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64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包括:主体;主体的端部设置有对接部;主体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元件;当单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单元件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现有技术中,障碍攀爬装置的结构相对固定,因此不便于运输功能也相对单一。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体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元件,在运输过程中,可将单元件拆分运输,从而极大利用有限的运输空间。同时,可依据实际需要对单元件的数量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因此需要相应的体育设备进行体能锻炼以维持身体素质。其中,用于障碍攀爬的设备可有效锻炼身体的综合性能与平衡感。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攀爬架【申请号:CN201921801929.9、公开号:CN211585045U】包括:第一攀爬架和第二攀爬架,第一攀爬架和第二攀爬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天梯,第一攀爬架和第二攀爬架之间且位于天梯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钢索,钢索的表面套设有滑架;第一攀爬架包括第一攀爬梯,第一攀爬梯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攀爬梯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两个第一支撑杆相对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两个第一攀爬梯之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两个第二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钢板;第二攀爬架包括第二攀爬梯,第二攀爬梯的数量为两个,第二攀爬梯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两个第二支撑杆相对之间通过第一横杆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攀爬梯之间的前端和后端均通过第二横杆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横杆之间通过钢板固定连接。虽然该专利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障碍攀爬设备,但是该技术方案的结构相对固定,一方面导致产品不便运输,另一方面功能也较为单一,不能满足日常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包括:主体;主体的端部设置有对接部;主体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元件;对接部与单元件之间能够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当单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单元件之间能够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运输过程中,可将单元件、连接结构、对接部拆分放置,由此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运输空间,以便于产品的运输。在拼装过程中,可依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单元件进行使用。例如:针对障碍规避的锻炼中,为使得锻炼人员在短距离内能够通过多个障碍物,所需的主体长度较短,可选择数量较少的单元件进行拼装。针对平衡性的锻炼中,为使得锻炼人员能够进行长距离的平衡性训练,所需的主体数量较长,可选择数量较多的单元件进行拼装。由此,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同时,可通过安装在单元件上的对接部对接其他障碍攀爬结构,以依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增强本平衡板的功能性。例如:可使得本平衡板与地面呈一定的夹角,或与地面间隔一定的距离。进一步的,对接部的一侧能够通过连接结构与单元件连接;对接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对接头。进一步的,对接部设置有对接头的一侧还设置有贴合部;对接头通过贴合部与对接部相连接。进一步的,贴合部包括多个承重部;承重部环绕在贴合部的四周。进一步的,单元件包括单元主体、第一踩踏板、第二踩踏板;单元主体能够与连接结构相连接;单元主体的一侧与第一踩踏板相连接;单元主体上与第一踩踏板相对的一侧与第二踩踏板相连接。进一步的,第一踩踏板与单元主体固定连接;第一踏板呈水平状。进一步的,第二踩踏板可拆卸的与单元主体连接;第二踩踏板向远离第一踩踏板的方向凸起;第二踩踏板上设置有防滑板。进一步的,第二踩踏板上设置有卡接凸起;单元主体上设置有与卡接凸起相对应的卡接通口。进一步的,单元主体内还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能够与第一踩踏板、第二踩踏板相接触。进一步的,单元主体上还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第一踩踏板、第二踩踏板相贴合;连接板与第一踩踏板、第二踩踏板的贴合处设置有倒角。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运输过程中,可将单元件、对接部、连接结构分拆运输,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运输空间。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单元件的数量,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通过对接部能够与其他障碍攀爬装置相连接,可使得主体能够与地面呈一定的夹角,也可使得主体与地面能够间隔一定的距离,从而进一步增强功能性。单元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踩踏板、第二踩踏板,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自由选择,从而进一步增强功能性。第二踩踏板可拆卸的与单元主体相连接,便于在第二踩踏板损坏时进行更换。第一踩踏板、第二踩踏板与连接结构共同承担外力,以第二踩踏板朝上为例,当有外力施加时,通过连接结构可有效防止单元件之间相互分离,同时外力将促使连接结构发生形变使得第二踩踏板之间相互挤压,从而将外力传递至每一个单元件上,进而有效的增强的主体抵抗外力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整体结构图。图2:单元节爆炸图。图3:对接部结构图。图4:第一连接结构。图5:第二连接结构。图6:第三连接结构。图中:1-主体、11-对接部、111-对接头、12-单元件、121-连接结构、1211-连接管、1212-连接板、1213-连接块、122-单元主体、1221-卡接通口、1222-加强筋、1223-连接板、123-第一踩踏板、124-第二踩踏板、1241-防滑板、1242-卡接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包括:主体1。主体1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元件12,单元件12包括单元主体122,当单元件12的数量为多个时,单元主体122之间能够通过连接结构121连接。对接部11的一侧能够通过连接结构121与单元主体122相连接,从而能够连接在主体1的端部。对接部11的另一侧设置有能够与其他装置相连接的对接头111。在运输过程中,可将单元件12、对接部11、连接结构121拆分运输,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运输空间。在拼装过程中,可依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单元件进行拼装使用。例如:针对障碍规避的锻炼中,为使得锻炼人员在短距离内能够通过多个障碍物,所需的主体长度较短,可选择数量较少的单元件进行拼装。针对平衡性的锻炼中,为使得锻炼人员能够进行长距离的平衡性训练,所需的主体数量较长,可选择数量较多的单元件进行拼装。可见,所能实现的功能与单元件12的数量相关。由此,通过选择不同数量的单元件12可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同时,通过对接头11可将单元件12与其他锻炼装置相连接,从而进一步增强本平衡板的功能性。可以预见的是,通过变更连接结构121的安装方向,即可变更单元件12之间的拼接角度,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线性连接方式。更多的,诸如十字状连接方式、X状连接方式等更多连接方式通过连接结构121也是可以实现的,由此,以组成更加复杂的平衡板结构,以进一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其中,对接部11设置有对接头111的一侧还设置有贴合部112,贴合部112呈弧形。对接头111通过贴合部112与对接部11相连接。贴合部112包括多个承重部1121,承重部1121环绕在贴合部112的四周。当对接头111插入其他装置内部时,贴合部112能够与其他装置的外边缘相贴合,一方面便于对接部11与其他装置的对接,另一方面可减少对接部11与其他装置之间的空隙使得外观更加工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n所述主体(1)的端部设置有对接部(11);/n所述主体(1)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元件(12);/n所述对接部(11)与所述单元件(12)之间能够通过连接结构(121)连接;/n当所述单元件(12)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单元件(12)之间能够通过连接结构(12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
所述主体(1)的端部设置有对接部(11);
所述主体(1)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元件(12);
所述对接部(11)与所述单元件(12)之间能够通过连接结构(121)连接;
当所述单元件(12)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单元件(12)之间能够通过连接结构(1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11)的一侧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结构(121)与所述单元件(12)连接;
所述对接部(11)的另一侧设置有对接头(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11)设置有所述对接头(111)的一侧还设置有贴合部(112);
所述对接头(111)通过所述贴合部(112)与所述对接部(1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112)包括多个承重部(1121);
所述承重部(1121)环绕在所述贴合部(112)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障碍攀爬平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件(12)包括单元主体(122)、第一踩踏板(123)、第二踩踏板(124);
所述单元主体(122)之间能够与所述连接结构(121)相连接;
所述单元主体(122)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踩踏板(123)相连接;
所述单元主体(122)上与所述第一踩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碧升范涛施康进樊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万能工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