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式沉淀池用定位抽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428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阶梯式沉淀池用定位抽泥装置,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抽泥泵,推拉杆,连接杆,固定块,第三滑轨,螺杆,转盘,第二固定块,连接软管,卡扣;所述沉淀池的长边一侧设有第一滑轨;所述滑轨的上方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表面固定有抽泥泵;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在抽泥泵的外侧固定有推杆;所述抽泥泵的内侧两边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的底部靠外侧固定;所述沉淀池对应第一滑轨一侧的长边围栏上方固定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块设在第二滑轨之上;所述第二滑块对应沉淀池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设有滑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阶梯式沉淀池用定位抽泥装置
本技术涉及沉淀池抽泥
,具体涉及一种阶梯式沉淀池用定位抽泥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中用到的石料一般对其要求较高,石料里如果泥土等杂质较多,直接使用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成分比例改变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固,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石料如此高的使用要求会使大部分的石料达不到如此高的要求,达到该要求的石料价格相比其他石料价格也会高出很多增加了成本;所以为了降低石料的成本,需要对石料进行清理。通过清洗设备清洗后,使用后的水源需要排放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水干净后可再次利用;由于沉淀池使用一段时间后,沉淀池的底部都是淤泥,如果一直不进行清理会越积越厚,影响沉淀效果,也减少了流入沉淀池的水量。现有清理淤泥的方式通过抽泥泵把持底的淤泥抽出,由于阶梯状的沉淀池有不同高度差,需要对频繁的移动抽泥泵,并且调整抽泥管口的高度,人工进行搬动,抽泥管道的管径较粗,体积较重,管身还附着有淤泥,抽泥泵同样的也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方便使用的抽泥装置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阶梯式沉淀池用定位抽泥装置,该装置通过在抽泥泵的底部设置可滑动的滑轨结构,使抽泥泵移动更加便捷,并且管道通过上下调节的支架调整管道位移,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阶梯式沉淀池用定位抽泥装置,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抽泥泵,推拉杆,连接杆,固定块,第三滑轨,螺杆,转盘,第二固定块,连接软管,卡扣;所述沉淀池的长边一侧设有第一滑轨;所述滑轨的上方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表面固定有抽泥泵;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在抽泥泵的外侧固定有推杆;所述抽泥泵的内侧两边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的底部靠外侧固定;所述沉淀池对应第一滑轨一侧的长边围栏上方固定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块设在第二滑轨之上;所述第二滑块对应沉淀池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还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块的两侧滑槽内设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的两端之间通过横板连接,使其形成方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三滑轨的底部横板与螺杆的上端轴承嵌套固定;所述螺杆穿在固定块的螺纹孔内,并通过螺纹在孔内上下活动;所述螺杆的顶部设有用于调节的转盘;所述抽泥泵的进水口与连接软管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沉淀池的最低一层的底部;所述连接软管对应第三滑轨背部的底端位置设有卡扣,连接软管固定在卡扣锁死,且不影响内部流通。优选地,所述推杆的高度在100cm~120cm。优选地,所述抽泥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到运送淤泥的车斗。优选地,所述连接软管伸入沉淀池的长度大于第三滑轨长度30~50cm。优选地,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通过支杆固定,使第二滑轨悬空,第二滑轨的下方与沉淀池围栏之间有20~30cm的间隙。本技术有益效果有以下几点:1、通过调节机构,在对各个阶梯沉淀的淤泥进行清理时,转盘可以对连接软管的管口高度进行调节;2、抽泥泵的底部设有滑轨,利用推杆方便对整体的横向移动;3、该装置操作简单,相比人工移动抽泥泵以及管道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沉淀池内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软管固定示意图。