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延长管的输尿管导管多功能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538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延长管的输尿管导管多功能接头,包括集尿袋和连接带,所述集尿袋的上端一体化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外侧套接有橡胶条,所述集尿袋的内部填充有海绵,且海绵的下方设置有塑胶隔膜,所述塑胶隔膜的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连接带位于集尿袋的后端面,且连接带的末端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子面,所述魔术贴子面的外侧吸附有魔术贴母面,所述连接带的内侧设置有皮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橡胶条位于输尿管和进液口连接处,提高输尿管和进液口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避免尿液的泄漏,进入集尿袋内部的尿液被海绵吸收,海绵对尿液进行吸收能够避免使用者在行走时集尿袋内部尿液晃动,从而避免产生声响引起使用者的尴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延长管的输尿管导管多功能接头
本技术属于泌尿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带延长管的输尿管导管多功能接头。
技术介绍
泌尿系统各器官(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都可发生疾病,并波及整个系统,泌尿系统的疾病既可由身体其他系统病变引起,又可影响其他系统甚至全身,其主要表现在泌尿系统本身,如排尿改变、尿的改变、肿块、疼痛等,但亦可表现在其他方面,如高血压、水肿、贫血等,泌尿系统疾病的性质,多数和其他系统疾病类似,包括先天性畸形、感染、免疫机制、遗传、损伤、肿瘤等;但又有其特有的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尿石症、肾功能衰竭等,尿道是从膀胱通向体外的管道,当尿道出现疾病时容易影响人体的正常排尿功能,因此需要使用输尿管辅助排尿。现有技术的存在以下问题:1、输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处不够牢固,容易出现尿液的泄漏;2、集尿袋内部尿液晃动发出声响造成使用者的尴尬,且集尿袋不慎破裂时,其内部尿液完全泄漏,安全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延长管的输尿管导管多功能接头,具有输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处密封性强,集尿袋安装便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延长管的输尿管导管多功能接头,包括集尿袋和连接带,所述集尿袋的上端一体化设置有进液口,且进液口的上端旋接有输尿管,所述进液口的外侧套接有橡胶条,所述集尿袋的内部填充有海绵,且海绵的下方设置有塑胶隔膜,所述塑胶隔膜的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连接带位于集尿袋的后端面,且连接带的末端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子面,所述魔术贴子面的外侧吸附有魔术贴母面,所述连接带的内侧设置有皮带。优选的,所述集尿袋通过进液口与输尿管螺纹连接,且橡胶条位于进液口与输尿管连接处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塑胶隔膜与集尿袋之间设置为一体化结构,且集尿袋的竖直中心线与塑胶隔膜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优选的,所述集尿袋的下端一体化设置有出液口,且出液口的下端旋接有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的表面安装有阀门。优选的,所述集尿袋通过出液口与出液管道相连接,且集尿袋的下表面向下方凸出。优选的,所述连接带通过魔术贴子面和魔术贴母面形成闭合结构,且连接带之间相互平行,而且连接带之间关于集尿袋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进液口的外侧套接有橡胶条,人体排出的尿液通过输尿管和进液口进入集尿袋中,将橡胶条的背面涂上不干胶随后将其贴合在输尿管和进液口连接处,提高输尿管和进液口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避免尿液的泄漏。2、本技术中集尿袋的内部填充有海绵,进入集尿袋内部的尿液被海绵吸收,当集尿袋不慎破裂时,集尿袋内部的尿液不会大量泄漏,从而避免使用者衣物上沾染大量尿液,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其次海绵对尿液进行吸收能够避免使用者在行走时集尿袋内部尿液晃动,从而避免产生声响引起使用者的尴尬。