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带材的高效率酸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412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1
一种应用于带材的高效率酸洗装置,支撑板设置于箱体的两侧内壁;支撑杆的底端与嵌槽杆呈可转动设置;第一联动杆设置于每个支撑杆的一侧;转辊设置于第一联动杆的顶端;第二联动杆设置于第一联动杆的一侧;升降杆设置于每侧支撑板的顶面中心;中心块设置于升降杆的顶端;滑杆设置于中心块的两端;活动套筒套合于每侧滑杆的外壁;铰接片设置每侧活动套筒的底端;弹簧设置于中心块的两侧;端片设置于每侧滑杆的端部,每侧端片与每侧纵向支架呈纵向可滑动设置;侧支架设置于箱体的内顶面两端;侧辊设置于侧支架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防止带钢传送过程中受力紧绷后造成崩坏现象,效保持酸洗线的稳定传送运行,装置运行稳定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带材的高效率酸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酸洗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带材的高效率酸洗装置。
技术介绍
酸洗线是在钢铁冶金领域冷轧生产之前起着关键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借助于机械和化学的作用,把从热连轧厂来的带钢钢卷表面氧化铁皮及污垢去掉,得到表面清洁的带钢。目前常用的带钢酸洗线设备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半连续酸洗线、连续卧式酸洗线和连续塔式酸洗线。不同的带钢酸洗线上的酸洗槽并不并不完全相同,这是不同的酸洗生产线的酸洗工艺和生产速度不同所致。带钢酸洗槽有槽体、槽盖和相应设备组成。一般的连续酸洗线通过设置有过个箱体结构,满足对带钢依次进行送料、一次酸洗或多次酸洗、表面清洁、烘干、出料过程,带钢在酸洗装置中处于连续传送状态,多对传送辊对带钢的两侧进行双向夹持传送,因输送距离长,带钢与传送辊之间因摩擦力等因素因产生有拉应力变化,使带钢在传送过程中处于绷紧或松弛状态,当带钢的传送压力瞬间波动过大时,带钢易产生崩溃,影响酸洗线的平稳传送酸洗过程,现需要有对酸洗线中带钢进行拉应力消除的结构段,保持带钢可始终处于平稳运行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带材的高效率酸洗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带材的高效率酸洗装置,包括箱体、盖板、除雾管、排液管、支撑板、支撑杆、第一联动杆、转辊、第二联动杆、升降杆、中心块、滑杆、活动套筒、弹簧、铰接片、端片、纵向支架、侧支架和侧辊;所述箱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箱体的顶端中心设有顶孔,所述盖板扣置于所述箱体的顶端,包裹于所述顶孔外侧;所述除雾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端,并与所述箱体贯通设置;所述排液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底端;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所述支撑板呈横向设置,每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箱体垂直固定,每侧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支撑板嵌槽,所述支撑板嵌槽的两端设有嵌槽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每侧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嵌入所述支撑板嵌槽内,且套合于所述嵌槽杆外,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嵌槽杆呈可转动设置;所述第一联动杆设置于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一侧,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中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一侧实现转动;所述转辊设置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顶端,所述转辊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联动杆实现可转动设置;所述第二联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侧,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底端嵌入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底端,所述第二联动杆与所述第一联动杆通过轴实现可转动设置;所述升降杆设置于每侧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心,并设置于两侧所述支撑杆的之间,所述升降杆的底端与所述支撑板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中心块设置于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并与所述升降杆固定设置;所述滑杆设置于所述中心块的两端,并与所述中心块垂直固定设置;所述活动套筒套合于每侧所述滑杆的外壁,所述活动套筒与所述滑杆呈横向可滑动设置;所述铰接片设置每侧所述活动套筒的底端,并与所述活动套筒固定设置,所述第二联动杆的顶端嵌入每侧所述铰接片中,所述第二联动杆与所述铰接片通过轴实现可转动设置;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中心块的两侧,每个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合于所述中心块的侧壁,每个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合于所述活动套筒的端面;所述端片设置于每侧所述滑杆的端部,并与所述滑杆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纵向支架吊装于所述箱体的内顶面,每侧所述端片与每侧所述纵向支架呈纵向可滑动设置;所述侧支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顶面两端,与所述箱体固定设置;所述侧辊设置于所述侧支架的底端,每侧所述侧辊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所述侧支架呈可转动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除雾管呈两排设置,每排所述除雾管设置于所述顶孔的两侧,呈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中部顶端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数量为四根,每根所述进液管横向贯穿于所述箱体,呈平行设置,每根所述进液管的两端并与所述箱体固定设置,每根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进液管贯通。