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俯卧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64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俯卧撑板,包括:支撑板,支撑板限定有支撑面,支撑面延伸形成有凸台,凸台形成有第一凹槽;连接杆,连接杆设于第一凹槽内;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杆,支撑杆能够折叠放置于第一凹槽内;仰卧横杆,仰卧横杆设于支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支撑板的支撑面上设置了形成有第一凹槽的凸台,连接杆设置在第一凹槽内,支撑杆的一端与连接杆相铰接,以及仰卧横杆设在支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进行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运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俯卧撑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俯卧撑板。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以及工作节奏的逐渐加快,人们的身体素质慢慢的降低,为了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家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运动来锻炼身体。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俯卧撑板功能单一,仅能用于进行单一的俯卧撑锻炼,健身人员为达到锻炼的目的常需要购买多种器械才能进行不同方式的锻炼,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俯卧撑板,该多功能俯卧撑板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健身人员采用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不同方式进行锻炼,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俯卧撑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限定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形成有凸台,且所述凸台形成有第一凹槽;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杆,且所述支撑杆能够折叠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及仰卧横杆,所述仰卧横杆设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优选地,所述多功能俯卧撑板还包括:铰接轴,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形成有一对铰接部,各个所述铰接部相间隔形成有第二凹槽,且各个所述铰接部分别对应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侧面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铰接轴依次穿过任一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另一所述第一通孔。优选地,所述铰接部呈倒圆角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两侧壁对称形成有避让凹槽,所述铰接轴的两端部一一对应于各个所述避让凹槽。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形成有筋槽。优选地,所述仰卧横杆套设有防滑套。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形成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并能够沿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轴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形成有吸盘,所述吸盘位于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三通孔呈多边形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吸盘延伸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吸盘相抵压的压接凸起,且所述压接凸起的面积小于所述吸盘的面积。优选地,所述压接凸起呈圆形设置。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周向外侧套接有锥形弹簧,所述锥形弹簧的大端与所述吸盘面向所述支撑板的侧面相接,所述锥形弹簧的小端与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吸盘的侧面相接。优选地,所述多功能俯卧撑板还包括有加强片,所述加强片限定有吸附面与粘贴面,所述吸附面朝向所述吸盘并与所述吸盘相粘贴,且所述吸附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吸盘的面积,所述粘贴面背向所述吸盘并能够与外部的固定面相粘贴为一体。优选地,所述粘贴面可拆卸式装设有保护膜。优选地,所述多功能俯卧撑板还包括:一对手柄结构,各个所述手柄结构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支撑面并关于所述凸台呈镜像布置。优选地,所述手柄结构包括:基板与握把,所述基板的一侧面延伸形成有一对相平行间隔的支柱,所述握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各个所述支柱相对的侧面,且所述握把与所述基板相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基板背向所述握把的侧面形成有一对相平行间隔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距离记为插接间距;所述支撑面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一插接孔与至少两个第二插接孔,各个所述第一插接孔与各个所述第二插接孔一一对应并相对于所述凸台呈镜像布置;其中,各个所述立柱能够一一对应插接于任意两个距离等于所述插接间距的所述第一插接孔内,以及各个所述立柱能够一一对应插接于任意两个距离等于所述插接间距的所述第二插接孔内。优选地,所述支撑面形成有两个第三凹槽,各个所述第三凹槽关于所述凸台镜像布置;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一横档,所述基板设有第二横档;所述多功能俯卧撑板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档。优选地,所述第三凹槽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横档的两端一一对应穿出所述第一开口的两端并均与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基板的侧面相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形成于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基板的侧面,且所述第一横档的两端一一对应过盈穿设于各个所述安装座内。