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429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建筑膜包括依次层叠的耐刮层、第一基材层、压敏胶层、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二基材层、安装胶层和离型膜层。该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的厚薄度适中,柔韧性强、拉伸性大,在550的可见光波段中透光度能达到70%;耐刮层能有效增强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的耐刮性能;压敏胶层中添加的防水耐酸碱压敏胶,增强了建筑膜的耐候性,能够减少其风化、老化、剥落等现象的出现;该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在贴膜过程中不易产生气泡和褶皱,美观性强,操作便捷;同时该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还具有优异的防水、耐酸碱性能,安全防爆;使用寿命长,易实现量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玻璃外贴膜,具体涉及一种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市面上常规的建筑膜,即贴附在建筑玻璃外侧的贴膜,当外界气候不停变化时,建筑膜会受到光照、冷热、风雨等的综合破坏,产生龟裂、风化、褪色、黄变、腐蚀等现象,太阳中的红外线会向建筑物内辐射大量的热量,造成室内温度升高;而太阳中的紫外线辐射则会加速建筑膜的老化和黄变;若遇上台风等恶劣天气,普通的建筑膜无法承受强大的风力,随之玻璃碎裂也会对室内人员造成极大的危害;如今城市环境质量下降,雨水含酸量加大,不耐酸碱的建筑膜也会被侵蚀,产生剥落的现象,不美观也不安全。目前,市面上的建筑膜都是采用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基材上涂布一层UV树脂涂层的技术,此种建筑膜经过风吹日晒,易老化、不防水、不耐酸碱、易腐蚀、易风化,隔热和防爆性能低,对于建筑玻璃和建筑物也只能起到基础的保护作用,防爆性能与耐候性能不够强,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防爆性能高、防水、耐酸碱、透明度好的外贴建筑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建筑膜能够贴附在建筑玻璃外侧起到阻隔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作用;韧性强,在恶劣大风天气或强大外力冲击下也不会造成玻璃碎片飞溅;在太阳长时间暴晒和酸雨侵蚀的情况下起到耐老化、抗黄变、耐酸碱、耐风化的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包括依次层叠的以下各层:(1)耐刮层(改性聚氨酯硬化涂层),其厚度为1~30μm;(2)第一基材层,其厚度为16~300μm;(3)压敏胶层(由SBS、SIS、增粘树脂、软化剂、防老剂、着色剂等组成),其厚度为3~50μm,起到增强韧性、防水和耐酸碱的作用;(4)第一金属层,其厚度为1~500nm;(5)第二金属层,其厚度为1~500nm;(6)第二基材层,其厚度为16~300μm;(7)安装胶层(由SBS、SIS、增粘树脂、软化剂、防老剂、着色剂等组成),其厚度为3~50μm,起到粘合作用;(8)离型膜层,其厚度为12~150μm,起基础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耐刮层的材料为改性聚氨酯,硬度高达4H。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的材料均为PET。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的可见光波段透过率均≥70%。进一步地,所述压敏胶层为丙烯酸酯压敏胶层,具有防水、耐酸碱特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材料均为镍、铬、铝、氧化铝、金、银、铜、钛、氧化钛、氮化钛、钛铝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地,所述离型膜层为轻微磨砂离型膜层,透光度高,安装时利于排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在第二基材层的一侧溅射镍、铬、铝、氧化铝、金、银、铜、钛、氧化钛、氮化钛、钛铝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形成第二金属层;其中,基材层的材料为PET;(2)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在第二金属层的另一侧溅射镍、铬、铝、氧化铝、金、银、铜、钛、氧化钛、氮化钛、钛铝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形成第一金属层;(3)在第一金属层的一侧通过涂布方式涂布一层防水、耐酸碱压敏胶,形成压敏胶层,并复合一层基材,形成第一基材层;(4)通过涂布方式在第二基材层的另一侧涂布一层安装胶,形成安装胶层,并复合一层轻微磨砂离型膜,形成离型膜层;(5)通过涂布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另一侧涂布一层耐刮涂层,形成耐刮层。