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面料用印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416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面料印染技术领域的一种纺织面料用印染装置,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后侧设置竖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染料池,所述染料池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可调节印染辊,所述染料池的内腔下部设置有搅拌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可调节滚轮,可以调节面料印染过程中的张紧度,能够有效因面料褶皱导致印染不充分的问题,通过设置的搅拌杆能够避免染液沉降的问题,通过设置的清扫辊刷,能够清扫面料两侧的杂质灰尘,设置的隔板能够有效避免洒落的灰尘进入染料池内,通过设置的烘干箱能够对印染后的面料加送烘干,设置的风机则能够将烘干的面料快速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面料用印染装置
本技术涉及面料印染
,具体为一种纺织面料用印染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是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统称为纺织品。纺织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印染工作,但是现有的纺织品在印染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纺织面料自身柔软,在印染过程中纺织面料容易折皱,导致印染时折皱的地方没有充分的印染,影响印染质量,且现有印染设备缺乏对与面料表面除尘的机构,而面料表面有灰尘或碎线头等杂质会影响印染效果,此外,由于印染池中染料长时间的放置,容易导致其染料沉淀,影响印染效果。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纺织面料用印染装置,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面料用印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面料用印染装置,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后侧设置竖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染料池,所述染料池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可调节印染辊,所述染料池的内腔下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染料池的左右两端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辊,右侧第一导向辊的右侧设置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里端固定在竖板上,所述烘干箱的右侧设有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二导向辊分为上下两组,所述底板的顶端右侧设置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位于第二导向辊的左下方,所述底板的顶端左侧设置有面料辊,所述面料辊的右侧设有第三导向辊,所述第三导向辊分为上下两组,上下所述第三导向辊之间设置有清扫辊刷,所述清扫辊刷分为左右对称的两组。优选的,所述对称的两组所述清扫辊刷的中心轴后端转动贯穿竖板连接有齿轮,相邻齿轮之间啮合连接,一侧所述清扫辊刷的中心轴后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杆有三组,相邻搅拌杆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最右侧所述搅拌杆与一侧清扫辊刷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带。优选的,所述底板顶端左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第三导向辊以及染料池之间,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面料通道。优选的,所述可调节印染辊包括有纵向固定在染料池顶部的条板,所述条板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腔限位滑动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底端贯穿套管底端,所述活动柱内设有空腔,所述条板中部转动贯穿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螺接贯穿活动柱的顶面,所述活动柱的底端固接有辊座,所述辊座内设有印染辊。优选的,所述烘干箱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开口,所述箱体的上下侧均设有热风机,所述箱体的内腔上下部设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与同侧的热风机连接,两组所述热风管的相对面上分布有热风嘴。优选的,所述竖板上位于两组第二导向辊之间的位置分布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风机。