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强度增强型渣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299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压强度增强型渣土砌块及制备方法,抗压强度增强型渣土砌块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渣土10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压强度增强型渣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压强度增强型渣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渣土为建筑垃圾的一种,一般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拆除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房屋装饰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随着社会建设发展,工程渣土的量逐渐增多,直接填埋处理不但会造成土壤污染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0003]相关技术见申请公开号为CN107500649A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免烧渣土砖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免烧渣土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水泥和渣土与其他添加物加水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成型,再经25℃

30℃下固化,得到免烧渣土砖。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制作的渣土砖作为非承重砖或低承重行人路面砖使用,然而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加载在渣土砖上的力会出现超过预期的现象,导致建筑结构或构筑物容易出现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制作的渣土砖因强度导致的承载能力低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强度增强型渣土砌块。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强度增强型渣土砌块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有稳定制作出抗压强度高的渣土砌块的优点。
[0007]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压强度增强型渣土砌块,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渣土1000

1500份,砂700

1000份,水泥800

950份,粉煤灰290

320份,玄武岩纤维30

35份,复合增强剂100

150份,聚氨酯粘合剂8

12份,减水剂35

45份,水510

570份;每份所述复合增强剂由纳米分子筛、海藻纤维和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组成,所述纳米分子筛、所述海藻纤维和所述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3

20:1.7

5:1。
[0008]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包括:渣土1200

1300份,砂900

950份,水泥850

900份,粉煤灰300

310份,玄武岩纤维30

35份,复合增强剂120

135份,聚氨酯粘合剂9

11份,减水剂38

42份,水530

560份;优选的,所述原料包括:渣土1300份,砂1000份,水泥900份,粉煤灰300份,玄武岩纤维35份,复合增强剂130份,聚氨酯粘合剂10份,减水剂40份,水550份。
[0009]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分子筛、所述海藻纤维和所述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4

7:1.7

2:1。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分子筛在水溶液的带动下在与渣土混合时会渗入到渣土内部的疏松孔隙中。在渣土与纳米分子筛搅拌混合过程中,渣土中的含有的重金属部分溶出,一部分溶出的重金属被纳米分子筛吸收。
[0011]在干燥过程中,海藻纤维附着在纳米分子筛的表面,海藻纤维与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干燥过程中,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上的氨基基团与海藻纤维表面的羟基基团发生反应,使得海藻纤维形成网状结构,能够将纳米分子筛内部的纳米粒子锁定在渣土内部的孔隙中,防止渣土孔隙中的纳米粒子从空隙中游离出来,提高产品的韧性。此外,另一部分溶出的重金属与海藻纤维上的羟基或者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上的的氨基产生螯合。海藻纤维在形成网状结构将纳米粒子锁固的同时,将重金属一起锁固,减少了渣土砌块在后期使用中的重金属溢出环境超标现象,以形成绿色建材。
[0012]由于纳米粒子的作用,当渣土在搅拌冲击过程中以及后期受到外力时,由于纳米粒子的存在产生应力集中效应,使得海藻纤维和聚氨酯粘合剂产生微裂纹,吸收一定的变形功,同时纳米粒子之间的基体也也产生屈服和塑性变形,吸收冲击能,纳米粒子的存在使得海藻纤维与聚氨酯粘合剂的裂纹扩展受阻和钝化。从而整体上增加渣土砌块的抗冲击强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渣土经所述复合增强剂水溶液混合搅拌后干燥预处理。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系减水剂。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渣土砌块的过程中,能够改善渣土砌块的抗渗性、抗冻性以及降低泌水性。
[0016]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压强度增强型渣土砌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渣土预处理:将所述复合增强剂加水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将渣土倒入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后,干燥形成渣土增强物;S2、预混合:将砂、粉煤灰、玄武岩纤维和渣土增强物充分混合形成预混物;S3、混合制块:将水、减水剂和聚氨酯粘合剂搅拌,加入所述预混物后搅拌混合均匀,再将所述水泥加入到所述预混料中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后将物料在模具中形成坯体,然后将所述坯体养护成型为渣土砌块。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混合液中的所述复合增强剂的浓度为15%

25%;优选的,所述复合增强剂的浓度为20%。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渣土预处理过程中,海藻纤维与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速率更快,反应更充分,降低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剩余过多在干燥过程中对渣土内部孔隙的占位,使得渣土预处理后更加密实,提高渣土砌块的强度。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渣土增强物的干燥温度为60

120℃,干燥时间为140

200min。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渣土增强物在干燥的同时,海藻纤维与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有更适宜的反应条件,提高海藻纤维的改性率,增加对纳米粒子的锁固效果,提高渣土砌块的韧性。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加入所述水泥前搅拌时间为5

10min,加入所述水泥后搅拌时间为5

8min。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部分的组织混合均匀,提高同一批次生产渣土砌块的强度稳定性,减少波动,降低废品率。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渣土砌块强度高且稳定性好,生产易于质量控制,使用寿命延长,提高市场竞争力;2.重金属的溶出能力更低,提高渣土砌砖的环保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渣土砌块制作一般将回收的渣土进一步破碎形成所需粒径,然后掺入其他骨料包括水泥,加水混合后硬化形成渣土砌块。在传统的制作方式中,发现同一批渣土砌块的机械强度波动范围大,导致在出厂标识产品性能时存在这种现象:统一按照最低的检测值进行标注,即≥X,其中X表示同一批送检样品的性能最低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强度增强型渣土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渣土 1000

1500份,砂 700

1000份,水泥800

950份,粉煤灰 290

320份,玄武岩纤维 30

35份,复合增强剂 100

150份,聚氨酯粘合剂 8

12份,减水剂 35

45份,水510

570份;每份所述复合增强剂由纳米分子筛、海藻纤维和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组成,所述纳米分子筛、所述海藻纤维和所述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3

20:1.7

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强度增强型渣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渣土 1200

1300份,砂 900

950份,水泥850

900份,粉煤灰 300

310份,玄武岩纤维 30

35份,复合增强剂 120

135份,聚氨酯粘合剂 9

11份,减水剂 38

42份,水530

560份;优选的,所述原料包括:渣土 1300份,砂1000份,水泥900份,粉煤灰 300份,玄武岩纤维35份,复合增强剂 130份,聚氨酯粘合剂 10份,减水剂 40份,水550份。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志诚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