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船舱口围装配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70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船舱口围装配用辅助装置,包括甲板固定装置,舱口围固定装置及连接螺杆,所述甲板固定装置与舱口围固定装置通过连接螺杆连接,所述甲板固定装置包括甲板固定本体,所述甲板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甲板横向固定槽与甲板纵向固定槽,所述甲板固定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螺杆孔支座,第一螺杆孔支座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杆连接孔,所述舱口围固定装置包括舱口围固定本体,所述舱口围固定本体朝向甲板固定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孔支座,所述第二螺杆孔支座朝向舱口围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杆连接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接螺杆调节甲板和舱口围之间的相对位置,消除了由于拆除马脚可能带来的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保证了船舶的建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船舱口围装配用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船舱口围装配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集装箱船由于自身船型特点,在考虑缩短船坞周期上,更多的倾向于将安装舱口围前移至分段组立阶段。集装箱船属于大开口船,对于船舶总纵强度的要求较高,主甲板区域作为船体甲板侧总纵强度的重要来源,其建造质量要求一直较高。舱口围部分是主甲板上重要结构,在组立阶段合拢舱口围与主甲板时,由于现场装配需要,不可避免的要在主甲板和舱口围上留下马脚,事后修补打磨。这种传统的装配方式存在潜在质量隐患,并且伴随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差异,施工过程不可控。因此,有必要针对舱口围甲板合拢的装配过程,制作一款能够规范主甲板合拢阶段舱口围装配调整的工装,达到消除由于装配需要造成的马脚,消除潜在质量隐患,提升装配建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船舱口围装配用辅助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避免船舶组立阶段主甲板合拢舱口围时,由于装配需要,人为产生的马脚,从而避免了马脚所带来的潜在质量缺陷和质量隐患,保证船体的建造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船舱口围装配用辅助装置,包括甲板固定装置,舱口围固定装置及连接螺杆,所述甲板固定装置与所述舱口围固定装置通过所述连接螺杆连接,所述甲板固定装置包括甲板固定本体,所述甲板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甲板横向固定槽与甲板纵向固定槽,所述甲板横向固定槽与所述甲板纵向固定槽连通且垂直,贯穿所述甲板固定本体设置有夹紧螺栓孔,所述夹紧螺栓孔与所述甲板纵向固定槽连通,所述甲板固定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杆孔支座,所述第一螺杆孔支座与所述甲板横向固定槽垂直,所述第一螺杆孔支座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杆连接孔,所述舱口围固定装置包括舱口围固定本体,所述舱口围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舱口围固定槽,所述舱口围固定槽与所述甲板纵向固定槽平行,所述舱口围固定本体朝向所述甲板固定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孔支座,所述第二螺杆孔支座朝向所述舱口围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杆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杆的一端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孔相匹配,另一端螺纹与所述第二螺杆连接孔相匹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螺杆包括端部螺杆及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分别焊接所述端部螺杆,贯穿所述连接体设置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可滑动安装有转动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体两侧的所述连接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甲板固定装置设置于主甲板的三向交接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螺栓孔设置于所述甲板固定本体远离所述舱口围固定本体的一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杆孔支座与所述甲板固定本体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孔支座与所述舱口围固定本体焊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舱口围固定装置固定舱口围,采用甲板固定装置固定甲板,并通过夹紧螺栓固定,甲板固定装置与舱口围固定装置通过连接螺杆连接,避免了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在舱口围、甲板上焊接马板,通过连接螺杆调节甲板和舱口围之间的相对位置,整个装配过程中不产生辅助马脚,消除了由于拆除马脚可能带来的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保证了船舶的建造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集装箱船舱口围装配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集装箱船舱口围装配用辅助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舱口围1、主甲板2、甲板固定装置3、连接螺杆4、舱口围固定装置5、第一螺杆孔支座11、转动孔12、甲板横向固定槽13、夹紧螺栓孔14、甲板纵向固定槽16、连接体17、端部螺杆18、舱口围固定槽20、第二螺杆孔支座21、转动杆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船舱口围装配用辅助装置,包括甲板固定装置3、舱口围固定装置5及连接螺杆4。