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各个侧面均朝向远离所述支撑杆的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一侧壁,各个所述第一侧壁相互围设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多个相互交错连接的肋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接孔远离所述握把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孔远离所述握把的一端均设有防滑垫。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在支撑板的支撑面上设置了形成有第一凹槽的凸台,连接杆设置在第一凹槽内,支撑杆的一端与连接杆相铰接,以及仰卧横杆设在支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能丰富,具体的:当健身人员使用该多功能俯卧撑板进行俯卧撑运动时,支撑杆折叠收纳在第一凹槽;当健身人员使用该多功能俯卧撑进行仰卧起坐运动时,支撑杆相比于支撑面呈现竖立状态,健身人员可用脚背勾住仰卧横杆并进行仰卧起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俯卧撑板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俯卧撑板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多功能俯卧撑板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支撑板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支撑板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加强片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手柄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多功能俯卧撑板另一状态的示意图。100、多功能俯卧撑板;10、支撑板;11、支撑面;111、第一插接孔;112、第二插接孔;113、第三凹槽;1131、第一开口;12、压接凸起;13、第一侧壁;14、肋板;20、凸台;21、第一凹槽;211、第三通孔;22、避让凹槽;30、连接杆;31、第二通孔;40、支撑杆;41、铰接部;411、第一通孔;42、第二凹槽;43、筋槽;50、仰卧横杆;51、防滑套;60、铰接轴;70、吸盘;80、锥形弹簧;90、加强片;91、吸附面;92、粘贴面;101、手柄结构;1011、基板;1012、握把;102、支柱;103、立柱;104、第一横档;105、第二横档;106、弹性件;107、安装座;108、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7,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俯卧撑板100,该多功能俯卧撑板100的结构简单、体积小,除了能够适用于俯卧撑运动之外,还能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运动,如仰卧起坐运动、拉力运动,功能多样。该多功能俯卧撑板100包括:支撑板10、连接杆30、支撑杆40及仰卧横杆50。支撑板10上限定有支撑面11,支撑面11延伸形成有凸台20,并在凸台20处形成有第一凹槽21,连接杆30设置在第一凹槽21内;支撑杆40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限定有支撑面(11),所述支撑面(11)形成有凸台(20),且所述凸台(20)形成有第一凹槽(21);/n连接杆(30),所述连接杆(30)设于所述第一凹槽(21)内;/n支撑杆(40),所述支撑杆(40)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杆(30),且所述支撑杆(40)能够折叠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1)内;/n及仰卧横杆(50),所述仰卧横杆(50)设于所述支撑杆(40)远离所述连接杆(30)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限定有支撑面(11),所述支撑面(11)形成有凸台(20),且所述凸台(20)形成有第一凹槽(21);
连接杆(30),所述连接杆(30)设于所述第一凹槽(21)内;
支撑杆(40),所述支撑杆(40)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杆(30),且所述支撑杆(40)能够折叠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1)内;
及仰卧横杆(50),所述仰卧横杆(50)设于所述支撑杆(40)远离所述连接杆(30)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俯卧撑板(100)还包括:铰接轴(60),所述支撑杆(40)靠近所述连接杆(30)的一端形成有一对铰接部(41),各个所述铰接部(41)相间隔形成有第二凹槽(42),且各个所述铰接部(41)分别对应形成有第一通孔(411),所述连接杆(30)的侧面形成有第二通孔(31),所述铰接轴(60)依次穿过任一所述第一通孔(411)、所述第二通孔(31)及另一所述第一通孔(4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41)呈倒圆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相对的两侧壁对称形成有避让凹槽(22),所述铰接轴(60)的两端部一一对应于各个所述避让凹槽(22)。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0)的侧面形成有筋槽(43)。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横杆(50)套设有防滑套(51)。


7.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的槽底面形成有第三通孔(211),所述连接杆(30)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211)内并能够沿所述第三通孔(211)的中心轴方向移动;
所述连接杆(30)远离所述支撑杆(40)的一端形成有吸盘(70),所述吸盘(70)位于所述支撑板(10)背向所述支撑杆(40)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211)呈多边形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朝向所述吸盘(70)延伸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吸盘(70)相抵压的压接凸起(12),且所述压接凸起(12)的面积小于所述吸盘(70)的面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凸起(12)呈圆形设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周向外侧套接有锥形弹簧(80),所述锥形弹簧(80)的大端与所述吸盘(70)面向所述支撑板(10)的侧面相接,所述锥形弹簧(80)的小端与所述支撑板(10)朝向所述吸盘(70)的侧面相接。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俯卧撑板(100)还包括有加强片(90),所述加强片(90)限定有吸附面(91)与粘贴面(92),所述吸附面(91)朝向所述吸盘(70)并与所述吸盘(70)相吸附,且所述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传美许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