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及轨道列车
本专利技术轨道列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和具有该贯通道的轨道列车。
技术介绍
目前轨道列车的贯通道的内外折棚之间的横向跨距很小,导致贯通道内噪声不能得到较好地控制。而如果加大贯通道的内外折棚之间的横向跨距,又会导致连挂解编操作复杂。有鉴于此,如何兼顾两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列车的贯通道,所述贯通道包括:折棚,具体包括外折棚和设置在所述外折棚内部的内折棚,所述内折棚的两侧侧壁与所述外折棚的两侧侧壁之间形成横向空腔;折棚框,设置在所述折棚的一端,具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折棚和所述外折棚同端的内框体和外框体;连挂解编组件,所述连挂解编组件安装在所述折棚框上,所述连挂解编组件具体包括外连挂解编部、内连挂解编部和联动梁,所述外连挂解编部用于使所述外框体与对接件连挂或解编,所述内连接解编部用于使所述内框体与对接件连挂或解编,所述联动梁连接所述内连挂解编部和所述外连挂解编部,以便 ...
【技术保护点】
1.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道包括:/n折棚,具体包括外折棚(101)和设置在所述外折棚(101)内部的内折棚(102),所述内折棚(102)的两侧侧壁与所述外折棚(101)的两侧侧壁之间形成横向空腔;/n折棚框,设置在所述折棚的一端,具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折棚(102)和所述外折棚(101)同端的内框体(202)和外框体(201);/n连挂解编组件,所述连挂解编组件安装在所述折棚框上,所述连挂解编组件具体包括外连挂解编部(301)、内连挂解编部(302)和联动梁(303),所述外连挂解编部(301)用于使所述外框体(201)与对接件连挂或解编,所述内连接解编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道包括:
折棚,具体包括外折棚(101)和设置在所述外折棚(101)内部的内折棚(102),所述内折棚(102)的两侧侧壁与所述外折棚(101)的两侧侧壁之间形成横向空腔;
折棚框,设置在所述折棚的一端,具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折棚(102)和所述外折棚(101)同端的内框体(202)和外框体(201);
连挂解编组件,所述连挂解编组件安装在所述折棚框上,所述连挂解编组件具体包括外连挂解编部(301)、内连挂解编部(302)和联动梁(303),所述外连挂解编部(301)用于使所述外框体(201)与对接件连挂或解编,所述内连接解编部用于使所述内框体(202)与对接件连挂或解编,所述联动梁(303)连接所述内连挂解编部(302)和所述外连挂解编部(301),以便操作一个连挂解编部时另一个连挂解编部能够与之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挂解编部(302)和所述外连挂解编部(301)均包括锁体、挂钩(a)和挂钩座(b),所述锁体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折棚框上,所述挂钩(a)固定在所述锁体上,用于与对接件上的挂钩座钩挂在一起,所述挂钩座(b)固定在所述折棚框上,供对接件上的挂钩钩挂;所述内连挂解编部(302)还包括解锁单元,所述解锁单元位于所述内框体(202)内部;所述联动梁(303)的一端与所述外连挂解编部(301)的锁体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横向空腔与所述内连挂解编部(302)的锁体固定并与所述解锁单元相连,所述解锁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联动梁(303)向上移动以使相互钩挂的挂钩(a)和挂钩座(b)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单元包括解锁臂(3022)和旋转操作件(3023),所述解锁臂(3022)与所述联动梁(303)相连并与所述旋转操作件(3023)相连,所述旋转操作件(3023)与所述内框体(202)的侧梁铰接在一起,形成第一铰接点(P1),所述旋转操作件(3023)绕所述第一铰接点(P1)向上并向内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解锁臂(302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联动梁(303)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臂(3022)的上部与所述联动梁(303)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P2),所述解锁臂(3022)的下部与所述旋转操作件(3023)铰接,形成第三铰接点(P3),所述第一铰接点(P1)位于所述第二铰接点(P2)和所述第三铰接点(P3)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铰接点(P2)和所述第三铰接点(P3)的连线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单元还包括限位件(3024),所述限位件(3024)固定在所述解锁臂(3022)上,所述旋转操作件(3023)绕所述第一铰接点(P1)向上并向内旋转到极限位置时,与所述限位件(3024)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挂解编部(301)的锁体包括安装在所述外框体(201)的侧梁上的外侧锁杆(3011)、安装在所述外框体(201)的顶部横梁上的上锁杆(3012)、安装在所述外框体(201)的底部横梁上的下锁杆(3013)、安装在所述外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栋,汪海燕,陈建芳,崔志国,李善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