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86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7
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包括用于盛放涂装浆的储物容器以及将储物容器内的涂装浆抽入到供料斗内的软绞龙传送装置,该软绞龙传送装置包括连接在供料斗和储物容器之间的软管、装设在软管内并且一端部插入储物容器内部的螺旋杆以及驱动螺旋杆旋转输送作业的动力源。本自动上料设备结构设计理想,能实现自动上料操作,上料作业效率高,省时省力,大大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了人工上料作业容易出现不及时的情况发生,不易出现供料斗内缺料现象,提高了木料涂装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
本技术涉及木料涂装设备,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木料涂装机一般包括木条涂装箱、向木条涂装箱内供涂装浆的供料斗以及向木条涂装箱内输送木条进行涂装作业的输送平台。所述木条涂装箱通常包括一涂装箱主体,涂装箱主体内设有与供料斗相连通并用于盛装涂装浆的空腔,涂装箱主体上设有木条进口和与木条进口相对的木条出口,其中,木条进口与木条出口的形状相同,并且与木条的纵截面形状相适配,木条在输送平台的作用下由木条进口进入充满涂装浆的涂装箱空腔内时,木条的表面即涂覆上一层厚度较大的涂料层,而木条从木条出口输出时便可完成木条的涂装作业。由于涂装浆本身粘稠度大,采用吸泵等方式难以抽动实现。现有给供料斗上料一般采用人工上料的模式,即工人将料桶提起,从输送平台一侧简易楼梯爬到供料斗旁,再将料桶内盛满涂装浆倒入供料斗中进行上料作业,该上料作业方式不够理想,上料作业效率低,费时费力,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倘若上料作业不及时,容易出现供料斗缺料等现象,从而影响木料涂装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上料作业方式不够理想,上料作业效率低,费时费力,工人劳动强度大等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包括用于盛放涂装浆的储物容器以及将储物容器内的涂装浆抽入到供料斗内的软绞龙传送装置,该软绞龙传送装置包括连接在供料斗和储物容器之间的软管、装设在软管内并且一端部插入储物容器内部的螺旋杆以及驱动螺旋杆旋转输送作业的动力源。所述螺旋杆为无轴螺旋杆。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还包括中转容器,所述软管包括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螺旋杆包括装设在第一软管内的第一螺旋杆和装设在第二软管内的第二螺旋杆,所述动力源包括驱动第一螺旋杆旋转输送作业的第一传送电机和驱动第二螺旋杆旋转输送作业的第二传送电机,所述第一软管连接在所述储物容器和所述中转容器之间,所述第二软管连接在所述中转容器和所述供料斗之间。所述第一传送电机和所述第二传送电机均配备有控制其输出轴转速的变频器。所述储物容器包括容器本体、盖设在容器本体的顶部开口上的盖子以及支撑容器本体的移动支架,该移动支架的四脚均装设有轮子,所述螺旋杆的一端部水平地插入储物容器的内底部。所述容器本体的底端设有与其内腔相通并且向下凸起的方形腔体,所述方形腔体的前端部设有与软管的端部相连通的管接头,该方形腔体的后端部设有与螺旋杆的一端部相搭接配合的凹台。所述管接头为快速管接头,该快速管接头包括与软管的端部相接通的接口段以及可打开地盖设在接口段上的快接盖子。所述供料斗内设有对涂装浆进行搅拌作业的搅拌轴,该搅拌轴通过一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其转动,该搅拌电机置于该供料斗的正上方。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还包括控制动力源工作的控制器和检测涂装浆在供料斗内其位置的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和控制器信号连接。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自动上料设备结构设计理想,能实现自动上料操作,上料作业效率高,省时省力,大大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了人工上料作业容易出现不及时的情况发生,不易出现供料斗内缺料现象,提高了木料涂装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软管和木料涂装机中供料斗之间配合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其中螺旋杆处于拔插状态。图4为本技术中一个储物容器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一个储物容器的示意图,其中底部被剖视。