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62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鼻腔给药装置,属于医疗喷雾装置领域,包括注射器、推杆、内壳、外壳、周向限位结构和周向止退结构;注射器内设有第一防退卡扣;推杆滑动设于注射器内,推杆的前端设有与第一防退卡扣配合的防退端头;内壳与注射器的前端螺纹配合;外壳罩设于内壳之外,外壳与内壳于前后方向上卡接配合;周向限位结构设于外壳和内壳之间;周向止退结构设于注射器和外壳之间。推杆包括第一杆体和设于第一杆体后方的第二杆体,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通过断点结构连接,第一杆体的外周套装有活塞,活塞与注射器的内壁密封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鼻腔给药装置在各个主要部件之间均设置了有效的防退自毁结构,避免零部件被拆卸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腔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喷雾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鼻腔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鼻腔给药器是一种用来向鼻孔内喷出大体呈雾状治疗流体的装置,因其风险低、治疗效果快、减小痛苦等优点逐渐成为普遍采用的治疗手段,适用于鼻炎治疗、流感疫苗接种等领域,其喷雾式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大医护人员、患者所接受。因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很多鼻腔给药器均为一次性医疗设备,但是,现有的鼻腔给药器难以有效避免重复利用的风险,部分零部件等仍然可以拆卸重复使用,这种二次利用的医疗废品流入市场无疑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腔给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鼻腔喷雾器的自毁性较差,部分零件仍然能够拆卸使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鼻腔给药装置,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内设有第一防退卡扣;推杆,滑动设于所述注射器内,所述推杆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防退卡扣配合的防退端头,所述第一防退卡扣能于所述防退端头的后侧对所述防退端头进行限位;内壳,与所述注射器的前端螺纹配合,所述内壳的前部设有连通口;外壳,罩设于所述内壳之外,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于前后方向上卡接配合,所述注射器通过所述连通口连通于所述外壳前端的喷口;周向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及周向止退结构,设于所述注射器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外壳在沿与所述内壳的预设安装旋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所述预设安装方向为将所述内壳旋转螺接于所述注射器的旋向;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杆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杆体后方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通过断点结构连接,第一杆体的外周套装有活塞,活塞与注射器的内壁密封抵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注射器包括第一段和设于第一段前端的第二段,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均分别与第二段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的后端和中部分别设有密封膜,所述第一段的前端也设有密封膜,所述第一段中的密封膜和所述推杆之间形成第一密封腔,所述第二段中两个所述密封膜之间形成第二密封腔;所述第一段的前端和所述第二段的后端还分别设有第一刺针,所述第一段上的所述第一刺针向前延伸,所述第二段上的所述第一刺针向后延伸,所述第一段前端的所述第一刺针能捅破所述第二段后端的密封膜,所述第二段后端的所述第一刺针能捅破所述第一段上的所述密封膜;所述防退端头的前端呈尖刺状,所述防退端头的前端能刺破位于所述第二段中部的密封膜。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段的前端固设有内螺纹环,所述第二段的后部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环配合的外螺纹。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壳内壁设有轴向定位卡扣,所述内壳外壁设有与所述轴向定位卡扣卡接配合的轴向定位凸起。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周向限位凸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周向限位凸齿沿所述内壳的周向设于所述内壳的外壁;以及周向限位凸块,设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周向限位凸块能插入相邻两个所述周向限位凸齿之间。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周向限位凸齿的后端向外延伸,以形成所述轴向定位凸起。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周向止退结构包括:周向止退凸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周向限位凸齿沿所述注射器的周向设于所述注射器的外壁;以及周向止退卡片,外端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周向止退卡片能卡入相邻两个所述周向止退凸齿之间,所述周向止退卡片的内端倾斜设置,其倾斜方向与所述预设安装旋向相反。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注射器的前端具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内壳的外壁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结构,所述安装环的外侧面设有所述周向止退凸齿。