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25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冲撞头(1)和连接板(2),所述冲撞头(1)靠近地面的一端呈圆柱状,所述冲撞头(1)远离地面后端呈球状,所述冲撞头(1)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缆绳(3)上,所述冲撞头(1)的周向上设有多个均匀阵列分布的连接块(1.1),每个所述连接块(1.1)均与连接板(2)通过连接绳(5.1)连接,每根所述连接绳(5.1)均保持拉伸状态以保持冲撞头(1)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冲撞式打桩机,使桩头具有更好的打桩精度定位、保证打桩质量的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
本技术涉及打桩机领域,具体讲是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
技术介绍
打桩机在建筑领域有些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打桩机的主要功能在于深度定桩,主要运用于以下几个场景:一、为了保证建筑的牢固性,需要先对建筑区域进行夯实,保证定桩时的牢固性,进而保证建筑的牢固性,但夯实后的建筑区域,打桩的难度也会上升,而通过打桩机的使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处理难度;二、路边围栏的定桩,因为打桩区域的特殊性,无法对该区域进行夯实,但又需要保证定桩的牢固性,则需要加强打桩的深度,才可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而通过打桩机的使用,可以快速实现打桩的目的,减少了大量的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上述的打桩机的运用上,主要采用冲撞式打桩机以及液压式打桩机,其中冲撞式打桩机在打桩过程中,桩头会远离桩,而后利用桩头自由落体的冲撞力实现打桩的目的,而该方式对桩头的精准度要求较高,若桩头的冲撞位置偏离的预定位置,则容易出现打桩偏移的情况,不利于后期建筑的牢固性;而液压式打桩机主要是通过液压强大的输出功率来实现打桩的目的,但该方式耗能较大,同时对打桩机与桩的固定方式也具有较高要求,需要保证对桩抓取的稳定性,才能保证打桩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冲撞式打桩机,使桩头具有更好的打桩精度定位、保证打桩质量的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包括冲撞头和连接板,所述冲撞头靠近地面的一端呈圆柱状,所述冲撞头远离地面后端呈球状,所述冲撞头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缆绳上,所述冲撞头的周向上设有多个均匀阵列分布的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均与连接板通过连接绳连接,每根所述连接绳均保持拉伸状态以保持冲撞头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所述冲撞头靠近地面的一端呈圆柱状,所述冲撞头远离地面后端呈球状,可以使冲撞头的重心沿冲撞头的轴线方向偏向地面,不容易发生重心偏移的情况,而通过冲撞头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缆绳上,可以保证冲撞头的重心设于缆绳的延长线上,从而保证冲撞头冲撞上的冲撞方向,再通过冲撞头的周向上设有多个均匀阵列分布的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均与连接板通过连接绳连接,每根所述连接绳均保持拉伸状态以保持冲撞头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冲撞头的稳定性,避免冲撞头发生偏移的情况,使得冲撞头在冲撞过程中,能精准的冲撞预设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冲撞头的内部设有用于使冲撞头的重心沿轴线方向向下偏移的调重腔,所述调重腔呈球形,通过所述改进,进一步使冲撞头的重心沿轴线的方向向下偏移,从而配合上多块连接块与连接板的连接,可以使连接绳更好的保持拉伸状态,保证冲撞头的冲撞角度,避免冲撞头发生偏移,保证冲撞头的冲撞精度。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调重腔内设有可以在调重腔内自由移动的调重球,通过所述改进,若在强大的外力干扰下,比如突发性的强风,使得冲撞头发生了角度的偏移,而通过调重球的作用下,可以加快冲撞头回复到标准角度的速度,减少该次冲撞引起的损失。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板靠近冲撞头的一侧设有多道与连接块一一对应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移动连接有移动块,每个所述连接块上绞接一绞接块,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绞接块上,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块上,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使冲撞头与连接板之间的间距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化,可以实现打桩机打桩方式的多样性。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板靠近冲撞头的一端设有一个用于同时控制多个移动块移动的调节盘,所述调节盘与冲撞头共轴线,通过所述改进,通过调节盘对多个移动块的同时控制,可以实现冲撞头与连接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连接板不动的情况下,通过高速转动调节盘,可以实现冲撞头的高频率冲撞效果,而且该冲撞距离小,不易出现冲撞偏斜的情况,适用于一些土质较为松软,但打桩深度又较高的情况下,现阶段土质松软的打桩环境以液压打桩的方式打桩为主,可以避免桩被打歪的情况。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调节盘绕轴线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调节盘上设有多个调节突起,每一个调节突起均与相应的移动块配合,所述调节突起在转动的起始端为一个光滑的曲面,所述移动块可沿曲面进行移动,所述调节突起在转动的末端为一个平面,所述平面沿调节盘的径向设置,通过所述改进,可以实现在调节盘转动过程中,冲撞头缓缓升起,而后快速下降的运动,实现高频、高效打桩的目的。