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的箱体翻边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97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的箱体翻边的模具,属于汽车尾气后处理的箱体的加工领域,其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模板、上顶板、下顶板、下模板、下模板镶件、下夹板、下垫板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与上模板之间通过上垫板相连接,所述上垫板中部的圆形槽内嵌有上顶板,上顶板的底部连接有下模板镶件,下模板镶件镶嵌在下模板上,下模板通过螺栓和下垫板连接在一起,同时下模板与上模板以合模的形式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产品的加工合格率;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的箱体翻边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的箱体翻边的模具,属于汽车尾气后处理的箱体的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的未来越高,汽车尾气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尾气后处理技术是必须采用的新的技术措施,常规的加工方式是箱体生产和另外加强补丁,但加强件与箱体配合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模具。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的箱体翻边的模具,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模板、上顶板、下顶板、下模板、下模板镶件、下夹板、下垫板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与上模板之间通过上垫板相连接,所述上垫板中部的圆形槽内嵌有上顶板,下模板镶件镶嵌在下模板上,下模板通过螺栓和下垫板连接在一起,同时下模板与上模板以合模的形式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板的底部设置有下夹板,所述下模板与下夹板通过螺栓相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夹板的底部通过弹簧与下垫板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垫板的底部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与下垫板通过螺栓相配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产品的加工合格率;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座、2-上垫板、3-上模板、4-上顶板、5-下顶板、6-下模板、7-下模板镶件、8-下夹板、9-下垫板、10-下模座、11-定位板、12-定位垫板、13-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按照图示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2所示,所述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的箱体翻边的模具,包括上模座1、2-上垫板、3-上模板、4-上顶板、5-下顶板、6-下模板、7-下模板镶件、8-下夹板、9-下垫板及10-下模座,所述上模座1与上模板3之间通过上垫板2相连接,所述上垫板2中部的圆形槽内嵌有上顶板4,下模板镶件(7)镶嵌在下模板(6)上,下模板(6)通过螺栓和下垫板(9)连接在一起,同时下模板6与上模板3以合模的形式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板6的底部设置有下夹板8,所述下模板6与下夹板8通过螺栓相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8的底部通过弹簧与下垫板9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垫板9的底部设置有下模座10,所述下模座10与下垫板9通过螺栓相配合。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零件13的底部还设置有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与零件13之间通过定位垫板12相配合,定位板11与定位垫板12用于控制零件13的轴向位移。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上模座1,用于与设备连接;上垫板2用于连接上模座1与上模板3;上模板3与下模板6成型时一起合模;上顶板4与下顶板5用于翻边的成型;镶件7用于箱体的定位,镶件7镶嵌在下模板6上,便于镶件7维修;下夹板8及下垫板9配合弹簧一起使用,便于零件脱模;下模座10,用于连接模具与设备;定位板11与定位垫板12用于控制箱体的轴向位移。综上所述,此模具能够解决箱体的翻边,并且降低成本。本
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的箱体翻边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模板(3)、上顶板(4)、下顶板(5)、下模板(6)、下模板镶件(7)、下夹板(8)、下垫板(9)及下模座(10),所述上模座(1)与上模板(3)之间通过上垫板(2)相连接,所述上垫板(2)中部的圆形槽内嵌有上顶板(4),下模板镶件(7)镶嵌在下模板(6)上,下模板(6)通过螺栓和下垫板(9)连接在一起,同时下模板(6)与上模板(3)以合模的形式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的箱体翻边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模板(3)、上顶板(4)、下顶板(5)、下模板(6)、下模板镶件(7)、下夹板(8)、下垫板(9)及下模座(10),所述上模座(1)与上模板(3)之间通过上垫板(2)相连接,所述上垫板(2)中部的圆形槽内嵌有上顶板(4),下模板镶件(7)镶嵌在下模板(6)上,下模板(6)通过螺栓和下垫板(9)连接在一起,同时下模板(6)与上模板(3)以合模的形式相配合。


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亮杨纯马越郑天峰宗培腾赵玲红孙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