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429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3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属于城市排水系统的领域,其包括地面水槽,所述地面水槽的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下部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下部连接有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上连接有回收利用装置。本申请可对雨水中的杂质或有毒物质进行过滤、吸附,达到对雨水净化处理的目的,并且将经过滤装置过滤后的雨水储存在蓄水装置中,以便将过滤后的雨水从蓄水装置中抽出进行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
本申请涉及城市排水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雨季能够将城市内的雨水进行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当需要水资源的时候,将蓄存的水资源进行“释放”并加以利用。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940473U的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导水装置,该多支管包括由多个导水管组成的导水单元、用于封堵导水管上端开口的导水盖,导水管包括1个向上扩展的立管和多个与立管下端相连通的且向斜下方扩展的支管,立管上端连接导水盖,立管下端与支管相连通;具有透水性好,可以减少路面积水及雨水随排水设施排走,促进雨水回流至地下,达到充分回收雨水的效果。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雨水回流至地下将雨水回收,回收的雨水中会含有杂质或有毒物质,不利于雨水的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去除回收雨水中的杂质或有毒物质,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包括地面水槽,所述地面水槽的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下部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下部连接有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上连接有回收利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季降雨时,雨水可沿地面水槽流至出水口;从地面水槽的出水口流出的雨水首先会经过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可对雨水中的杂质或有毒物质进行过滤、吸附,达到对雨水净化处理的目的;经过滤装置过滤后的雨水然后储存在蓄水装置中,当土壤过干时,可以运行回收利用装置,从而将过滤后的雨水从蓄水装置中抽出,能够对植被进行浇灌;也可将从蓄水装置中抽出的水用于其他场所,达到对雨水再次利用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地面水槽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凹形水槽,所述出水口位于地面水槽的最低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雨量较大或降雨速比较急时,设置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凹形结构的地面水槽,有利于将雨水快速排至过滤装置中,缩短雨水在地面水槽外的植被上积累的时间,从而降低雨水对植被的破坏程度。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筐、设于过滤筐内的一级过滤板和二级过滤板,所述过滤筐的侧壁为实体结构,底壁为镂空结构;所述过滤筐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碎石层、鹅卵石层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碎石层和鹅卵石层通过一级过滤板分隔开,所述一级过滤板的孔径小于碎石层中碎石的大小;所述鹅卵石层和活性炭吸附层通过二级过滤板分隔开,所述二级过滤板的孔径小于鹅卵石层中鹅卵石的大小;所述过滤筐底壁上的镂空结构的大小小于活性炭吸附层中活性炭的大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层利用碎石之间的缝隙,形成过滤水质的屏障,让雨水渗透过去,可过滤雨水中较大的不溶性固体颗粒,起到初步过滤雨水的作用;然后雨水进入鹅卵石层,鹅卵石层过滤雨水的原理与碎石层相同,但是鹅卵石形成的间隙小于碎石层,因此可将雨水中较小的颗粒过滤掉;最后雨水进入活性炭吸附层,活性炭主要用于吸附雨水中有异味的杂质、色素、细菌等;最终达到过滤和净化雨水的目的,保证雨水净化的质量。优选的,所述过滤筐的侧壁上固设有一级支撑板,所述一级过滤板搭设在一级支撑板上;所述过滤筐的侧壁上固设有二级支撑板,所述二级过滤板搭设在二级支撑板上;所述一级支撑板之间形成的开口大小大于二级过滤板的大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支撑板之间形成的开口大小大于二级过滤板的大小,使二级过滤板可以通过一级支撑板之间的开口被顺利取出;当需要对过滤筐内碎石层、鹅卵石层和活性炭吸附层的过滤物质进行更换时,可依次将搭设在一级支撑板上的一级过滤板和二级支撑板上的二级过滤板取出,对活性炭进行更换。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中的活性炭采用无纺布进行包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吸附层中的活性炭对雨水中的杂质、色素、细菌等进行吸附的同时,无纺布可对雨水中的细沙进行再次过滤,进一步对雨水进行净化,以便对雨水进行再次利用。