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稀土顺丁橡胶凝聚的胶絮生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75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稀土顺丁橡胶凝聚的胶絮生成器,能够适应高粘度胶液凝聚工况,提高胶液的破碎效果,进而提高溶剂和残余单体脱除率,减少生产过程的异味,提高产品质量。其设备主体无搅拌桨叶等内构件,沿设备主体轴向设有水蒸汽入口和胶粒水出口,沿设备主体径向设有胶液入口和热水入口,并设有调整胶粒粒径分布的调整螺栓。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胶絮生成器进行稀土顺丁橡胶凝聚时,由高温蒸汽和热水共同作用破碎胶粒,有助于降低胶液粘度,可形成混合均匀形成胶粒水,避免溶剂和残余单体被包裹,有助于在凝聚釜内彻底脱除,提高凝聚效果,降低了环境污染,减少了原料浪费,且蒸汽用量少,过程节能、节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稀土顺丁橡胶凝聚的胶絮生成器
本技术属于稀土顺丁橡胶生产设备
,涉及一种用于稀土顺丁橡胶凝聚的胶絮生成器。
技术介绍
稀土顺丁橡胶是以稀土金属为引发剂,由1,3-丁二烯单体聚合而成的结构规整的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的简称,其顺式1,4-结构在96%以上。因此与传统的镍系顺丁橡胶相比,生产过程中稀土顺丁橡胶的胶液粘度大,易粘挂,采用传统的两釜或者三釜水析凝聚工艺生产稀土顺丁橡胶时,蒸汽消耗量大,能耗高,凝聚效率低,且凝聚过程中形成的胶粒易将溶剂包裹,导致溶剂难以脱除,包裹在胶粒内的溶剂进入后处理厂房后,在高温下挥发,污染环境,危害操作人员健康,增大了VOCs处理装置负荷。现有技术采用提高传质和传热效果的方法,解决高粘度胶液凝聚问题,以改善胶粒粒径分布,降低单体和溶剂残留。中国专利CN201721871343.0公开了一种胶液凝聚喷嘴,用于混合胶液和热水,其喷腔内设置搅拌桨叶,提高了胶液和热水混合的均匀性,并设有外夹套用于充注蒸汽,提高胶液温度,降低粘度,从而提高凝聚效果。其原理仍属于传统水析凝聚,不具备调整胶粒粒径分布的能力,且内部搅拌桨叶可能导致挂胶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稀土顺丁橡胶凝聚的胶絮生成器,能够适应高粘度胶液凝聚工况,提高胶液的破碎效果,进而提高溶剂和残余单体脱除率,减少生产过程的异味,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稀土顺丁橡胶凝聚的胶絮生成器,包括中空的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上设有插入其内部的蒸汽入口、充注胶液的胶液入口、充注热水的热水入口和用于输出胶粒水的胶粒水出口;蒸汽入口、胶粒水出口沿设备主体轴向中心分别设置在设备主体两端,胶液入口和热水入口沿设备主体径向设置,胶液入口靠近蒸汽入口一端设置,热水入口靠近胶粒水出口一端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入口与设备主体连活动连接,接处设置调整螺栓,调整螺栓调节蒸汽入口插入设备主体的深度。进一步地,所述胶液入口为两个以上,沿设备主体径向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胶液入口与热水入口之间的设备主体上设置拆卸法兰,设备主体通过拆卸法兰分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主体为圆柱状,设备主体长径比5:1~12:1;设备主体内径100mm~800mm。本技术中,胶絮生成器用于混合胶液、水蒸汽和热水,形成混合均匀胶粒水,可连接至顺丁橡胶两釜或三釜凝聚系统前,增强凝聚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传统的凝聚釜内水析凝聚,改为在胶絮生成器内使用高温蒸汽、热水共同破碎胶粒进行凝聚。胶液由设备主体径向送入,形成旋流,与轴向喷射的蒸汽接触,瞬时产生胶粒,使溶剂和残余单体从胶液中脱出;同时高温蒸汽提高了胶液温度,有助于降低其粘度。蒸汽破碎后的胶液进一步与径向送入的热水接触,混合均匀形成胶粒水,通过胶粒水出口送入凝聚釜中;送入胶絮生成器的热水中可掺入分散剂,由助于避免形成的胶粒重新聚并,减少堵挂和粘黏。可根据实际生产状态使用调整螺栓改变胶粒粒径分布,优化凝聚效果。