进一步的,每侧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支撑板顶孔,所述支撑板顶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嵌槽的一侧两端,每端所述支撑板顶孔呈腰型孔结构;每侧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中心呈镂空状,形成支撑杆底孔,所述支撑杆底孔呈腰型孔结构;每侧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一侧还设有辅助支撑结构,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连接底板、连接块、连接侧板、底板螺栓和侧板螺栓,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底板的顶面一侧,与所述连接底板垂直固定,所述连接底板贴合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所述底板螺栓贯穿所述支撑板顶孔和连接底板,并配合螺母实现所述连接底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所述连接侧板的中心设有连接侧板孔,所述连接侧板孔呈腰型孔结构,所述连接侧板贴合于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且所述连接侧板孔与所述支撑杆底孔对位,一个所述侧板螺栓贯穿所述支撑杆底孔和连接侧板孔,并配合螺母实现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支撑杆固定,一个所述侧板螺栓贯穿所述支撑杆底孔、连接侧板孔和连接块,并配合螺母实现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滑杆呈圆杆状结构,所述活动套筒呈圆筒状结构,所述活动套筒的内径与所述滑杆的外径相适应,所述活动套筒的一端呈向外凸起的圆环状结构,形成套筒凸环,所述套筒凸环与所述活动套筒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合于所述套筒凸环的侧壁面。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支架与所述箱体的内顶面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纵向支架设置于所述顶孔的两侧;每侧所述纵向支架包括纵向滑板和斜撑板,所述纵向滑板的底端中心呈凹槽状,形成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侧壁面呈镂空状,形成纵向滑孔;所述斜撑板设置于所述纵向滑板的顶端两侧,呈对称设置,每侧所述斜撑板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斜撑板的一侧与所述纵向滑板的壁面垂直固定,所述斜撑板的一侧与所述箱体的内顶面垂直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端片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端片的侧边呈层台状结构,形成端片卡块,每块所述端片两侧的端片卡块嵌入所述限位卡槽内,实现所述端片与所述纵向滑板呈纵向可滑动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一个可对带钢进行横向过渡传送的箱体结构,将箱体结构设置于一侧酸洗槽和二次酸洗槽之间,通过设置箱体结构对带钢进行消除带钢传送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变化,当带钢拉应力变化处于紧绷状态时,钢带下压转辊与第一联动杆、第二连杆杆、活动套筒和弹簧进行联动作用,对带钢的拉应力进行消除,拉应力变化消失后转辊装置进行自动复位,继续保持带钢处于稳定传送状态。本装置可有效防止带钢传送过程中受力紧绷后造成崩坏现象,可有效保持酸洗线的稳定传送运行,装置运行稳定性强。本技术装置在箱体结构内还设有酸洗液的喷淋装置,对带钢进行拉应力消除的同时还可进行辅助表面酸洗过程,并可将酸洗液进行汇集回流至酸洗槽中,对带钢进行再一次的酸洗作用,提高了系统的酸洗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端片和纵向支架之间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辅助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辅助支撑结构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箱体1;进料口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带材的高效率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盖板(2)、除雾管(3)、排液管(4)、支撑板(5)、支撑杆(6)、第一联动杆(7)、转辊(8)、第二联动杆(9)、升降杆(10)、中心块(11)、滑杆(12)、活动套筒(13)、弹簧(14)、铰接片(15)、端片(16)、纵向支架(17)、侧支架(18)和侧辊(19);/n所述箱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进料口(1-1),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出料口(1-2),所述箱体(1)的顶端中心设有顶孔(1-3),所述盖板(2)扣置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包裹于所述顶孔(1-3)外侧;所述除雾管(3)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并与所述箱体(1)贯通设置;所述排液管(4)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底端;/n所述支撑板(5)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壁,所述支撑板(5)呈横向设置,每侧所述支撑板(5)与所述箱体(1)垂直固定,每侧所述支撑板(5)的表面设有支撑板嵌槽(5-1),所述支撑板嵌槽(5-1)的两端设有嵌槽杆(5-2);所述支撑杆(6)设置于每侧所述支撑板(5)的顶面一端,所述支撑杆(6)的底端嵌入所述支撑板嵌槽(5-1)内,且套合于所述嵌槽杆(5-2)外,所述支撑杆(6)的底端与所述嵌槽杆(5-2)呈可转动设置;