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骨料整形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80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骨料整形筒,属于建筑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驱动装置和整形筒体,整形筒体内壁贯穿有转轴,转轴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整形筒体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除尘组件,当骨料整形筒处于工作状态时,驱动装置带动转轴在整形筒体内部转动,达到在整形过程中吸附粉末及灰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骨料整形筒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骨料整形筒。
技术介绍
建筑业对于骨料有较大的需求量,骨料包括自然骨料以及再生骨料,由建筑垃圾制备的骨料称为再生骨料,再生骨料整形筒能够对骨料颗粒进行摩擦及整形,使再生骨料性能稳定符合建筑标准要求。专利公告号为CN20498164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整形筒,其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整形筒,所述整形筒包括圆筒形筒体,所述整形筒上设置进料口、出料口和粉尘排出口,所述整形筒内设置转轴,转轴与整形筒轴承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扇叶,所述转轴伸出整形筒的一端设置驱动装置,该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对骨料颗粒反复摩擦整形,能够将整形过程中产生的粉末及灰尘通过整形筒排出,达到分离净化的作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装置通过粉尘排出口直接将整形过程中产生的粉末及灰尘排入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再生骨料整形筒,达到在整形过程中吸附粉末及灰尘,减少对空气污染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整形筒体,整形筒体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筒体在出料口背离进料口的一侧连接有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包括过滤板和吸附板,过滤板和吸附板插入整形筒体内部以对内部进行吸附除尘,吸附板位于过滤板背离出料口的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再生骨料整形筒处于工作状态时,再生骨料通过进料口进入整形筒体内部进行整形,整形完成的再生骨料通过出料口排出整形筒体,整形筒体一端连接的除尘组件可对整形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吸收,其中,过滤板可阻挡再生骨料颗粒触碰到吸附板,吸附板可对粉末及灰尘进行吸附,达到减少对空气污染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整形筒体内部贯穿有转轴,转轴靠近进料口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物料从进料口输送至出料口的螺旋叶片,转轴靠近出料口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轴承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与整形筒体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再生骨料整形筒工作时,转轴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在整形筒体内部转动,位于转轴表面的螺旋叶片跟随转轴转动,螺旋叶片转动时搅动再生骨料并且将再生骨料向靠近出料口的方向进行转移,靠近出料口一端的轴承可减少转轴转动时与支撑架之间的摩擦,轴承下方的支撑架对轴承及在轴承内转动的转轴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架与整形筒体固定连接能够提高支撑架对转轴支撑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与支撑架为可拆卸连接,过滤板中央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U型槽,支撑架侧壁开设有与U型槽侧壁相匹配的滑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过滤板进行清理或维修时,可将过滤板从支撑架上拆卸下来;当拆卸以及安装过滤板时,过滤板U型槽可沿着滑槽进行滑动,提高拆卸及安装的便利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整形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挡块,挡块设置于支撑架的相对两侧,挡块侧壁开设有与过滤板外侧壁相匹配的过滤板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槽可对过滤板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当拆卸以及安装过滤板时,过滤板外壁可沿挡块侧壁开设的过滤板槽移动,此时挡板对过滤板起到限位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整形筒体一端连接有前盖板,前盖板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轴承,转轴贯穿在轴承内部,且与轴承为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整形筒体工作时,前盖板可对轴承及在轴承内转动的转轴起到支撑作用,轴承可减少转轴转动过程中与前盖板之间的碰撞摩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块上开设有与吸附板侧壁相匹配的吸附板槽,吸附板与吸附板槽之间为滑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附板可沿挡块上开设的吸附板槽移动,便于吸附板的安装及拆卸。