优选的,所述圆孔的后侧设有防尘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可调节滚轮,可以调节面料印染过程中的张紧度,能够有效因面料褶皱导致印染不充分的问题,通过设置的搅拌杆能够避免染液沉降的问题,通过设置的清扫辊刷,能够清扫面料两侧的杂质灰尘,设置的隔板能够有效避免洒落的灰尘进入染料池内,通过设置的烘干箱能够对印染后的面料加送烘干,设置的风机则能够将烘干的面料快速降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视图;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示意;图4为本技术烘干箱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板,2-竖板,3-染料池,4-可调节印染辊,5-搅拌杆,6-第一导向辊,7-烘干箱,8-第二导向辊,9-收卷辊,10-面料辊,11-第三导向辊,12-清扫辊刷,13-齿轮,14-驱动电机,15-第二传动带,16-第一传动带,17-隔板,18-面料通道,19-圆孔,20-风机,21-防尘网,41-条板,42-套管,43-活动柱,44-空腔,45-调节螺杆,46-辊座,47-辊座,71-箱体,72-热风管,73-热风机,74-热风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面料用印染装置,包括有底板1,底板1的顶面后侧设置竖板2,底板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染料池3,染料池3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可调节印染辊4,染料池3的内腔下部设置有搅拌杆5,染料池3的左右两端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辊6,右侧第一导向辊6的右侧设置有烘干箱7,烘干箱7的里端固定在竖板2上,烘干箱7的右侧设有第二导向辊8,第二导向辊8分为上下两组,底板1的顶端右侧设置有收卷辊9,收卷辊9位于第二导向辊8的左下方,底板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面料辊10,面料辊10的右侧设有第三导向辊11,第三导向辊11分为上下两组,上下第三导向辊11之间设置有清扫辊刷12,清扫辊刷12分为左右对称的两组。进一步的,对称的两组清扫辊刷12的中心轴后端转动贯穿竖板2连接有齿轮13,相邻齿轮13之间啮合连接,一侧清扫辊刷12的中心轴后端连接有驱动电机14,搅拌杆5有三组,相邻搅拌杆5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带16,最右侧搅拌杆5与一侧清扫辊刷12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带15。其中,驱动电机14为小型直流电机。进一步的,底板1顶端左侧设置有隔板17,隔板17位于第三导向辊11以及染料池3之间,隔板17上开设有面料通道18。进一步的,可调节印染辊4包括有纵向固定在染料池3顶部的条板41,条板41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套管42,套管42的内腔限位滑动设置有活动柱43,活动柱43的底端贯穿套管42底端,活动柱43内设有空腔44,条板41中部转动贯穿设有调节螺杆45,调节螺杆45的底端螺接贯穿活动柱43的顶面,活动柱43的底端固接有辊座46,辊座46内设有印染辊47。进一步的,烘干箱7包括有箱体71,箱体71的左右两端开口,箱体71的上下侧均设有热风机73,箱体71的内腔上下部设有热风管72,热风管72与同侧的热风机73连接,两组热风管72的相对面上分布有热风嘴74。进一步的,竖板2上位于两组第二导向辊8之间的位置分布有圆孔19,圆孔19内设置有风机20。进一步的,圆孔19的后侧设有防尘网21。工作时,如附图1所示绕接好面料,收卷辊9用于牵引收卷面料,首先面料进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面料用印染装置,包括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面后侧设置竖板(2),所述底板(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染料池(3),所述染料池(3)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可调节印染辊(4),所述染料池(3)的内腔下部设置有搅拌杆(5),所述染料池(3)的左右两端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辊(6),右侧第一导向辊(6)的右侧设置有烘干箱(7),所述烘干箱(7)的里端固定在竖板(2)上,所述烘干箱(7)的右侧设有第二导向辊(8),所述第二导向辊(8)分为上下两组,所述底板(1)的顶端右侧设置有收卷辊(9),所述收卷辊(9)位于第二导向辊(8)的左下方,所述底板(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面料辊(10),所述面料辊(10)的右侧设有第三导向辊(11),所述第三导向辊(11)分为上下两组,上下所述第三导向辊(11)之间设置有清扫辊刷(12),所述清扫辊刷(12)分为左右对称的两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面料用印染装置,包括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面后侧设置竖板(2),所述底板(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染料池(3),所述染料池(3)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可调节印染辊(4),所述染料池(3)的内腔下部设置有搅拌杆(5),所述染料池(3)的左右两端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辊(6),右侧第一导向辊(6)的右侧设置有烘干箱(7),所述烘干箱(7)的里端固定在竖板(2)上,所述烘干箱(7)的右侧设有第二导向辊(8),所述第二导向辊(8)分为上下两组,所述底板(1)的顶端右侧设置有收卷辊(9),所述收卷辊(9)位于第二导向辊(8)的左下方,所述底板(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面料辊(10),所述面料辊(10)的右侧设有第三导向辊(11),所述第三导向辊(11)分为上下两组,上下所述第三导向辊(11)之间设置有清扫辊刷(12),所述清扫辊刷(12)分为左右对称的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用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称的两组所述清扫辊刷(12)的中心轴后端转动贯穿竖板(2)连接有齿轮(13),相邻齿轮(13)之间啮合连接,一侧所述清扫辊刷(12)的中心轴后端连接有驱动电机(14),所述搅拌杆(5)有三组,相邻搅拌杆(5)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带(16),最右侧所述搅拌杆(5)与一侧清扫辊刷(12)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带(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用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左侧设置有隔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余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