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腐解剂及改良盐碱地的有机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05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腐解剂及改良盐碱地的有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腐解剂由灰绿曲霉、黄蓝状菌、黑曲霉、哈茨木霉、厚垣轮枝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肥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腐解剂加入清水中混合成混悬液,再将混悬液均匀喷洒在有机肥颗粒表面,并控制有机肥颗粒含水量≤20%;2)在10‑30℃的温度下,将步骤1处理后的有机肥颗粒储存,当有机肥颗粒表面长满白色菌丝时,将有机肥颗粒放置于阴凉处干燥;3)当白色菌丝变黑后,获得改良盐碱地的有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腐解剂能增加有机肥中的微生物,经过微生物腐解剂处理的有机肥能促进盐碱地种植的作物的生长,降低盐碱地的pH值,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腐解剂及改良盐碱地的有机肥
本专利技术属于盐碱地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腐解剂及改良盐碱地的有机肥。
技术介绍
盐碱土是各类盐土和碱土的统称,盐碱土中存在着大量的弱酸性阴离子(CO32-、HCO31-)和大量的一价阳离子(Na+),pH值较高,土壤结构差,有机质含量低。因而,原生的盐碱土壤严重影响了种植作物的生长。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其施入盐碱地土壤,能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和有机质,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通过自身的代谢和活动,土壤微生物可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生理活性物质,从而为植物提供可吸收利用的营养,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作物的生态环境。因此,开发一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并利用其对现有的有机肥产品进行改良,再将改良的有机肥施用于盐碱地土壤,对于改良盐碱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生物腐解剂及改良盐碱地的有机肥,增加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含量,降低盐碱地的pH值。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腐解剂,其由灰绿曲霉、黄蓝状菌、黑曲霉、哈茨木霉、厚垣轮枝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腐解剂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灰绿曲霉5-15份、所述黄蓝状菌5-10份、所述黑曲霉10-20份、所述哈茨木霉10-20份、所述厚垣轮枝菌5-15份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5-10份组成。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腐解剂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灰绿曲霉5份、所述黄蓝状菌8份、所述黑曲霉17份、所述哈茨木霉13份、所述厚垣轮枝菌12份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5份组成。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腐解剂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灰绿曲霉11份、所述黄蓝状菌6份、所述黑曲霉20份、所述哈茨木霉16份、所述厚垣轮枝菌15份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8份组成。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腐解剂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灰绿曲霉13份、所述黄蓝状菌10份、所述黑曲霉13份、所述哈茨木霉10份、所述厚垣轮枝菌5份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10份组成。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腐解剂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灰绿曲霉15份、所述黄蓝状菌5份、所述黑曲霉10份、所述哈茨木霉20份、所述厚垣轮枝菌9份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7份组成。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有机肥,所述有机肥表面覆盖有上述的微生物腐解剂。优选地,所述有机肥的制备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将所述微生物腐解剂加入清水中,搅拌、混合得到混悬液,然后将所述混悬液均匀喷洒在有机肥颗粒表面,同时控制有机肥颗粒含水量;步骤2,在10-30℃的温度下,将步骤1处理后的有机肥颗粒储存,当储存的有机肥颗粒表面长满白色菌丝时,将表面有白色菌丝的有机肥颗粒放置于阴凉处干燥;步骤3,当所述白色菌丝变黑后,获得所述有机肥。优选地,每1000kg所述有机肥颗粒的表面喷洒所述微生物腐解剂2-5kg,所述有机肥颗粒含水量≤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有机肥的应用,将所述有机肥按照450-750kg/hm2的施用量施入盐碱地土壤。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腐解剂能增加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含量,此种有机肥施用于盐碱地土壤,能促进盐碱地种植的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盐碱地的pH值,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当理解,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下文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所涉及的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则均是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获得的原料。