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递垃圾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80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投递垃圾车,包括:车体、用于投放有害垃圾的投递箱、用于投放橱余垃圾的投递箱、用于投放其他垃圾的投递箱和用于投放可回收垃圾的投递箱;投递箱设置于车体内;车体设有:声音识别装置、图像获取装置、控制器、语音提示装置、和多个雷达检测装置。智能投递垃圾车不仅能够实现精准的垃圾分类及分类回收,进而保证垃圾分类后续工作的正常运行,还能够实现无接触投放垃圾,减少二次细菌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投递垃圾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投递垃圾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垃圾桶在扔垃圾时需要将垃圾桶盖子掀开,然后将垃圾投放进去。这样投递者的手会因触碰垃圾桶而接触到细菌,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同时,这样的垃圾桶不能精确实现垃圾分类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投递垃圾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投递垃圾车,包括:车体、用于投放有害垃圾的投递箱、用于投放橱余垃圾的投递箱、用于投放其他垃圾的投递箱和用于投放可回收垃圾的投递箱;投递箱设置于车体内;车体设有:声音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投递者的声音以识别投递者要将垃圾放入哪一个投递箱;图像获取装置,用于对垃圾进行拍照以获取垃圾图片;控制器,用于接收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垃圾图片并对垃圾图片进行分析以判断该垃圾中是否存在不属于该投递箱的垃圾种类;语音提示装置,用于接收控制器的分析结果:在控制器针对垃圾图片的分析结果为存在不属于该投递箱的垃圾种类时,语音提示投递者将垃圾进行重新分类后再进行投递;在控制器针对垃圾图片的分析结果为不存在不属于该投递箱的垃圾种类时,语音提示投递者可将垃圾投入至声音识别装置识别的投递者要将垃圾放入的投递箱;多个雷达检测装置,分别设置于多个投递箱的外侧,用于接收控制器的分析结果,在控制器针对垃圾图片的分析结果为不存在不属于该投递箱的垃圾种类且检测到人体时控制相应的投递箱打开。进一步地,投递箱包括:桶体和桶盖;桶盖包括:盖框和盖体;盖框固定至桶体的桶口且形成有投递口;盖体转动连接至盖框且在关闭投递箱和打开投递箱之间运动;桶盖设有电缸;雷达检测装置通讯连接至电缸;电缸的缸体转动连接至盖框的内侧且缸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至盖体的内侧。进一步地,车体还设有用于在控制器的处理结果无效或雷达检测装置损坏时进行备用的感应开关;感应开关电性连接至电缸。进一步地,车体设有垃圾摆放台;垃圾摆放台折叠安装于车体的一侧。进一步地,图像获取装置设置于垃圾摆放台的上侧。进一步地,垃圾摆放台的底部设有用于放置垃圾袋和夹子的收纳槽。进一步地,车体设有:两个用于投放有害垃圾的投递箱、两个用于投放橱余垃圾的投递箱、两个用于投放其他垃圾的投递箱和两个用于投放可回收垃圾的投递箱;两个用于投放有害垃圾的投递箱分别位于车体两侧且相对设置;两个用于投放橱余垃圾的投递箱分别位于车体两侧且相对设置;两个用于投放其他垃圾的投递箱分别位于车体两侧且相对设置;两个用于投放可回收垃圾的投递箱分别位于车体两侧且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投递箱内设有用于检测投递箱内的垃圾是否堆放程度的激光检测装置;激光检测装置讯连接至控制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智能投递垃圾车能够避免用户因不清楚具体的垃圾分类知识而误将垃圾投放错误的情况出现,从而实现精准的垃圾分类及分类回收,进而保证垃圾分类后续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该智能投递垃圾车还能够实现无接触投放垃圾,避免在扔垃圾时需要将垃圾桶盖子掀开的操作,减少二次细菌传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投递垃圾车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一种智能投递垃圾车的桶盖的示意图,图中投递口为打开状态;智能投递垃圾车10,车体11,投递箱12,桶盖13,盖框131,挡边1311,投递口1312,盖体132,电缸14,缸体141,缸杆142,第一转动座15,第二转动座16,感应开关17,雷达检测装置18,声音识别装置19,图像获取装置20,语音提示装置21,垃圾摆放台22,收纳槽221,激光检测装置(未示出),继电器(未示出),控制器(未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智能投递垃圾车10,包括:车体11,车体11内设有投递箱12,以供投递者投入垃圾。具体地,投递箱12包括:桶体和桶盖13。其中桶盖13包括:盖框131和盖体132。将盖框131固定至桶体的桶口以封闭桶口。盖框131形成有投递口1312,以供投递者将垃圾投入投递箱12。盖体132转动连接至盖框131且在关闭投递口1312和打开投递口1312之间运动。进一步地,车体11设有:感应器、控制器和继电器。桶盖13设有电缸14。感应器通讯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电性连接至继电器。继电器电性连接至电缸14。电缸14的缸体141转动连接至盖框131的内侧且缸杆142的一端转动连接至盖体132的内侧。具体而言,当感应器检测到人体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信息通过控制继电器来控制电缸14收缩缸杆142。由于缸体141转动连接至盖框131的内侧且缸杆142的一端转动连接至盖体132的内侧,所以缸杆142在收缩时能够拉动盖体132相对盖框131进行转动,从而打开投递口1312,供投递者进垃圾投入投递口1312。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无接触投放垃圾,避免在扔垃圾时需要将垃圾桶盖13子掀开的操作,减少二次细菌传播。使用更加健康环保。