上述的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能粘贴于建筑玻璃外侧,防水性能佳,耐酸碱性强,避免了建筑膜在风吹日晒中风化而影响美观性及安全性;防爆性能高,在恶劣大风天气或强大外力冲击下也不会造成玻璃碎片飞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的厚薄度适中,柔韧性强、拉伸性大,在550的可见光波段中透光度能达到70%;耐刮层(改性聚氨酯硬化涂层)能有效增强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的耐刮性能;压敏胶层中添加的防水耐酸碱压敏胶,增强了建筑膜的耐候性,能够减少其风化、老化、剥落等现象的出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所使用的工艺是通过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防水耐酸碱的压敏胶层,增强了膜的韧性及拉伸性;采用轻微磨砂型的离型膜,在贴膜过程中利于排水,不易产生气泡和褶皱,美观性强,操作便捷;同时该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还具有优异的防水、耐酸碱性能,安全防爆与隔热效果俱佳;使用寿命长,易实现量产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的反射率曲线图。附图标记解释:1为耐刮层,2为第一基材层,3为压敏胶层,4为第一金属层,5为第二金属层,6为第二基材层,7为安装胶层,8为离型膜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的制备方法:(1)首先提供离型膜,轻微磨砂离型膜在张力为1250~300N的条件下拉伸无明显形变,作为离型膜层8;(2)提供PET膜作为第一基材层2和第二基材层6,通过阴极、直流反应磁控溅射的方式在第二基材层6上沉积第二金属层5,第二金属层5的材料为银;(3)通过阴极、直流反应磁控溅射的方式在第二金属层5上沉积第一金属层4,第一金属层4的材料为氮化钛;(4)通过卷绕式涂布贴合线的方式在第一金属层4的另一侧涂布压敏胶层3,涂布速度为20米/每分钟,并复合第一基材层2;(5)通过卷绕式涂布贴合线的方式在第二基材层6的另一侧涂布安装胶层7,涂布速度20米/每分钟,并复合离型膜层8,起到对第二基材层6的保护作用;(6)通过卷绕式涂布贴合线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2的另一侧涂布耐刮层1。其中,在磁控溅射沉积镀膜时,所有腔室内的温度恒定,并且所有腔室内恒定温度范围为-15℃~20℃。相应腔室中通入体积比为5:1~50:1的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设定溅射真空度10-6Torr,镀膜稳定气压为10-3Torr;双旋转阴极、中频反应磁控溅射功率为10Kw~20Kw;单旋转阴极、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功率为0.3Kw~2.5Kw。图1是所制备的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的结构示意图,该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的膜层结构依次为:(1)耐刮层,其厚度为2μm;(2)第一基材层,其厚度为75μm;(3)压敏胶层,其厚度为6μm;(4)第一金属层,材料为氮化钛,其厚度为5nm;(5)第二金属层,材料为银,其厚度为15n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以下各层:/n(1)耐刮层,其厚度为1~30μm;/n(2)第一基材层,其厚度为16~300μm;/n(3)压敏胶层,其厚度为3~50μm;/n(4)第一金属层,其厚度为1~500nm;/n(5)第二金属层,其厚度为1~500nm;/n(6)第二基材层,其厚度为16~300μm;/n(7)安装胶层,其厚度为3~50μm;/n(8)离型膜层,其厚度为12~150μm。/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821 CN 20201084663781.一种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以下各层:
(1)耐刮层,其厚度为1~30μm;
(2)第一基材层,其厚度为16~300μm;
(3)压敏胶层,其厚度为3~50μm;
(4)第一金属层,其厚度为1~500nm;
(5)第二金属层,其厚度为1~500nm;
(6)第二基材层,其厚度为16~300μm;
(7)安装胶层,其厚度为3~50μm;
(8)离型膜层,其厚度为12~15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膜,其特征在于:耐刮层的材料为改性聚氨酯,硬度高达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膜,其特征在于: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的材料均为PE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膜,其特征在于: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的可见光波段透过率均≥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膜,其特征在于:压敏胶层为丙烯酸酯压敏胶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秋平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