其中,甲板固定装置3包括甲板固定本体,甲板固定本体呈T字型,甲板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甲板横向固定槽13与甲板纵向固定槽16,甲板横向固定槽13与甲板纵向固定槽16连通且垂直,甲板固定本体上还贯穿设置有夹紧螺栓孔14,夹紧螺栓孔14与甲板纵向固定槽16连通,夹紧螺栓孔14开设于甲板固定本体远离舱口围固定装置5的一侧。甲板固定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杆孔支座11,第一螺杆孔支座11与甲板横向固定槽13垂直,第一螺杆孔支座11与甲板固定本体焊接连接,第一螺杆孔支座11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杆连接孔。舱口围固定装置5包括舱口围固定本体,舱口围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舱口围固定槽20,舱口围固定槽20与甲板纵向固定槽16平行,舱口围固定本体朝向甲板固定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杆孔支座21,第二螺杆孔支座21与舱口围固定本体焊接连接,第二螺杆孔支座21朝向舱口围1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杆连接孔。连接螺杆4包括端部螺杆18机连接体17,连接体17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端部螺杆18,其中一个端部螺杆18的螺纹与第一螺杆连接孔相匹配,另一个端部螺杆18的螺纹与第二螺杆连接孔相匹配,两个端部螺杆18的螺纹旋向相反。贯穿连接体17设置有转动孔12,转动孔12内设置转动杆22,转动杆22与转动孔12可以相对滑动。上述集装箱船舱口围装配用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将甲板固定装置3卡在主甲板2的三向交接处,调整连接螺杆4的长度,使得舱口围固定装置5的舱口围固定槽20能够卡在舱口围1侧板上,安装好甲板固定装置3与舱口围固定装置5后,由于甲板固定在专用胎架上,故可以认为甲板处于刚性固定状态,通过拧动转动杆22调节舱口围1在主甲板2上的位置,使得舱口围1能够在主甲板2上相对移动,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马脚,提高了船舶的建造质量。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专利技术作出具体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船舱口围装配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甲板固定装置(3),舱口围固定装置(5)及连接螺杆(4),所述甲板固定装置(3)与所述舱口围固定装置(5)通过所述连接螺杆(4)连接,/n所述甲板固定装置(3)包括甲板固定本体,所述甲板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甲板横向固定槽(13)与甲板纵向固定槽(16),所述甲板横向固定槽(13)与所述甲板纵向固定槽(16)连通且垂直,贯穿所述甲板固定本体设置有夹紧螺栓孔(14),所述夹紧螺栓孔(14)与所述甲板纵向固定槽(16)连通,所述甲板固定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杆孔支座(11),所述第一螺杆孔支座(11)与所述甲板横向固定槽(13)垂直,所述第一螺杆孔支座(11)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杆连接孔,/n所述舱口围固定装置(5)包括舱口围固定本体,所述舱口围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舱口围固定槽(20),所述舱口围固定槽(20)与所述甲板纵向固定槽(16)平行,所述舱口围固定本体朝向所述甲板固定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孔支座(21),所述第二螺杆孔支座(21)朝向所述舱口围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杆连接孔,/n所述连接螺杆(4)的一端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孔相匹配,另一端螺纹与所述第二螺杆连接孔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船舱口围装配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甲板固定装置(3),舱口围固定装置(5)及连接螺杆(4),所述甲板固定装置(3)与所述舱口围固定装置(5)通过所述连接螺杆(4)连接,
所述甲板固定装置(3)包括甲板固定本体,所述甲板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甲板横向固定槽(13)与甲板纵向固定槽(16),所述甲板横向固定槽(13)与所述甲板纵向固定槽(16)连通且垂直,贯穿所述甲板固定本体设置有夹紧螺栓孔(14),所述夹紧螺栓孔(14)与所述甲板纵向固定槽(16)连通,所述甲板固定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杆孔支座(11),所述第一螺杆孔支座(11)与所述甲板横向固定槽(13)垂直,所述第一螺杆孔支座(11)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杆连接孔,
所述舱口围固定装置(5)包括舱口围固定本体,所述舱口围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舱口围固定槽(20),所述舱口围固定槽(20)与所述甲板纵向固定槽(16)平行,所述舱口围固定本体朝向所述甲板固定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孔支座(21),所述第二螺杆孔支座(21)朝向所述舱口围固定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杆连接孔,
所述连接螺杆(4)的一端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伟李冬明李德奇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