本专利技术将灰绿曲霉(Aspergillusglaucus)菌粉、黄蓝状菌(Talaromycesflavus)菌粉、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菌粉、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菌粉、厚垣轮枝菌(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菌粉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菌粉按一定比例配比,然后混合得到一种微生物腐解剂。将该微生物腐解剂喷洒在有机肥颗粒表面后,能在有机肥表面形成微生物覆盖层,增加有机肥颗粒中的微生物含量。此种有机肥施用于盐碱地土壤,能促进盐碱地种植的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盐碱地的pH值,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组成微生物腐解剂的六种菌粉按照重量计的配比优选为:灰绿曲霉菌粉5-15份、黄蓝状菌菌粉5-10份、黑曲霉菌粉10-20份、哈茨木霉菌粉10-20份、厚垣轮枝菌菌粉5-15份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5-10份。六种菌粉可以自行制备,一方面,将地衣芽孢杆菌在相应的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获得菌液,然后从发酵培养物中分离菌体并干燥浓缩制成单菌株固态菌粉,其中的地衣芽孢杆菌的含菌量≥2.5×1010cfu/g。另一方面,分别将灰绿曲霉、黄蓝状菌、黑曲霉、哈茨木霉和厚垣轮枝菌在相应的固体培养基中发酵获得固态培养物,然后将固态培养物干燥、粉碎制成单菌株固态菌粉。各单菌株菌粉中的含菌量分别为:灰绿曲霉的含菌量≥1.0×109cfu/g,黄蓝状菌的含菌量≥2.5×109cfu/g,黑曲霉的含菌量≥2.5×1010cfu/g,哈茨木霉的含菌量≥1.5×109cfu/g,厚垣轮枝菌的含菌量≥1.5×109cfu/g。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用于改良盐碱地的有机肥的表面覆盖有上述微生物腐解剂。该有机肥的具体制备过程包括:步骤1,先将微生物腐解剂加入清水中,搅拌、混合得到混悬液,然后将混悬液均匀喷洒在有机肥颗粒表面,同时控制有机肥颗粒含水量≤20%。其中的微生物腐解剂的用量优选每1000kg有机肥颗粒的表面喷洒微生物腐解剂2-5kg。步骤2,在10-30℃的温度下,将步骤1处理后的有机肥颗粒储存,当储存的有机肥颗粒表面长满白色菌丝时,将表面有白色菌丝的有机肥颗粒放置于阴凉处干燥。步骤3,当白色菌丝变黑后,获得改良盐碱地的有机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有机肥的应用方法,按照450-750kg/hm2的施用量,将该有机肥施入盐碱地土壤。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腐解剂的制备过程、表面覆盖有微生物腐解剂的有机肥的制备过程和该有机肥的应用方法。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微生物腐解剂由灰绿曲霉菌粉、黄蓝状菌菌粉、黑曲霉菌粉、哈茨木霉菌粉、厚垣轮枝菌菌粉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混合而成,按重量计的六种菌粉的份数分别是灰绿曲霉菌粉5份、黄蓝状菌菌粉8份、黑曲霉菌粉17份、哈茨木霉菌粉13份、厚垣轮枝菌菌粉12份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5份。六种菌粉的含菌量分别为:灰绿曲霉的含菌量≥1.0×109cfu/g,黄蓝状菌的含菌量≥2.5×109cfu/g,黑曲霉的含菌量≥2.5×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腐解剂,其由灰绿曲霉、黄蓝状菌、黑曲霉、哈茨木霉、厚垣轮枝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腐解剂,其由灰绿曲霉、黄蓝状菌、黑曲霉、哈茨木霉、厚垣轮枝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腐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腐解剂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灰绿曲霉5-15份、所述黄蓝状菌5-10份、所述黑曲霉10-20份、所述哈茨木霉10-20份、所述厚垣轮枝菌5-15份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5-10份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腐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腐解剂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灰绿曲霉5份、所述黄蓝状菌8份、所述黑曲霉17份、所述哈茨木霉13份、所述厚垣轮枝菌12份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5份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腐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腐解剂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灰绿曲霉11份、所述黄蓝状菌6份、所述黑曲霉20份、所述哈茨木霉16份、所述厚垣轮枝菌15份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8份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腐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腐解剂由按重量计的所述灰绿曲霉13份、所述黄蓝状菌10份、所述黑曲霉13份、所述哈茨木霉10份、所述厚垣轮枝菌5份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10份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宏黄玉茜李壮梁月陈丽娜李凤兰涂墙姜雪峰梁飞何流琴李柱刚李佳佳孙照勇刘中珊冯艳忠董文君刘乃兵董庆峰李淑敏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