图6为图5中插设有螺旋杆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软管被剖视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置于集中区域操作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图2、图3和图7。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包括用于盛放涂装浆的储物容器1以及将储物容器1内的涂装浆抽入到供料斗20内的软绞龙传送装置,该软绞龙传送装置包括连接在供料斗20和储物容器1之间的软管、装设在软管3内并且一端部插入储物容器1内部的螺旋杆30以及驱动螺旋杆30旋转输送作业的动力源。所述螺旋杆30为无轴螺旋杆。所述软管3的管身采用支撑杆31顺着输送平台21一侧简易楼梯位置对其支撑固定。参照附图1、图2和图3。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还包括中转容器4,所述软管3包括第一软管31和第二软管32,所述螺旋杆30包括装设在第一软管31内的第一螺旋杆和装设在第二软管32内的第二螺旋杆。所述动力源包括驱动第一螺旋杆旋转输送作业的第一传送电机51和驱动第二螺旋杆旋转输送作业的第二传送电机52,所述第一软管31连接在所述储物容器1和所述中转容器4之间,所述第二软管32连接在所述中转容器4和所述供料斗20之间。所述第一传送电机51和所述第二传送电机52均配备有控制其输出轴转速的变频器53。采用变频器53的设计,使得能控制第一传送电机51、第二传送电机52的输出轴转速,从而对第一软管31和第二软管32的输送速度进行控制。参照附图1、图2和图3。所述储物容器1包括容器本体10、盖设在容器本体10的顶部开口上的盖子11以及支撑容器本体10的移动支架12,该移动支架12的四脚均装设有轮子120(如万向轮),所述螺旋杆30(即第一螺旋杆)的一端部水平地插入储物容器1的内底部。所述容器本体10的底端设有与其内腔相通并且向下凸起的方形腔体100,所述方形腔体100的前端部设有与第一软管31的端部相连通的管接头6,该方形腔体100的后端部设有与螺旋杆30(即第一螺旋杆)的一端部相搭接配合的凹台101。参照附图1、图4、图5和图6。所述管接头6为快速管接头,该快速管接头包括与第一软管31的端部相接通的接口段61以及可打开地盖设在接口段61上的快接盖子62。所述供料斗20内设有对涂装浆进行搅拌作业的搅拌轴200,该搅拌轴200通过一搅拌电机201的输出轴带动其转动,该搅拌电机201置于该供料斗20的正上方。采用搅拌轴200的设计,使得木料涂装机的供料斗20内涂装浆更加顺畅地进涂装箱主体内进行涂装作业。参照附图1和图2。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还包括控制动力源工作的控制器和检测涂装浆在供料斗20内其位置的位移传感器7,该位移传感器7和控制器信号连接。采用位移传感器7的设计,进一步地提高了自动上料操作,无需人工启动控制器进行上料操作,当位移传感器7感应到供料斗20内涂装浆位置过低(即低于预先设定好的下线位置),会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启动动力源工作,所述软绞龙传送装置将储物容器1内涂装浆输送至供料斗20内;当位移传感器7感应到供料斗20内涂装浆位置过高(即高于预先设定好的上线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涂装浆的储物容器以及将储物容器内的涂装浆抽入到供料斗内的软绞龙传送装置,该软绞龙传送装置包括连接在供料斗和储物容器之间的软管、装设在软管内并且一端部插入储物容器内部的螺旋杆以及驱动螺旋杆旋转输送作业的动力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涂装浆的储物容器以及将储物容器内的涂装浆抽入到供料斗内的软绞龙传送装置,该软绞龙传送装置包括连接在供料斗和储物容器之间的软管、装设在软管内并且一端部插入储物容器内部的螺旋杆以及驱动螺旋杆旋转输送作业的动力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为无轴螺旋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转容器,所述软管包括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螺旋杆包括装设在第一软管内的第一螺旋杆和装设在第二软管内的第二螺旋杆,所述动力源包括驱动第一螺旋杆旋转输送作业的第一传送电机和驱动第二螺旋杆旋转输送作业的第二传送电机,所述第一软管连接在所述储物容器和所述中转容器之间,所述第二软管连接在所述中转容器和所述供料斗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电机和所述第二传送电机均配备有控制其输出轴转速的变频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与木料涂装机配合使用的自动上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为光詹桂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尤溪县红树林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