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调节盘的轴线上设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连接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有齿轮,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与齿轮传动连接的电机,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上还设有一个供缆绳穿过的通孔,通过所述改进,实现调节盘的安装与转动功能,同时避免了调节盘与缆绳的干涉。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设有两道支撑槽,两道所述支撑槽设于连接板的底部,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还包括台车支架,所述台车支架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台车支架上设有两根分别与两道支撑槽配合的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可移动连接在台车支架上,通过所述改进,可以避免在进行高频、高效打桩过程中,缆绳出现短时间的宽松状态,而影响后续的高频、高效打桩,保证高频、高效打桩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支撑杆的准确移动,可以保证每次打桩的有效性,避免出现打空桩的情况,即冲撞头在冲撞过程中,未与桩接触或者恰好与桩接触,无法有效打桩的情况。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缆绳上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周向上均匀阵列有多根挂绳,多根所述挂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定位环上,多根所述挂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周向上,通过所述改进,保证连接板的与缆绳之间的位置关系,避免连接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绕轴线转动的情况,虽然连接板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影响冲撞头的有效性,但并不利于桩头长期有效的使用,同时也避免了连接板与冲撞头的接触,保证连接绳的伸张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板的远离冲撞头的一侧还设有加强外壳,多根所述挂绳分别固定连接在加强外壳上,通过所述改进,避免连接板出现变形的情况,若连接板出现变化,会直接导致冲撞头的重心偏移,也直接导致打桩的精准度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冲撞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调节盘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应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冲撞头,1.1、连接块,1.2、调重腔,2、连接板,2.1、移动槽,2.2、支撑槽,3、缆绳,4、调重球,5、移动块,5.1、连接绳,6、绞接块,7、调节盘,7.1、调节突起,8、转动轴,8.1、通孔,9、齿轮,10、电机,11、台车支架,12、支撑杆,13、定位环,14、挂绳,15、加强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冲撞头(1)和连接板(2),所述冲撞头(1)靠近地面的一端呈圆柱状,所述冲撞头(1)远离地面后端呈球状,所述冲撞头(1)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缆绳(3)上,所述冲撞头(1)的周向上设有多个均匀阵列分布的连接块(1.1),每个所述连接块(1.1)均与连接板(2)通过连接绳(5.1)连接,每根所述连接绳(5.1)均保持拉伸状态以保持冲撞头(1)的稳定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冲撞头(1)和连接板(2),所述冲撞头(1)靠近地面的一端呈圆柱状,所述冲撞头(1)远离地面后端呈球状,所述冲撞头(1)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缆绳(3)上,所述冲撞头(1)的周向上设有多个均匀阵列分布的连接块(1.1),每个所述连接块(1.1)均与连接板(2)通过连接绳(5.1)连接,每根所述连接绳(5.1)均保持拉伸状态以保持冲撞头(1)的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撞头(1)的内部设有用于使冲撞头(1)的重心沿轴线方向向下偏移的调重腔(1.2),所述调重腔(1.2)呈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重腔(1.2)内设有可以在调重腔(1.2)内自由移动的调重球(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靠近冲撞头(1)的一侧设有多道与连接块(1.1)一一对应的移动槽(2.1),所述移动槽(2.1)内移动连接有移动块(5),每个所述连接块(1.1)上绞接一绞接块(6),所述连接绳(5.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绞接块(6)上,所述连接绳(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块(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靠近冲撞头(1)的一端设有一个用于同时控制多个移动块(5)移动的调节盘(7),所述调节盘(7)与冲撞头(1)共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桩基施工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盘(7)绕轴线转动连接在连接板(2)上,所述调节盘(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斌韩玉德乐定良柯哲昌赵伟军李科军崔朝赟张守鑫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华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