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62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包括主管路(1)以及设置于主管路一侧的支管路(2),主管路与支管路通过三通管(3)连接,主管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双腔管(4)、扩口管(5)以及复合管(6),三通管另一端口还设有固定阀(7),主管路内贯穿设置有金属搅丝(8)和收缩丝(9),金属搅丝一端设置有螺旋线圈(11),金属搅丝另一端以及收缩丝一端均穿过固定阀,金属搅丝另一端与一手柄(10)适配连接,支管路一端连接有连接管(12),连接管一端连接有旋塞阀(13),旋塞阀一端适配地与一注射器(14)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新型血栓抽吸导管,可以轻松实现血栓的抽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超过恶性肿瘤,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人数达到2.3亿,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已超过200万人,每年至少新发50至80万例,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人数超过100万。据预测,2015年至2030年,中国将新增2100万急性冠状动脉患者,发生至少700万例心源性死亡。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而血栓形成取决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易损斑块容易出现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目前,针对AMI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对梗塞相关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血运重建,而直接行PCI治疗,置入支架后,在球囊或支架的挤压下,一方面,血小板易被不稳定斑块中裸露脂质所激活,形成微血栓在病变血管部位黏附聚集,导致微循环阻塞;另一方面,血栓容易碎裂、脱落,造成血栓碎块流向冠状动脉远端,导致远端血管阻塞,从而出现“慢血流”现象。从而大大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提高了AMI患者的死亡率。因此,PCI治疗如何避免出现支架内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以及冠脉微循环障碍导致的无复流,已经成为急诊PCI面临的一大难题。血栓抽吸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机械作用,迅速抽出阻塞病变血管的血栓,理论上讲可减轻血栓负荷和微血管栓塞,使冠状动脉血流改变,减少术后“慢血流”和“无复流”的发生率,临床也进一步验证,通过血栓抽吸导管,结合使用药物,可明显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改善靶血管的血流,改善临床预后,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很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且应用血栓抽吸后,有2/3的病例无需进行球囊预扩张而可直接植入支架,节省了医疗费用。在介入治疗时,由于心血管结构复杂,血栓抽吸效果很容易受到冠状动脉解剖学形态及血栓性状的影响特别是位于严重狭窄病变、钙化、纡曲病变远端的血栓及顽固附着在冠状动脉壁上的血栓等情况下,使血栓抽吸困难。其次,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容易发生堵塞,较难处理。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操作性的新型血栓抽吸导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包括主管路以及设置于主管路一侧的支管路,所述主管路与支管路通过三通管连接,所述主管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双腔管、扩口管以及复合管,所述三通管另一端口还设置有固定阀,所述主管路内贯穿设置有金属搅丝和收缩丝,所述金属搅丝一端设置有螺旋线圈,所述金属搅丝另一端以及收缩丝一端均穿过固定阀,且金属搅丝另一端与一手柄适配连接,所述支管路一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有旋塞阀,所述旋塞阀一端适配地与一注射器相连接;所述双腔管包括外管以及偏心设置于外管腔道中的内管,所述外管腔道用于输送血栓物质,所述内管腔道用于安装导引丝;所述扩口管的扩口部截面腔道结构与双腔管截面腔道结构相同,该扩口管扩口部与复合管以及双腔管的外管适配连接,从而使得外管腔道与复合管相连,该扩口管另一端设置为导引丝的进口端并与内管腔道相连通。作为优选地,所述复合管为三段复合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复合管、中间端复合管和后端部复合管,所述前端部复合管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前端部内层、前端部夹层以及前端部外层,所述中间端复合管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中间端内层、中间端夹层以及中间端外层,所述后端部复合管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后端部内层、后端部夹层以及后端部外层。作为优选地,所述前端部内层、中间端内层、后端部内层均为聚四氟乙烯膜层,所述前端部外层、中间端外层、后端部外层均为聚酰胺层,所述前端部夹层为不锈钢丝编织网架层,所述中间端夹层为镍钛丝编织网架层,所述后端部夹层为镍钛丝线圈层。作为优选地,所述固定阀包括阀体、球形阀塞和旋柄,所述球形阀塞设置于阀体内,且旋柄设置于阀体上并与球形阀塞适配连接,所述金属搅丝另一端以及收缩丝一端均穿过球形阀塞并向外引出,所述旋柄用于调节固定金属搅丝的位置。作为优选地,所述螺旋线圈包括螺旋金属线圈以及与螺旋金属线圈适配连接的弹性金属线圈,所述螺旋金属线圈与金属搅丝适配相连,所述弹性金属线圈与收缩丝适配相连。