶剂、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3-5):(20-30):(0.4-0.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铬的粒径为200-400nm;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二氯甲烷、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至少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义林
申请(专利权)人:麻义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