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正书专利>正文

一种垂直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89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垂直电梯,包括梯体,所述梯体是由圆形轿厢和起吊机构组成,所述圆形轿厢是由两个圆盘、半圆轿体和两个半圆轿门组成,且半圆轿体固定安装在两个圆盘之间,所述半圆轿体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有空槽,两个所述半圆轿门活动连接在空槽的内部,所述半圆轿体的两侧外表面和后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均开设有孔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电梯意外下坠,有所缓冲和减震,减少电梯损坏和乘客的受伤,另外使用三根钢索绳可分散用力,增加梯体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平稳,再者电梯发生紧闭时,辅助其撬开,便于抢修,最后,便于一些年纪较大和较小的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可稳定站立,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及其悬挂
,尤其是涉及一种垂直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电梯悬挂结构是电梯运行过程中主要的受力部分,悬挂结构包括轿厢,其作用在于通过曳引机和曳引钢丝绳传递曳引力至轿厢,电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偶有发生电梯故障,导致电梯高空下坠,冲力太大不仅会造成电梯的损坏,也会造成人员的损伤;2.一般的电梯的轿厢与曳引机之间的连接通常为单根绳索的连接,且位置居中,从而会导致其在上下拉伸的过程中,使力不均,且会增加轿厢的不稳定;3.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偶有发生电梯故障,造成电梯紧闭,在进行抢修时,不便将箱门打开;4.一般的垂直电梯为矩形,乘客在进入电梯时,站序较乱,且无扶手,一些年纪较大或者较小的乘客在乘坐时,容易站立不稳,安全性降低。为此,提出一种垂直电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电梯,能够在电梯意外下坠,有所缓冲和减震,减少电梯损坏和乘客的受伤,另外使用三根钢索绳可分散用力,增加梯体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平稳,再者电梯发生紧闭时,辅助其撬开,便于抢修,最后,便于一些年纪较大和较小的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可稳定站立,提高安全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垂直电梯,包括梯体,所述梯体是由圆形轿厢和起吊机构组成,所述圆形轿厢是由两个圆盘、半圆轿体和两个半圆轿门组成,且半圆轿体固定安装在两个圆盘之间,所述半圆轿体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有空槽,两个所述半圆轿门活动连接在空槽的内部,所述半圆轿体的两侧外表面和后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均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限定机构,且限定机构是由半圆固定块、两个立柱、三个插杆、底盘和若干减震弹簧组成,两个所述立柱固定安装在半圆固定块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且立柱贯穿靠近下端的圆盘与底盘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减震弹簧固定安装在底盘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外表面的位置,且减震弹簧位于圆盘与底盘之间,三个所述插杆贯穿至孔槽至半圆轿体的内部,两个所述圆盘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均开设有圆孔,所述起吊机构贯穿两个圆孔的内部,所述起吊机构是由长筒、十字卡盘和套筒,且长筒下端贯穿圆孔与十字卡盘固定连接,所述十字卡盘位于下端圆盘的下端外表面,所述长筒上端贯穿圆孔与套筒螺纹连接,所述长筒的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一限定孔,且第一限定孔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套筒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限定孔,且其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限定孔和第二限定孔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凸形限定块,且凸形限定块依次贯穿第一限定孔和第二限定孔至套筒的上端,所述凸形限定块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穿孔。将限定机构的插杆依次贯穿半圆轿体的孔槽中,且固定,半圆固定块下端的立柱贯穿下端的圆盘与底盘相连接,底盘位于圆形轿厢的下端,减震弹簧位于底盘和圆盘之间,电梯在运行的过程,偶有发生坠落的情况,该机构可在电梯下坠,有所缓冲和减震,减少电梯损坏和乘客的受伤,长筒贯穿圆形轿厢的内部,十字卡盘紧贴在圆盘的下端,三个凸形限定块限定在长筒的内部,三个凸形限定块贯穿套筒上的第二限定孔,再用三根钢索拉绳依次穿过穿孔,再用另外一根钢索拉绳的一端将三根钢索拉绳固定住,且其另一端与曳引机相连接相连接,相对于传统的用单根钢索绳进行牵引,该结构使用三根钢索绳可分散用力,增加梯体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平稳。优选的,所述半圆固定块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弧形槽,两个所述弧形槽的内部相连通,且其内部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是由两个弧形滑块、强力弹簧和L形卡块组成,所述强力弹簧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滑块之间,所述L形卡块固定安装在弧形滑块内部靠近前端中间的位置,所述弧形滑块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拉槽,两个所述半圆轿门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卡槽,且L形卡块卡接在卡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体运行,半圆轿门打开,弧形滑块的L形卡块钩进矩形块的卡槽中,人员进入圆形轿厢的内部,半圆轿门关闭,弧形滑块随之移动,若有人员未及时进入,可拉取弧形滑块前端的拉槽,向一侧拉取弧形滑块,弧形滑块带动半圆轿门的打开,该结构可在电梯发生紧闭时,辅助其撬开,便于抢修。优选的,所述长筒的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限定筒,且限定筒的外表面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数量为若干,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靠近中间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横杆,且横杆的两侧分别贯穿在隔板的内部,所述横杆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直杆,且直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回字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乘客进入圆形轿厢的内部,圆形结构可便于乘客有序进入,手拉回字框,可便于一些年纪较大和较小的乘客其稳定站立,提高安全性,较为实用。