同时,继电器通过常开常闭点控制电缸14的缸杆142收缩后再伸出。电缸14的缸杆142在自身活塞的推力作用下,是缓慢伸出的,直至将盖体132再次关上投递口1312。这样的结构具有防夹的功能,能够避免用户被盖体132夹伤,保证使用的安全性,结构的可靠性高。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感应器为雷达检测装置18。雷达检测装置18利用车体11内的12V和24V开关电源提供电源,超声波测距使用12V电源通过雷达反馈物体距离信号,通过模块输出开关量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常开常闭点来给电缸14提供正负电压,实现电缸14的伸缩。可选的,感应器也可以采用红外感应装置。红外感应装置控制电缸14的伸缩与雷达检测装置18控制电缸14的伸缩的原理相同。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电缸14的缸体141通过第一转动座15转动连接至盖框131。电缸14的缸杆14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座16转动连接至盖体132。这样的结构简单且可靠,使用寿命较长。盖体132通过转动轴销转动连接至盖框131,结构简单便于维修。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盖框131的四周形成有挡边1311。挡边1311用于防止垃圾溢到盖体132的内侧,从而避免垃圾。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车体11设有:两个用于投放有害垃圾的投递箱12、两个用于投放橱余垃圾的投递箱12、两个用于投放其他垃圾的投递箱12和两个用于投放可回收垃圾的投递箱12。两个用于投放有害垃圾的投递箱12分别位于车体11两侧且相对设置。两个用于投放橱余垃圾的投递箱12分别位于车体11两侧且相对设置。两个用于投放其他垃圾的投递箱12分别位于车体11两侧且相对设置。两个用于投放可回收垃圾的投递箱12分别位于车体11两侧且相对设置。这样设置,投递者在车体11的两侧都能够投递垃圾,使用方便。其中每个投递口1312都设有雷达检测装置18,以在检测到人体时智能打开盖体132,这样便于投递者进行无接触投递,不用触碰盖体132。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智能投递垃圾车10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投递垃圾车,包括:车体、用于投放有害垃圾的投递箱、用于投放橱余垃圾的投递箱、用于投放其他垃圾的投递箱和用于投放可回收垃圾的投递箱;所述投递箱设置于所述车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设有:/n声音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投递者的声音以识别投递者要将垃圾放入哪一个投递箱;/n图像获取装置,用于对垃圾进行拍照以获取垃圾图片;/n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垃圾图片并对垃圾图片进行分析以判断该垃圾中是否存在不属于该投递箱的垃圾种类;/n语音提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分析结果:在所述控制器针对垃圾图片的分析结果为存在不属于该投递箱的垃圾种类时,语音提示投递者将垃圾进行重新分类后再进行投递;在所述控制器针对垃圾图片的分析结果为不存在不属于该投递箱的垃圾种类时,语音提示投递者可将垃圾投入至所述声音识别装置识别的投递者要将垃圾放入的投递箱;/n多个雷达检测装置,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投递箱的外侧,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分析结果,在所述控制器针对垃圾图片的分析结果为不存在不属于该投递箱的垃圾种类且检测到人体时控制相应的投递箱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投递垃圾车,包括:车体、用于投放有害垃圾的投递箱、用于投放橱余垃圾的投递箱、用于投放其他垃圾的投递箱和用于投放可回收垃圾的投递箱;所述投递箱设置于所述车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设有:
声音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投递者的声音以识别投递者要将垃圾放入哪一个投递箱;
图像获取装置,用于对垃圾进行拍照以获取垃圾图片;
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垃圾图片并对垃圾图片进行分析以判断该垃圾中是否存在不属于该投递箱的垃圾种类;
语音提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分析结果:在所述控制器针对垃圾图片的分析结果为存在不属于该投递箱的垃圾种类时,语音提示投递者将垃圾进行重新分类后再进行投递;在所述控制器针对垃圾图片的分析结果为不存在不属于该投递箱的垃圾种类时,语音提示投递者可将垃圾投入至所述声音识别装置识别的投递者要将垃圾放入的投递箱;
多个雷达检测装置,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投递箱的外侧,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分析结果,在所述控制器针对垃圾图片的分析结果为不存在不属于该投递箱的垃圾种类且检测到人体时控制相应的投递箱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投递垃圾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递箱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桶盖包括:盖框和盖体;所述盖框固定至所述桶体的桶口且形成有投递口;所述盖体转动连接至所述盖框且在关闭所述投递箱和打开所述投递箱之间运动;所述桶盖设有电缸;所述雷达检测装置通讯连接至所述电缸;所述电缸的缸体转动连接至所述盖框的内侧且缸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乐田明佳王建军许阳高加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乐科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