优选的,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蓄水槽,所述过滤筐的底壁可拆卸连接在蓄水槽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滤装置过滤后的雨水可储存在蓄水槽中,以便对雨水进行再次利用,并且过滤筐与蓄水槽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可将过滤筐从蓄水槽上拆卸下来,方便对过滤筐中的物质进行更换。优选的,所述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连接管、水泵、排水管和喷头,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水泵相连,另一端伸入蓄水装置的内部;所述水泵设于蓄水装置的外部,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相连,另一端伸出地表且与喷头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土壤过干时,可以启动水泵,将经过滤装置过滤后的雨水从连接管和蓄水装置中抽出,通过排水管和喷头对植被进行浇灌,也可将水用于其他场所,达到对雨水再次利用的目的。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伸入蓄水装置内部的一端位于蓄水装置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伸入蓄水装置的底部,可对蓄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充分利用,以备下次降雨时进行储水。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过滤装置、蓄水装置和回收利用装置的设置,可对雨水中的杂质或有毒物质进行过滤、吸附,达到对雨水净化处理的目的,并且将经过滤装置过滤后的雨水储存在蓄水装置中,以便将过滤后的雨水从蓄水装置中抽出进行再次利用;2.通过将出水口设置于地面水槽的最低处,当降雨量较大或降雨速比较急时,设置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凹形结构的地面水槽,有利于将雨水快速排至过滤装置中,缩短雨水在地面水槽外的植被上积累的时间,从而降低雨水对植被的破坏程度;3.通过在过滤筐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碎石层、鹅卵石层和活性炭吸附层,以便对雨水进行过滤的同时,还可吸附雨水中有异味的杂质、色素、细菌等,最终达到过滤和净化雨水的目的,保证雨水净化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地面水槽;11、出水口;2、过滤装置;21、过滤筐;22、一级过滤板;23、二级过滤板;3、蓄水装置;31、蓄水槽;4、回收利用装置;41、连接管;42、水泵;43、排水管;44、喷头;5、碎石层;6、鹅卵石层;7、活性炭吸附层;8、一级支撑板;9、二级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参照图1和图2,导水系统包括地面水槽1,地面水槽1的下部开设有出水口11,出水口11的下部连接有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的下部连接有蓄水装置3,蓄水装置3上连接有回收利用装置4。雨水可沿地面水槽1经出水口11流至过滤装置2中,过滤装置2可对雨水中的杂质或有毒物质进行过滤和吸附,过滤后的雨水可储存在蓄水装置3中,必要时可通过回收利用装置4对雨水进行再次利用。参照图1和图2,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水槽(1),所述地面水槽(1)的下部设有出水口(11),所述出水口(11)的下部连接有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的下部连接有蓄水装置(3),所述蓄水装置(3)上连接有回收利用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水槽(1),所述地面水槽(1)的下部设有出水口(11),所述出水口(11)的下部连接有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的下部连接有蓄水装置(3),所述蓄水装置(3)上连接有回收利用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水槽(1)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凹形水槽,所述出水口(11)位于地面水槽(1)的最低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过滤筐(21)、设于过滤筐(21)内的一级过滤板(22)和二级过滤板(23),所述过滤筐(21)的侧壁为实体结构,底壁为镂空结构;所述过滤筐(2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碎石层(5)、鹅卵石层(6)和活性炭吸附层(7),所述碎石层(5)和鹅卵石层(6)通过一级过滤板(22)分隔开,所述一级过滤板(22)的孔径小于碎石层(5)中碎石的大小;所述鹅卵石层(6)和活性炭吸附层(7)通过二级过滤板(23)分隔开,所述二级过滤板(23)的孔径小于鹅卵石层(6)中鹅卵石的大小;所述过滤筐(21)底壁上的镂空结构的大小小于活性炭吸附层(7)中活性炭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植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屏程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诣钦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