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卷垃圾袋及其收纳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78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卷垃圾袋及其收纳盒,所述连卷垃圾袋包括顺序相连的若干垃圾袋,每一垃圾袋包括前片与后片,所述前片与后片的侧边及底部闭合、顶部形成开口,相邻的两个垃圾袋中,前一垃圾袋的前片的顶部与后一垃圾袋的底部断开;前一垃圾袋的后片的顶部与后一垃圾袋的底部相连且两者之间形成有易撕线;所述后片的顶部形成有至少一第一挂孔;所述收纳盒包括底壳以及盖合于底壳上的上盖,所述底壳、上盖或底壳与上盖之间形成有抽出口用于向外抽拉垃圾袋,所述底壳或上盖上设有至少一挂钩,所述至少一挂钩用于供垃圾袋的所述至少一第一挂孔挂设而固定由抽出口抽拉出的垃圾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与操作上简单方便,完全解放使用者的双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卷垃圾袋及其收纳盒
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连卷垃圾袋及其收纳盒。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垃圾的收集与处理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居家或办公时,通常是在室内放置垃圾桶并在垃圾桶上套接垃圾袋来收集垃圾。当垃圾桶内的垃圾达到一定量或一定时间后将垃圾袋以及袋内的垃圾一起送至垃圾收集点。然而,在汽车等空间窄小的环境中,通常并不方便放置垃圾桶,而垃圾袋本身又是轻软的塑料,在车内使用时需要用户手持垃圾袋,存在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连卷垃圾袋及其收纳盒。本技术提供一种连卷垃圾袋,所述连卷垃圾袋包括顺序相连的若干垃圾袋,所述若干垃圾袋中每一垃圾袋均包括前片与后片,所述前片与后片的侧边及底部闭合、顶部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垃圾放入垃圾袋中,在所述若干垃圾袋的每相邻两个垃圾袋中,前一垃圾袋的前片的顶部与后一垃圾袋的底部断开;前一垃圾袋的后片的顶部与后一垃圾袋的底部相连且两者之间形成有易撕线;所述后片的顶部设有至少一第一挂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收纳盒,用于上述连卷垃圾袋的收纳,所述收纳盒包括底壳以及盖合于底壳上的上盖,所述上盖和底壳之间设有用于收纳连卷垃圾袋的收纳腔,所述底壳、上盖、或底壳与上盖之间设有抽出口用于向外抽拉垃圾袋,所述底壳或上盖上设有至少一挂钩,所述至少一挂钩用于供垃圾袋的所述至少一第一挂孔挂设而固定由抽出口抽拉出的垃圾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收纳盒设置有挂钩,连卷垃圾袋的各个垃圾袋的前片断开、后片通过易撕线连接,同时后片形成有挂孔与收纳盒的挂钩相挂设,使用时所述垃圾袋可以保持在连接状态,在操作上简单方便,完全解放使用者的双手,特别适用于不方便放置垃圾桶的场合,如汽车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卷垃圾袋收纳盒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收纳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连卷垃圾袋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连卷垃圾袋的平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连卷垃圾袋以及存放该连卷垃圾袋的收纳盒,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收纳盒10整体呈长条形盒状结构,内部形成空间19用于存放连卷垃圾袋20。所述收纳盒10包括底壳11以及铰接于底壳11上的上盖12,所述上盖12相对底壳11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收纳盒10,以便向底壳11内放入连卷垃圾袋20。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1的两端向外伸出有枢轴13、所述上盖12对应地形成有轴孔14与枢轴13转动地相插接。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所述底壳11上形成轴孔、对应地在所述上盖12上设置枢轴与轴孔相插接。另外,所述上盖12与底壳11也可以有其它连接方式,如卡扣连接等,此时可以直接将上盖12从底壳11上拆卸下来。所述底壳11的后侧设置有固定结构15,所述固定结构15可以是勾子、胶条、吸盘、磁吸头、夹子、束带等,通过勾连、粘连、真空吸附、磁吸附、夹持、束缚等方式将本技术收纳盒10固定于其它物体,如墙壁、桌面、车座、车窗、空调叶片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15成对设置,两固定结构15分别靠近底壳11的左右两端,保证底壳11与其它物体连接的稳定性。应当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15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可以是单个、三个甚至更多,不以具体实施例为限。另外,所述固定结构15也可以形成于底壳11的底部。所述收纳盒10内设置有定位结构,用于限制放入收纳盒10中的连卷垃圾袋20。所述连卷垃圾袋20由多个通过易撕线21相连的垃圾袋卷绕而成,垃圾袋20的数量通常是几十到几百个不等。所述多个垃圾袋20可以直接卷绕构成一实心结构,或者卷绕于一实心轴上构成一实心结构,或者也可以卷绕于一空心轴上构成一空心结构,或者且中心不设置卷绕轴。