所述第一联动杆(7)设置于每个所述支撑杆(6)的一侧,所述第一联动杆(7)的中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一侧实现转动;所述转辊(8)设置于所述第一联动杆(7)的顶端,所述转辊(8)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联动杆(7)实现可转动设置;所述第二联动杆(9)设置于所述第一联动杆(7)的一侧,所述第二联动杆(9)的底端嵌入所述第一联动杆(7)的底端,所述第二联动杆(9)与所述第一联动杆(7)通过轴实现可转动设置;/n所述升降杆(10)设置于每侧所述支撑板(5)的顶面中心,并设置于两侧所述支撑杆(6)的之间,所述升降杆(10)的底端与所述支撑板(5)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中心块(11)设置于所述升降杆(10)的顶端,并与所述升降杆(10)固定设置;所述滑杆(12)设置于所述中心块(11)的两端,并与所述中心块(11)垂直固定设置;所述活动套筒(13)套合于每侧所述滑杆(12)的外壁,所述活动套筒(13)与所述滑杆(12)呈横向可滑动设置;所述铰接片(15)设置每侧所述活动套筒(13)的底端,并与所述活动套筒(13)固定设置,所述第二联动杆(9)的顶端嵌入每侧所述铰接片(15)中,所述第二联动杆(9)与所述铰接片(15)通过轴实现可转动设置;所述弹簧(14)设置于所述中心块(11)的两侧,每个所述弹簧(14)的一端抵合于所述中心块(11)的侧壁,每个所述弹簧(14)的一端抵合于所述活动套筒(13)的端面;所述端片(16)设置于每侧所述滑杆(12)的端部,并与所述滑杆(12)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纵向支架(17)吊装于所述箱体(1)的内顶面,每侧所述端片(16)与每侧所述纵向支架(17)呈纵向可滑动设置;/n所述侧支架(18)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内顶面两端,与所述箱体(1)固定设置;所述侧辊(19)设置于所述侧支架(18)的底端,每侧所述侧辊(19)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所述侧支架(18)呈可转动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带材的高效率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盖板(2)、除雾管(3)、排液管(4)、支撑板(5)、支撑杆(6)、第一联动杆(7)、转辊(8)、第二联动杆(9)、升降杆(10)、中心块(11)、滑杆(12)、活动套筒(13)、弹簧(14)、铰接片(15)、端片(16)、纵向支架(17)、侧支架(18)和侧辊(19);
所述箱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进料口(1-1),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出料口(1-2),所述箱体(1)的顶端中心设有顶孔(1-3),所述盖板(2)扣置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包裹于所述顶孔(1-3)外侧;所述除雾管(3)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并与所述箱体(1)贯通设置;所述排液管(4)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底端;
所述支撑板(5)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壁,所述支撑板(5)呈横向设置,每侧所述支撑板(5)与所述箱体(1)垂直固定,每侧所述支撑板(5)的表面设有支撑板嵌槽(5-1),所述支撑板嵌槽(5-1)的两端设有嵌槽杆(5-2);所述支撑杆(6)设置于每侧所述支撑板(5)的顶面一端,所述支撑杆(6)的底端嵌入所述支撑板嵌槽(5-1)内,且套合于所述嵌槽杆(5-2)外,所述支撑杆(6)的底端与所述嵌槽杆(5-2)呈可转动设置;所述第一联动杆(7)设置于每个所述支撑杆(6)的一侧,所述第一联动杆(7)的中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一侧实现转动;所述转辊(8)设置于所述第一联动杆(7)的顶端,所述转辊(8)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联动杆(7)实现可转动设置;所述第二联动杆(9)设置于所述第一联动杆(7)的一侧,所述第二联动杆(9)的底端嵌入所述第一联动杆(7)的底端,所述第二联动杆(9)与所述第一联动杆(7)通过轴实现可转动设置;
所述升降杆(10)设置于每侧所述支撑板(5)的顶面中心,并设置于两侧所述支撑杆(6)的之间,所述升降杆(10)的底端与所述支撑板(5)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中心块(11)设置于所述升降杆(10)的顶端,并与所述升降杆(10)固定设置;所述滑杆(12)设置于所述中心块(11)的两端,并与所述中心块(11)垂直固定设置;所述活动套筒(13)套合于每侧所述滑杆(12)的外壁,所述活动套筒(13)与所述滑杆(12)呈横向可滑动设置;所述铰接片(15)设置每侧所述活动套筒(13)的底端,并与所述活动套筒(13)固定设置,所述第二联动杆(9)的顶端嵌入每侧所述铰接片(15)中,所述第二联动杆(9)与所述铰接片(15)通过轴实现可转动设置;所述弹簧(14)设置于所述中心块(11)的两侧,每个所述弹簧(14)的一端抵合于所述中心块(11)的侧壁,每个所述弹簧(14)的一端抵合于所述活动套筒(13)的端面;所述端片(16)设置于每侧所述滑杆(12)的端部,并与所述滑杆(12)呈垂直固定设置;所述纵向支架(17)吊装于所述箱体(1)的内顶面,每侧所述端片(16)与每侧所述纵向支架(17)呈纵向可滑动设置;
所述侧支架(18)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内顶面两端,与所述箱体(1)固定设置;所述侧辊(19)设置于所述侧支架(18)的底端,每侧所述侧辊(19)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所述侧支架(18)呈可转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带材的高效率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管(3)呈两排设置,每排所述除雾管(3)设置于所述顶孔(1-3)的两侧,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带材的高效率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中部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大红高祥肖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隆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