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扣、带状配件以及钟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03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且容易区分的操作来进行长度调节的带扣、带状配件以及钟表。带扣(2)具有在与下表带(16)连接的盖部(20)上,嵌合有与上表带(15)连接的移动单元(40)的结构;在盖部(20)上,设置有在表带部(14)的长度方向上并列的多个卡合孔(21C、21D);移动单元(40)包括:容纳在盖部(20)中的壳体(41),从壳体(41)突出并卡合在卡合孔(21C、21D)中的突出构件(44),和露出于壳体(41)表面的按钮(42);并且,突出构件(44)通过按钮(42)的操作而被引入壳体(41)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扣、带状配件以及钟表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扣、具有该带扣的带状配件以及钟表。
技术介绍
在手表的表带等带状配件中,使用有各种各样的带扣。例如在手表中,使用有二折式带扣、三折式带扣、或者蝶形(左右对开)带扣那样的折叠型带扣。在这样的折叠型带扣中,作为将与表带连接的移动构件移动自如地支撑在带扣盖上,带扣的锁定/解锁用的按钮卡定在该移动构件内的结构,提出了能够通过该按钮的操作进行带扣的解锁和表带长度的微调整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70248号公报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按钮具有带扣的解锁和长度调节这两种功能,因此具有难以区别操作的问题。作为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也有人考虑分别单独地设置与带扣的解锁操作和长度调节操作相对应的操作部,但要实现这样的结构却不伴随着机构的大型化是极其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且容易区分的操作进行长度调节的带扣、带状配件以及钟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带扣,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与一对带状体中的一方连接的框体上,嵌合有与另一方的所述带状体连接的移动单元的结构;在所述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扣,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与一对带状体中的一方连接的框体上,嵌合有与另一方的所述带状体连接的移动单元的结构;在所述框体上,设置有在所述带状体的长度方向上并列的多个卡合孔;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容纳在所述框体的内侧的壳体 ,从所述壳体突出并卡合在所述卡合孔中的突起,和露出于所述壳体表面的操作件;并且所述突起通过所述操作件的操作而被引入所述壳体侧。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5-25 2006-1450621.一种带扣,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与一对带状体中的一方连接的框体上,嵌合有与另一方的所述带状体连接的移动单元的结构;在所述框体上,设置有在所述带状体的长度方向上并列的多个卡合孔;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容纳在所述框体的内侧的壳体,从所述壳体突出并卡合在所述卡合孔中的突起,和露出于所述壳体表面的操作件;并且所述突起通过所述操作件的操作而被引入所述壳体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孔是贯通所述框体并在所述框体外侧开口的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与所述移动单元之间,夹设有具有在所述带状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导向槽的辅助框;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在所述突起卡合于端部位置的所述卡合孔中时位于与所述突起的侧面抵接的位置处;并且通过所述操作件的操作,将所述突起拉到被容纳在所述辅助框的所述导向槽内。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与所述移动单元之间,夹设有具有在所述带状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导向槽的辅助框,在所述辅助框的所述导向槽中嵌合有所述壳体的端部;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在所述突起卡合于端部位置的所述卡合孔中时位于与所述壳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昭男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