当所述连卷垃圾袋20为实心结构时,可以直接放置于底壳11中由上盖12作为限位结构对其形成限制;当所述连卷垃圾袋20为空心结构时,可以在所述底壳11内的左右两端设置轴杆(图未示),所述轴杆作为限位结构与空心的连卷垃圾袋20相插接。优选地,所述轴杆可以折弯一定角度,方便连卷垃圾袋20的装配,在抽出垃圾袋20的过程中,连卷垃圾袋20绕轴杆转动,可便于用户抽出垃圾袋20。所述收纳盒10的一侧形成有抽出口16,图示方向抽出口16位于收纳盒10的前侧,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抽出口16可以形成于收纳盒10顶部或者底部。所述抽出口16连通收纳盒10的内部空间19与外界,用于向外抽取存放的垃圾袋20。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2相对于底壳11具有更大的宽度,上盖12的前侧相对于底壳11的前侧向外伸出,从而在所述上盖12于底壳11之间形成所述抽出口16,所述抽出口16的朝向向下。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在所述底壳11或上盖12的合适位置处采用切孔的方式形成所述抽出口16,不以具体实施例为限。所述底壳11的前侧设置有挂钩17,所述挂钩17位于抽出口16的下方,用于固定从收纳盒10抽出的垃圾袋20。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17成对设置,两挂钩17分别靠近底壳11的前侧的左右两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挂钩17的数量可以根据垃圾袋20的结构进行调整,也可以是单个、三个甚至更多,不以具体实施例为限。请同时参阅图4与图5,每个垃圾袋20包括前片22和后片23。所述前片22和后片23的左右两侧以及底部密封闭合,前片22和后片23的顶部分离形成可供垃圾放入的开口24。较佳地,所述垃圾袋20的前片22和后片23为一体成型的环形围壁结构,也就是说前片22与后片23的左右两侧是一体连接的。所述前片22与后片23的底部通过热压粘接形成密封闭合,形成粘合条27。相邻的两个垃圾袋20中,前一垃圾袋20的前片22的顶部与后一垃圾袋20的前片22底部断开;后一垃圾袋20的后片23的底部与前一垃圾袋20的后片23的顶部一体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所述易撕线21。所述易撕线21与粘接条27之间可以间隔有小的距离,保证垃圾袋20在通过易撕线21断开时不影响其底部的闭合。所述每一垃圾袋20的后片23的顶部形成有第一挂孔25,所述第一挂孔25的数量、位置与底壳11的挂钩17的数量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片23上对称地形成有两个第一挂孔25,所述两个第一挂孔25分别靠近垃圾袋20的左右两侧设置。应当理解地,所述后片23上的第一挂孔25也可以是单个、三个或更多。较佳地,所述每一垃圾袋20的前片22的顶部形成有第二挂孔26,所述第二挂孔26的数量、位置与第一挂孔25相对应。较佳地,所述第一挂孔25与第二挂孔26采用切孔的方式一次性切穿所述垃圾袋20的前片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卷垃圾袋,包括顺序相连的若干垃圾袋,所述若干垃圾袋中每一垃圾袋均包括前片与后片,所述前片与后片的侧边及底部闭合、顶部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垃圾放入垃圾袋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干垃圾袋的每相邻两个垃圾袋中,前一垃圾袋的前片的顶部与后一垃圾袋的底部断开;前一垃圾袋的后片的顶部与后一垃圾袋的底部相连且两者之间形成有易撕线;所述后片的顶部设有至少一第一挂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卷垃圾袋,包括顺序相连的若干垃圾袋,所述若干垃圾袋中每一垃圾袋均包括前片与后片,所述前片与后片的侧边及底部闭合、顶部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垃圾放入垃圾袋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干垃圾袋的每相邻两个垃圾袋中,前一垃圾袋的前片的顶部与后一垃圾袋的底部断开;前一垃圾袋的后片的顶部与后一垃圾袋的底部相连且两者之间形成有易撕线;所述后片的顶部设有至少一第一挂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卷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的顶部形成有至少一第二挂孔,所述第二挂孔与第一挂孔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卷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孔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后片的左右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卷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垃圾袋卷绕于一轴上构成所述连卷垃圾袋,所述轴为实心轴或空心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卷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垃圾袋中每一垃圾袋的前片和后片为一体的环形围壁结构,所述前片与后片的底部通过热压粘接闭合;相邻的两个垃圾袋中,前一垃圾袋的前片的顶部与后一垃圾袋的前片的底部断开;前一垃圾袋的后片的顶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利潘龙余建顺曾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