优选的,三个所述第一限定孔和三个第二限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限定孔的内径大于第二限定孔的内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凸形限定块限定在长筒的内部,三个凸形限定块贯穿套筒上的第二限定孔,再用三根钢索拉绳依次穿过穿孔,再用另外一根钢索拉绳的一端将三根钢索拉绳固定住。优选的,三个所述穿孔的内部均贯穿有钢索拉绳,三个钢索拉绳的一端与另一个钢索拉绳固定连接,钢索拉绳与曳引机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根钢索拉绳依次穿过穿孔,再用另外一根钢索拉绳的一端将三根钢索拉绳固定住,且其另一端与曳引机相连接相连接,相对于传统的用单根钢索绳进行牵引,该结构使用三根钢索绳可分散用力,增加梯体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平稳。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滑块呈左右对称,两个所述弧形滑块的总长度大于弧形槽内部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一侧拉取弧形滑块,弧形滑块在弧形槽的内部滑动,弧形滑块带动半圆轿门的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限定机构的插杆依次贯穿半圆轿体的孔槽中,且固定,半圆固定块下端的立柱贯穿下端的圆盘与底盘相连接,底盘位于圆形轿厢的下端,减震弹簧位于底盘和圆盘之间,电梯在运行的过程,偶有发生坠落的情况,该机构可在电梯下坠,有所缓冲和减震,减少电梯损坏和乘客的受伤;2、长筒贯穿圆形轿厢的内部,十字卡盘紧贴在圆盘的下端,三个凸形限定块限定在长筒的内部,三个凸形限定块贯穿套筒上的第二限定孔,再用三根钢索拉绳依次穿过穿孔,再用另外一根钢索拉绳的一端将三根钢索拉绳固定住,且其另一端与曳引机相连接相连接,相对于传统的用单根钢索绳进行牵引,该结构使用三根钢索绳可分散用力,增加梯体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平稳;3、电梯体运行,半圆轿门打开,弧形滑块的L形卡块钩进矩形块的卡槽中,人员进入圆形轿厢的内部,半圆轿门关闭,弧形滑块随之移动,若有人员未及时进入,可拉取弧形滑块前端的拉槽,向一侧拉取弧形滑块,弧形滑块带动半圆轿门的打开,该结构可在电梯发生紧闭时,辅助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梯体(1),所述梯体(1)是由圆形轿厢(2)和起吊机构(3)组成,所述圆形轿厢(2)是由两个圆盘(21)、半圆轿体(22)和两个半圆轿门(23)组成,且半圆轿体(22)固定安装在两个圆盘(21)之间,所述半圆轿体(22)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有空槽(24),两个所述半圆轿门(23)活动连接在空槽(24)的内部,所述半圆轿体(22)的两侧外表面和后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均开设有孔槽(25),所述孔槽(25)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限定机构(4),且限定机构(4)是由半圆固定块(41)、两个立柱(42)、三个插杆(43)、底盘(44)和若干减震弹簧(45)组成,两个所述立柱(42)固定安装在半圆固定块(4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且立柱(42)贯穿靠近下端的圆盘(21)与底盘(44)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减震弹簧(45)固定安装在底盘(44)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外表面的位置,且减震弹簧(45)位于圆盘(21)与底盘(44)之间,三个所述插杆(43)贯穿至孔槽(25)至半圆轿体(22)的内部,两个所述圆盘(2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均开设有圆孔(5),所述起吊机构(3)贯穿两个圆孔(5)的内部,所述起吊机构(3)是由长筒(51)、十字卡盘(52)和套筒(53),且长筒(51)下端贯穿圆孔(5)与十字卡盘(52)固定连接,所述十字卡盘(52)位于下端圆盘(21)的下端外表面,所述长筒(51)上端贯穿圆孔(5)与套筒(53)螺纹连接,所述长筒(51)的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一限定孔(54),且第一限定孔(54)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套筒(53)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限定孔(55),且其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限定孔(54)和第二限定孔(55)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凸形限定块(56),且凸形限定块(56)依次贯穿第一限定孔(54)和第二限定孔(55)至套筒(53)的上端,所述凸形限定块(56)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穿孔(5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梯体(1),所述梯体(1)是由圆形轿厢(2)和起吊机构(3)组成,所述圆形轿厢(2)是由两个圆盘(21)、半圆轿体(22)和两个半圆轿门(23)组成,且半圆轿体(22)固定安装在两个圆盘(21)之间,所述半圆轿体(22)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有空槽(24),两个所述半圆轿门(23)活动连接在空槽(24)的内部,所述半圆轿体(22)的两侧外表面和后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均开设有孔槽(25),所述孔槽(25)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限定机构(4),且限定机构(4)是由半圆固定块(41)、两个立柱(42)、三个插杆(43)、底盘(44)和若干减震弹簧(45)组成,两个所述立柱(42)固定安装在半圆固定块(4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且立柱(42)贯穿靠近下端的圆盘(21)与底盘(44)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减震弹簧(45)固定安装在底盘(44)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外表面的位置,且减震弹簧(45)位于圆盘(21)与底盘(44)之间,三个所述插杆(43)贯穿至孔槽(25)至半圆轿体(22)的内部,两个所述圆盘(2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均开设有圆孔(5),所述起吊机构(3)贯穿两个圆孔(5)的内部,所述起吊机构(3)是由长筒(51)、十字卡盘(52)和套筒(53),且长筒(51)下端贯穿圆孔(5)与十字卡盘(52)固定连接,所述十字卡盘(52)位于下端圆盘(21)的下端外表面,所述长筒(51)上端贯穿圆孔(5)与套筒(53)螺纹连接,所述长筒(51)的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一限定孔(54),且第一限定孔(54)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套筒(53)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限定孔(55),且其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限定孔(54)和第二限定孔(55)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凸形限定块(56),且凸形限定块(56)依次贯穿第一限定孔(54)和第二限定孔(55)至套筒(53)的上端,所述凸形限定块(56)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正书孔维恒
申请(专利权)人:曹正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