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板墙结构及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19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桩板墙结构及路基结构,涉及土建工程领域。桩板墙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抗滑桩结构单元和挡土板。每个抗滑桩结构单元包括横梁和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抗滑桩,两个抗滑桩通过横梁连接。在前后方向上的每相邻的两个抗滑桩通过至少一个挡土板连接。全部抗滑桩和挡土板共同界定出填充加筋土路基的填充空间。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两个抗滑桩通过横梁连接,能够保证两个抗滑桩的相对稳定性。在一些特殊地形需要增加桩板墙地上部分的竖向长度,横梁能够保证悬臂部分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抗滑桩地上部分因悬臂太长而出现晃动,使得该桩板墙结构能够满足一些对垂直防护高度要求更高的情况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板墙结构及路基结构
本申请涉及土建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桩板墙结构及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避险车道作为一种预防性道路安全设施,一般采用路基形式,主要设置在公路的危险路段上,用于减少由于车辆失控时而造成翻车等事故。避险车道的设置,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随着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桩板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边坡支挡工程中,较大程度地适应复杂地形。而对于一些位于山间高陡斜坡上,两侧均需进行垂直防护,且防护高度较高的避险车道路段,传统的桩板墙因悬臂最高不超过15m,超过15m则满足不了垂直防护高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桩板墙结构及路基结构,以改善目前桩板墙悬臂高度太高会不稳定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桩板墙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抗滑桩结构单元和挡土板。每个抗滑桩结构单元包括横梁和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抗滑桩,两个抗滑桩通过横梁连接。在前后方向上的每相邻的两个抗滑桩通过至少一个挡土板连接。全部抗滑桩和挡土板共同界定出填充加筋土路基的填充空间。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两个抗滑桩通过横梁连接,能够保证两个抗滑桩的相对稳定性。在一些特殊地形需要增加桩板墙地上部分的竖向长度,即当抗滑桩地上部分悬臂较长时,横梁能够保证悬臂部分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抗滑桩地上部分因悬臂太长而出现晃动,使得该桩板墙结构能够满足一些对垂直防护高度要求更高的情况的使用要求。挡土板的设置能够在保证填充空间内的加筋路基不漏出的情况下减少抗滑桩的使用,节约成本。另外,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桩板墙结构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抗滑桩具有位于地上的桩柱部,每个抗滑桩结构单元的横梁连接于每个抗滑桩结构单元的两个桩柱部之间;桩柱部具有第一端和位于第一端上方的第二端,横梁至第一端的距离大于横梁至第二端的距离。上述技术方案中,横梁的设置位置距离桩柱部的顶部的距离小于距离桩柱部底部的距离,使得桩板墙出现晃动的可能性更小。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抗滑桩位于前后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供挡土板插入的插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抗滑桩上设有插槽,挡土板通过插设的方式连接于前后方向上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抗滑桩之间,便于安装且安装成本低。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抗滑桩位于前后方向的每侧设有供挡土板插入的多个插槽,各个插槽沿竖向间隔布置,每个插槽向下倾斜布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抗滑桩前后方向的每一侧均设有竖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插槽,能够插设多个挡土板,并且每个插槽倾斜向下布置,不仅能够更好的阻止填充空间内的加筋土路基从前后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抗滑桩之间的间隔漏出,而且插槽倾斜向下布置,挡土板插入插槽的槽口后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插槽的延伸方向自动插入插槽内,不需要人力将挡土板推入插槽,并且插设于插槽内的挡土板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在插槽内,使得挡土板稳定的设于插槽内。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挡土板包括插接部和抵靠部,抵靠部与插接部连接构成T型结构;插接部插设于插槽,抵靠部位于抗滑桩外侧并与抗滑桩抵靠。