图中,第一滑轨1,第二滑轨2,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4,抽泥泵5,推拉杆6,连接杆7,固定块8,第三滑轨9,螺杆10,转盘11,连接软管12,卡扣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展示本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3所示,一种阶梯式沉淀池用定位抽泥装置,包括第一滑轨1,第二滑轨2,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4,抽泥泵5,推拉杆6,连接杆7,固定块8,第三滑轨9,螺杆10,转盘11,连接软管12,卡扣13;沉淀池的长边一侧设有第一滑轨1;滑轨的上方设有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的顶部表面固定有抽泥泵5;第一滑块3的顶部在抽泥泵5的外侧固定有推拉杆6,推拉杆6的高度建议设在100cm~120cm,该高度相当于成年人正直站立手到地面的距离;人进行推拉时就不需要弯腰操作,正常站立姿势推拉即可;沉淀池的高度应低于地表,或者在抽泥泵与第一滑轨的下方设有与沉淀池围栏高度对应的垫块才能使结构高度对应;抽泥泵5的内侧两边固定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端与第一滑块3的表面固定,连接杆7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4的底部靠外侧固定;沉淀池对应第一滑轨1一侧的长边围栏上方固定有第二滑轨2;第二滑块4设在第二滑轨2之上;第二滑块4对应沉淀池一侧设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两侧设有滑槽;固定块8的中部还设有螺纹通孔;固定块8的两侧滑槽内设有第三滑轨9;第三滑轨9的两端之间通过横板连接,使其形成方形框架结构;第三滑轨9的底部横板与螺杆10的上端轴承嵌套固定;螺杆10穿在固定块8的螺纹孔内,并通过螺纹在孔内上下活动;螺杆10的顶部设有用于调节的转盘11;抽泥泵5的进水口与连接软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软管12的另一端伸入到沉淀池的最低一层的底部;连接软管12对应第三滑轨9背部的底端位置设有卡扣13,连接软管12固定在卡扣13锁死,且不影响内部流通;还考虑到沉淀池的沉淀上方还有清水层,为了减少水与第三滑轨9的接触,所以需要预留出连接软管12的一定长度;连接软管12伸入沉淀池的长度大于第三滑轨9长度30~50cm;还考虑到连接软管12需要从外侧伸入沉淀池内,需要有移动的空间,为了不造成阻挡,第二滑轨2的两端通过支杆固定,使第二滑轨2悬空,第二滑轨2的下方与沉淀池围栏之间有20~30cm的间隙;抽泥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到运送淤泥的车斗,通过搬运车将其运走。上述中,如未单独介绍其固定方式,皆使用业内技术人员通用技术手段,焊接或螺纹紧固、轴承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阶梯式沉淀池用定位抽泥装置,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抽泥泵,推拉杆,连接杆,固定块,第三滑轨,螺杆,转盘,第二固定块,连接软管,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长边一侧设有第一滑轨;所述滑轨的上方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表面固定有抽泥泵;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在抽泥泵的外侧固定有推杆;所述抽泥泵的内侧两边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的底部靠外侧固定;所述沉淀池对应第一滑轨一侧的长边围栏上方固定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块设在第二滑轨之上;所述第二滑块对应沉淀池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还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块的两侧滑槽内设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的两端之间通过横板连接,使其形成方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三滑轨的底部横板与螺杆的上端轴承嵌套固定;所述螺杆穿在固定块的螺纹孔内,并通过螺纹在孔内上下活动;所述螺杆的顶部设有用于调节的转盘;所述抽泥泵的进水口与连接软管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沉淀池的最低一层的底部;所述连接软管对应第三滑轨背部的底端位置设有卡扣,连接软管固定在卡扣锁死,且不影响内部流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式沉淀池用定位抽泥装置,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抽泥泵,推拉杆,连接杆,固定块,第三滑轨,螺杆,转盘,第二固定块,连接软管,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长边一侧设有第一滑轨;所述滑轨的上方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表面固定有抽泥泵;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在抽泥泵的外侧固定有推杆;所述抽泥泵的内侧两边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的底部靠外侧固定;所述沉淀池对应第一滑轨一侧的长边围栏上方固定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块设在第二滑轨之上;所述第二滑块对应沉淀池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还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块的两侧滑槽内设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的两端之间通过横板连接,使其形成方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三滑轨的底部横板与螺杆的上端轴承嵌套固定;所述螺杆穿在固定块的螺纹孔内,并通过螺纹在孔内上下活动;所述螺杆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法禄刘向荣刘柏松王建民张希波张中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铁轨枕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