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壳与所述注射器之间配合形成注入腔,所述内壳的前部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前部内壁之间设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通过所述连通口连通于所述注入腔,所述雾化腔还连通于所述喷口;所述雾化腔的顶壁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绕所述喷口的轴线呈放射状分布,所述雾化腔的顶部连通于所述螺旋槽的外端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螺旋槽的外端呈圆弧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鼻腔给药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鼻腔给药装置中,当防退端头卡入第一防退卡扣后,不能将推杆整体拉出,如果强行拉出推杆,则断点结构断裂,第二杆体脱离第一杆体,最终只能将第二杆体抽出,第一杆体仍然被第一防退卡扣限制住;另外,不仅推杆和注射器之间设有防退自毁结构,由于内壳和外壳之间卡接并通过周向限位结构限定了周向的相对位置,再加上内壳与注射器之间的螺纹连接,如果要拆卸外壳的话,必须沿预设安装旋向的反向旋拧外壳,而周向止退结构又阻止了这一运动,如果强行拆卸外壳的话势必会损坏外壳,这就使得周向止退结构形成了防退自毁结构,有效避免了将外壳完整拆卸的可能,避免外壳和内壳所形成的喷头结构被重复利用。本专利技术的鼻腔给药装置在各个主要部件之间均设置了有效的防退自毁结构,提升给药器的自毁性,避免零部件再次流入市场危害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鼻腔给药器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内壳和外壳的装配结构剖视图;图6为图5的仰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内壳的结构示意;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外壳的剖视图;图9为图8的仰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鼻腔给药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采用的注射器和推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推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13为图11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注射器;101、第一段;102、第二段;103、密封膜;104、第一密封腔;105、第二密封腔;106、第一刺针;108、内螺纹环;2、推杆;201、第一杆体;202、第二杆体;203、断点结构;204、活塞;3、内壳;301、内壳外螺纹;4、外壳;5、第一防退卡扣;6、防退端头;7、连通口;8、喷口;9、轴向定位卡扣;10、轴向定位凸起;11、周向限位凸齿;12、周向限位凸块;13、周向止退凸齿;14、周向止退卡片;15、安装环;16、注入腔;17、雾化腔;18、螺旋槽;19、第二防退卡扣;20、球形缓冲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鼻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内设有第一防退卡扣;/n推杆,滑动设于所述注射器内,所述推杆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防退卡扣配合的防退端头,所述第一防退卡扣能于所述防退端头的后侧对所述防退端头进行限位;/n内壳,与所述注射器的前端螺纹配合,所述内壳的前部设有连通口;/n外壳,罩设于所述内壳之外,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于前后方向上卡接配合,所述注射器通过所述连通口连通于所述外壳前端的喷口;/n周向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及/n周向止退结构,设于所述注射器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外壳在沿与所述内壳的预设安装旋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所述预设安装方向为将所述内壳旋转螺接于所述注射器的旋向;/n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杆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杆体后方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通过断点结构连接,第一杆体的外周套装有活塞,活塞与注射器的内壁密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鼻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内设有第一防退卡扣;
推杆,滑动设于所述注射器内,所述推杆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防退卡扣配合的防退端头,所述第一防退卡扣能于所述防退端头的后侧对所述防退端头进行限位;
内壳,与所述注射器的前端螺纹配合,所述内壳的前部设有连通口;
外壳,罩设于所述内壳之外,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于前后方向上卡接配合,所述注射器通过所述连通口连通于所述外壳前端的喷口;
周向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及
周向止退结构,设于所述注射器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外壳在沿与所述内壳的预设安装旋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所述预设安装方向为将所述内壳旋转螺接于所述注射器的旋向;
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杆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杆体后方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通过断点结构连接,第一杆体的外周套装有活塞,活塞与注射器的内壁密封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包括第一段和设于第一段前端的第二段,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均分别与第二段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的后端和中部分别设有密封膜,所述第一段的前端也设有密封膜,所述第一段中的密封膜和所述推杆之间形成第一密封腔,所述第二段中两个所述密封膜之间形成第二密封腔;
所述第一段的前端和所述第二段的后端还分别设有第一刺针,所述第一段上的所述第一刺针向前延伸,所述第二段上的所述第一刺针向后延伸,所述第一段前端的所述第一刺针能捅破所述第二段后端的密封膜,所述第二段后端的所述第一刺针能捅破所述第一段上的所述密封膜;
所述防退端头的前端呈尖刺状,所述防退端头的前端能刺破位于所述第二段中部的密封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前端固设有内螺纹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君段胜凯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鑫富达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洛阳富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洛阳富道细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