作为优选地,所述双腔管一端设置为斜切口,所述双腔管前部外表面还设置有金属钼层,所述金属钼层的厚度范围为0.04-0.06mm。作为优选地,所述外管长度为70-90mm,内径为1.21-1.42mm,外径为2.12-2.44mm;所述复合管长度为1240-1380mm,内径为1.11-1.33mm,外径为1.99-2.33mm。作为优选地,所述前端部复合管的长度范围为500-650mm,中间端复合管的长度范围为150-200mm,后端部复合管的长度范围为300-450mm。作为优选地,所述金属搅丝的直径为0.08-0.15mm,长度为1600-1750mm。作为优选地,所述三通管的材质为高分子量聚乙烯塑料,所述固定阀为聚丙烯塑料制成。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新型血栓抽吸导管,可以轻松实现血栓的抽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复合管为三段复合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复合管、中间端复合管和后端部复合管,前端部复合管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前端部内层、前端部夹层以及前端部外层,中间端复合管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中间端内层、中间端夹层以及中间端外层,后端部复合管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后端部内层、后端部夹层以及后端部外层,前端部内层、中间端内层、后端部内层均为聚四氟乙烯膜层,前端部外层、中间端外层、后端部外层均为聚酰胺层,前端部夹层为不锈钢丝编织网架层,中间端夹层为镍钛丝编织网架层,后端部夹层为镍钛丝线圈层,使得复合管的柔软度和抗折性能不断增强,从而适应复杂弯曲的血管环境,最大限度的增加了新型血栓抽吸导管的柔性,方便手术的操作,扩大在临床上的应用,主管路内贯穿设置有金属搅丝和收缩丝,金属搅丝一端设置有螺旋线圈,金属搅丝另一端以及收缩丝一端均穿过固定阀,且金属搅丝另一端与一手柄适配连接,螺旋线圈包括螺旋金属线圈以及与螺旋金属线圈适配连接的弹性金属线圈,螺旋金属线圈与金属搅丝适配相连,弹性金属线圈与收缩丝适配相连,利用金属搅丝与手柄配合,对血栓进行搅碎,再通过收缩丝将螺旋线圈收回至双腔管内,防止阻碍血栓的抽吸以及在抽拉对血管造成损伤,大大提高了血栓抽吸导管的安全性,最后,通过注射器,将血栓抽出,重复操作直至完成抽吸,工作效率高,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血栓抽吸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腔管一端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导管包括主管路(1)以及设置于主管路一侧的支管路(2),所述主管路(1)与支管路(2)通过三通管(3)连接,所述主管路(1)包括顺次连接的双腔管(4)、扩口管(5)以及复合管(6),所述三通管(3)另一端口还设置有固定阀(7),所述主管路(1)内贯穿设置有金属搅丝(8)和收缩丝(9),所述金属搅丝(8)一端设置有螺旋线圈(11),所述金属搅丝(8)另一端以及收缩丝(9)一端均穿过固定阀(7),且金属搅丝(8)另一端与一手柄(10)适配连接,所述支管路(2)一端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一端连接有旋塞阀(13),所述旋塞阀(13)一端适配地与一注射器(14)相连接;/n所述双腔管(4)包括外管(15)以及偏心设置于外管腔道中的内管(16),所述外管(15)腔道用于输送血栓物质,所述内管(16)腔道用于安装导引丝;/n所述扩口管(5)的扩口部截面腔道结构与双腔管(4)截面腔道结构相同,该扩口管(5)扩口部与复合管(6)以及双腔管的外管(15)适配连接,从而使得外管(15)腔道与复合管(6)相连,该扩口管(5)另一端设置为导引丝的进口端并与内管(16)腔道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导管包括主管路(1)以及设置于主管路一侧的支管路(2),所述主管路(1)与支管路(2)通过三通管(3)连接,所述主管路(1)包括顺次连接的双腔管(4)、扩口管(5)以及复合管(6),所述三通管(3)另一端口还设置有固定阀(7),所述主管路(1)内贯穿设置有金属搅丝(8)和收缩丝(9),所述金属搅丝(8)一端设置有螺旋线圈(11),所述金属搅丝(8)另一端以及收缩丝(9)一端均穿过固定阀(7),且金属搅丝(8)另一端与一手柄(10)适配连接,所述支管路(2)一端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一端连接有旋塞阀(13),所述旋塞阀(13)一端适配地与一注射器(14)相连接;
所述双腔管(4)包括外管(15)以及偏心设置于外管腔道中的内管(16),所述外管(15)腔道用于输送血栓物质,所述内管(16)腔道用于安装导引丝;
所述扩口管(5)的扩口部截面腔道结构与双腔管(4)截面腔道结构相同,该扩口管(5)扩口部与复合管(6)以及双腔管的外管(15)适配连接,从而使得外管(15)腔道与复合管(6)相连,该扩口管(5)另一端设置为导引丝的进口端并与内管(16)腔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管(6)为三段复合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复合管(17)、中间端复合管(18)和后端部复合管(19),所述前端部复合管(17)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前端部内层(17-1)、前端部夹层(17-2)以及前端部外层(17-3),所述中间端复合管(18)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中间端内层(18-1)、中间端夹层(18-2)以及中间端外层(18-3),所述后端部复合管(19)从内至外包括依次叠设的后端部内层(19-1)、后端部夹层(19-2)以及后端部外层(19-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内层(17-1)、中间端内层(18-1)、后端部内层(19-1)均为聚四氟乙烯膜层,所述前端部外层(17-3)、中间端外层(18-3)、后端部外层(19-3)均为聚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兴中周健华全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