上述技术方案中,挡土板为T型结构,一部分插入插槽内,另一部分位于抗滑桩的外侧并与抗滑桩抵靠,位于抗滑桩外侧的部分能够用于种植绿,以形成一种生态环境友好、可进行全断面绿化的桩板墙结构,或者设置一些其他的结构,使得挡土板的功能多样化。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插槽竖向布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插槽竖向布置,使得插槽的延伸方向与挡土板的重力方向一致,便于挡土板的插设,并且若是挡土板的高度合适,只需要一块竖向插设的挡土板就能将阻止加筋路基从前后方向上的相邻的两个抗滑桩漏出,不仅防漏效果好,且还能减少挡土板的使用数量和安装次数。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抗滑桩结构单元的横梁和两个抗滑桩一体成型。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抗滑桩结构单元一体成型,使得抗滑桩结构单元的机械强度更好,防晃性能更好。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基结构,包括加筋土路基和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桩板墙结构;加筋土路基填充于填充空间。上述技术方案中,该路基结构因为横梁的设置使得能够两个相对布置的抗滑桩的稳定性更好,能够满足一些对垂直防护高度要求更高的情况的使用要求。挡土板的设置能够在保证填充空间内的加筋路基不漏出的情况下减少抗滑桩的使用,节约成本。并且路基加筋能够使土体更加紧固,减小土体对抗滑桩的侧向作用力。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筋土路基包括竖向布置的多个加筋土基单元;每个加筋土基单元包括加筋网和填料层,填料层固定于加筋网。上述技术方案中,填料层与加筋网固定,能够提高每个加筋单元的结构稳定性,加筋网使得每个加筋土基单元的抗压能力增强。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加筋网包括承载部和分别位于左右方向的两端的两个弯折部,承载部位于两个弯折部之间;承载部位于填料层侧下表面,两个弯折部均固定于填料层的上表面。上述技术方案中,弯折部的设置能够使得加筋网将填料层紧固于填充空间内,不仅能够减小填料层对抗滑桩的侧向作用力,且能够避免填料层从前后方向上相邻的抗滑桩之间的间隔漏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桩板墙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2为桩板墙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抗滑桩结构单元的俯视图;图4为其他实施例中插槽竖向布置的桩板墙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其他实施例中的桩板墙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桩板墙结构的挡土板为T型结构的俯视图;图7为其他实施例中挡土板为矩形板的桩板墙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路基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加筋路基的示意图。图标:100-桩板墙结构;10-抗滑桩结构单元;11-抗滑桩;111-桩柱部;112-桩基部;113-插槽;114-槽口;12-横梁;121-中间段;122-端梁;20-挡土板;21-插接部;22-抵靠部;30-填充空间;1000-路基结构;200-加筋土路基;210-加筋土单元;211-加筋网;212-承载部;213-弯折部;214-填料层;A-前后方向;B-左右方向;C-竖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抗滑桩结构单元,每个抗滑桩结构单元包括横梁和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抗滑桩,两个抗滑桩通过所述横梁连接;以及/n挡土板,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每相邻的两个抗滑桩通过至少一个挡土板连接;/n其中,全部抗滑桩和挡土板共同界定出填充加筋土路基的填充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抗滑桩结构单元,每个抗滑桩结构单元包括横梁和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抗滑桩,两个抗滑桩通过所述横梁连接;以及
挡土板,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每相邻的两个抗滑桩通过至少一个挡土板连接;
其中,全部抗滑桩和挡土板共同界定出填充加筋土路基的填充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抗滑桩具有位于地上的桩柱部,每个抗滑桩结构单元的横梁连接于每个抗滑桩结构单元的两个桩柱部之间;
所述桩柱部具有第一端和位于所述第一端上方的第二端,所述横梁至所述第一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横梁至所述第二端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抗滑桩位于所述前后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供所述挡土板插入的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抗滑桩位于所述前后方向的每侧设有供所述挡土板插入的多个插槽,各个插槽沿竖向间隔布置,每个插槽向下倾斜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锐陈胜超胡永富毛斌陈杰单君项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