3、本技术通过连接带、魔术贴子面和魔术贴母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集尿袋被稳定放置在使用者腰部位置,该装置中集尿袋的固定方式简便实用,且稳定性较强,不容易掉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尿袋;2、进液口;3、输尿管;4、橡胶条;5、海绵;6、塑胶隔膜;7、空腔;8、出液口;9、出液管道;10、阀门;11、连接带;12、魔术贴子面;13、魔术贴母面;14、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延长管的输尿管导管多功能接头,包括集尿袋1和连接带11,集尿袋1的上端一体化设置有进液口2,且进液口2的上端旋接有输尿管3,进液口2的外侧套接有橡胶条4,集尿袋1通过进液口2与输尿管3螺纹连接,且橡胶条4位于进液口2与输尿管3连接处的外侧,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输尿管3顺时针拧紧在进液口2上方,人体排出的尿液通过输尿管3和进液口2进入集尿袋1中,将橡胶条4的背面涂上不干胶随后将其贴合在输尿管3和进液口2连接处,提高输尿管3和进液口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避免尿液的泄漏,集尿袋1的内部填充有海绵5,且海绵5的下方设置有塑胶隔膜6,塑胶隔膜6与集尿袋1之间设置为一体化结构,且集尿袋1的竖直中心线与塑胶隔膜6的竖直中心线重合,进入集尿袋1内部的尿液被海绵5吸收,当集尿袋1不慎破裂时,集尿袋1内部的尿液不会大量泄漏,从而避免使用者衣物上沾染大量尿液,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其次海绵5对尿液进行吸收能够避免使用者在行走时集尿袋1内部尿液晃动,从而避免产生声响引起使用者的尴尬,塑胶隔膜6的下方设置有空腔7,集尿袋1的下端一体化设置有出液口8,且出液口8的下端旋接有出液管道9,出液管道9的表面安装有阀门10,当塑胶隔膜6下方的空腔7中产生明显尿液时,说明海绵5内部吸收的尿液达到饱和程度,需对尿液进行排出,集尿袋1通过出液口8与出液管道9相连接,且集尿袋1的下表面向下方凸出,顺时针转动阀门10,使得出液管道9保持通畅状态,此时集尿袋1内部的尿液通过出液管道9排向外界,集尿袋1的下表面向下方凸出,该项设置便于对尿液进行完全排出,避免尿液残留在空腔7中;连接带11位于集尿袋1的后端面,且连接带11的末端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子面12,魔术贴子面12的外侧吸附有魔术贴母面13,连接带11的内侧设置有皮带14,连接带11通过魔术贴子面12和魔术贴母面13形成闭合结构,且连接带11之间相互平行,而且连接带11之间关于集尿袋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将集尿袋1贴合在使用者腰部放置,随后将连接带11穿过使用者腰部的皮带14,再将连接带11末端的魔术贴子面12贴合在魔术贴母面13处,魔术贴母面13与集尿袋1之间设置为一体化结构,因此通过连接带11、魔术贴子面12和魔术贴母面13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集尿袋1被稳定放置在使用者腰部位置,该装置中集尿袋1的固定方式简便实用,且稳定性较强,不容易掉落。本技术中采用输尿管进行排尿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集尿袋1贴合在使用者腰部放置,随后将连接带11穿过使用者腰部的皮带14,再将连接带11末端的魔术贴子面12贴合在魔术贴母面13处,魔术贴母面13与集尿袋1之间设置为一体化结构,因此通过连接带11、魔术贴子面12和魔术贴母面13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集尿袋1被稳定放置在使用者腰部位置,再将输尿管3顺时针拧紧在进液口2上方,人体排出的尿液通过输尿管3和进液口2进入集尿袋1中,集尿袋1的内部填充有海绵5,进入集尿袋1内部的尿液被海绵5吸收,当集尿袋1不慎破裂时,集尿袋1内部的尿液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延长管的输尿管导管多功能接头,包括集尿袋(1)和连接带(1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尿袋(1)的上端一体化设置有进液口(2),且进液口(2)的上端旋接有输尿管(3),所述进液口(2)的外侧套接有橡胶条(4),所述集尿袋(1)的内部填充有海绵(5),且海绵(5)的下方设置有塑胶隔膜(6),所述塑胶隔膜(6)的下方设置有空腔(7),所述连接带(11)位于集尿袋(1)的后端面,且连接带(11)的末端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子面(12),所述魔术贴子面(12)的外侧吸附有魔术贴母面(13),所述连接带(11)的内侧设置有皮带(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延长管的输尿管导管多功能接头,包括集尿袋(1)和连接带(1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尿袋(1)的上端一体化设置有进液口(2),且进液口(2)的上端旋接有输尿管(3),所述进液口(2)的外侧套接有橡胶条(4),所述集尿袋(1)的内部填充有海绵(5),且海绵(5)的下方设置有塑胶隔膜(6),所述塑胶隔膜(6)的下方设置有空腔(7),所述连接带(11)位于集尿袋(1)的后端面,且连接带(11)的末端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子面(12),所述魔术贴子面(12)的外侧吸附有魔术贴母面(13),所述连接带(11)的内侧设置有皮带(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延长管的输尿管导管多功能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尿袋(1)通过进液口(2)与输尿管(3)螺纹连接,且橡胶条(4)位于进液口(2)与输尿管(3)连接处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延长管的输尿管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孔强韦继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超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