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吸附海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整形筒体工作时,吸附海绵可以吸附整形筒体内产生的灰尘,当吸附海绵处于饱和状态时,可将吸附海绵从吸附板上拆卸下来以用于更换。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板靠近过滤网一侧表面开设有与吸附海绵形状相匹配的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整形筒体工作时,吸附海绵可镶嵌在凹槽内部,当需要从凹槽内取出吸附海绵时,挤压吸附海绵使其体积变小即可较为容易的取下吸附海绵。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整形筒体表面相对于过滤板的位置处开设有过滤板孔,整形筒体表面相对于吸附板的位置处开设有吸附板孔,所述过滤板及吸附板上开设有可供手持的把手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或者安装过滤板及吸附板时,可手持把手孔将过滤板沿过滤板槽移动,过滤板可通过过滤板孔进出整形筒体,手持把手孔将吸附板沿吸附板槽移动,吸附板可通过吸附板孔进出整形筒体,把手孔的设计更方便操作人员对过滤板及吸附板进行拆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整形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再生骨料整形筒工作时,转轴的转动以及再生骨料的运动会使整形筒体产生晃动,底座能够增加整形筒体工作时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整形筒体内部靠近出料口一端连接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包括过滤板和吸附板,达到了清洁整形筒体内部产生的灰尘,清洁空气的效果;2.通过在前盖板中央位置以及支撑架上方连接轴承,达到了减少转轴与前盖板及支撑架之间摩擦,提高转轴转动稳定性的作用;3.通过在整形筒体底部设置有底座,达到了提高再生骨料整形筒工作稳定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旨在展现整形筒体的局部剖切图;图3是除尘组件的爆炸图;图4是旨在展现吸附板的局部爆炸图;图5是吸附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整形筒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前盖板;14、轴承;15、过滤板孔;16、吸附板孔;2、除尘组件;21、挡块;22、过滤板;221、过滤孔;222、U型槽;23、吸附板;231、凹槽;232、吸附海绵;24、支撑架;25、把手孔;26、滑槽;27、过滤板槽;28吸附板槽;3、转轴;31、螺旋叶片;4、驱动装置;5、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再生骨料整形筒,包括驱动装置4和整形筒体1,整形筒体1内壁贯穿有转轴3,转轴3一端与驱动装置4转动连接,整形筒体1远离驱动装置4的一端设置有除尘组件2,当再生骨料整形筒处于工作状态时,驱动装置4带动转轴3在整形筒体1内部转动,除尘组件2对整形筒体1内产生的灰尘起到清洁作用。参照图1和图2,整形筒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5,底座5可对整形筒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整形筒体1靠近驱动装置4的顶面设置有进料口11,进料口11从上至下为缩口状,整形筒体1远离驱动装置4的底面设置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从上至下为扩口状,当再生骨料整形筒工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骨料整形筒,包括整形筒体(1),整形筒体(1)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筒体(1)在出料口(12)背离进料口(11)的一侧连接有除尘组件(2),除尘组件(2)包括过滤板(22)和吸附板(23),过滤板(22)和吸附板(23)插入整形筒体(1)内部以对内部进行吸附除尘,吸附板(23)位于过滤板(22)背离出料口(12)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骨料整形筒,包括整形筒体(1),整形筒体(1)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筒体(1)在出料口(12)背离进料口(11)的一侧连接有除尘组件(2),除尘组件(2)包括过滤板(22)和吸附板(23),过滤板(22)和吸附板(23)插入整形筒体(1)内部以对内部进行吸附除尘,吸附板(23)位于过滤板(22)背离出料口(1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整形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筒体(1)内部贯穿有转轴(3),转轴(3)靠近进料口(11)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4),转轴(3)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物料从进料口(11)输送至出料口(12)的螺旋叶片(31),转轴(3)靠近出料口(12)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14),轴承(14)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4),支撑架(24)与整形筒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整形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2)与支撑架(24)为可拆卸连接,过滤板(22)中央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U型槽(222),支撑架(24)侧壁开设有与U型槽(222)侧壁相匹配的滑槽(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整形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挡块(21),挡块(21)设置于支撑架(24)的相对两侧,挡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黄碧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志诚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