使用胶絮生成器后,胶液与蒸汽、热水混合的均匀性高,溶剂和残余单体不易被胶粒包裹,有助于在凝聚釜内彻底脱除,提高凝聚效果,降低了环境污染,减少了原料浪费,且蒸汽用量少,过程节能、节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稀土顺丁橡胶凝聚的胶絮生成器;图2为实施例2的一种用于稀土顺丁橡胶凝聚的胶絮生成器的实际使用流程示意图;图中标号:1蒸汽入口、2胶液入口、3热水入口、4胶粒水出口、5设备主体、6调整螺栓、7拆卸法兰、8第一凝聚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下述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它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稀土顺丁橡胶凝聚的胶絮生成器,包括中空的圆柱状设备主体5,设备主体上设有插入其内部的蒸汽入口1、充注胶液的胶液入口2、充注热水的热水入口3和用于输出胶粒水的胶粒水出口4。高温蒸汽通过蒸汽入口向设备主体内部喷射,蒸汽入口、胶粒水出口沿设备主体轴向中心分别设置在设备主体两端。蒸汽入口与设备主体活动连接,连接处设置调整螺栓6,调整螺栓调节蒸汽入口插入设备主体的深度,用于调整蒸汽与胶液接触时产生的胶粒粒径分布。胶液入口和热水入口沿设备主体径向设置,胶液入口靠近蒸汽入口一端设置,热水入口靠近胶粒水出口一端设置。胶液入口为两个以上,沿设备主体径向对称设置。胶液入口与热水入口之间的设备主体上设置拆卸法兰7,用于设备主体拆卸、内部清理。设备主体为圆柱状,设备主体长径比5:1~12:1;设备主体内径100mm~800mm。胶液由径向通过胶液入口进入胶絮生成器,形成旋流,与轴向喷射的蒸汽接触,瞬时产生胶粒,使溶剂和残余单体从胶液中脱出,高温蒸汽提高了胶液温度,降低其粘度,蒸汽破碎后的胶液进一步与径向送入的热水接触,混合均匀形成胶粒水,通过胶粒水出口送入凝聚釜中。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传统的顺丁橡胶两釜凝聚工艺流程的第一凝聚釜8入口前安装胶絮生成器,并将胶液、热水和水蒸气管路连接至胶絮生成器设备主体上对应的接口。胶絮生成器设备主体内径500mm,长度3000mm。稀土顺丁橡胶胶液进料量27500kg/h,聚合物含量13.7%(质量分数),胶液入口管径DN65;水蒸气进料量1140-2280kg/h,水蒸气压力1.0MPa,蒸汽入口管径DN100;热水进料量42160-60000kg/h,热水温度98℃,热水入口管径DN100。在用高温蒸汽、热水共同作用下稀土顺丁橡胶胶液被破碎,并与水均匀混合为稀土顺丁橡胶胶粒水。稀土顺丁橡胶胶粒水,通过DN300胶粒水出口喷出,被送至第一凝聚釜内。使用本技术所述的胶絮生成器凝聚形成的胶粒中溶剂油和单体含量<0.5%(质量分数),粒径10-20mm分布均匀。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范围。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稀土顺丁橡胶凝聚的胶絮生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设备主体(5),设备主体(5)上设有插入其内部的蒸汽入口(1)、充注胶液的胶液入口(2)、充注热水的热水入口(3)和用于输出胶粒水的胶粒水出口(4);蒸汽入口(1)、胶粒水出口(4)沿设备主体(5)轴向中心分别设置在设备主体(5)两端,胶液入口(2)和热水入口(3)沿设备主体(5)径向设置,胶液入口(2)靠近蒸汽入口(1)一端设置,热水入口(3)靠近胶粒水出口(4)一端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稀土顺丁橡胶凝聚的胶絮生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设备主体(5),设备主体(5)上设有插入其内部的蒸汽入口(1)、充注胶液的胶液入口(2)、充注热水的热水入口(3)和用于输出胶粒水的胶粒水出口(4);蒸汽入口(1)、胶粒水出口(4)沿设备主体(5)轴向中心分别设置在设备主体(5)两端,胶液入口(2)和热水入口(3)沿设备主体(5)径向设置,胶液入口(2)靠近蒸汽入口(1)一端设置,热水入口(3)靠近胶粒水出口(4)一端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顺丁橡胶凝聚的胶絮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口(1)与设备主体(5)活动连接,连接处设置调整螺栓(6),调整螺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彩虹徐济明王春钢奚永久赵吉红高扬满建明白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维实催化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