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起坨的纸尿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45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起坨的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所述纸尿裤本体的顶端两侧缝合有魔术贴,所述纸尿裤本体的顶端中心部分缝合有后弹性腰带,所述纸尿裤本体的中心位置的两侧缝合有立体护围,且立体护围的另一侧缝合有防侧漏护围,所述立体护围的右侧缝合有内部表层,且内部表层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散流柱,所述内部表层的正面设置有横向减速条,所述内部表层的正面设置有纵向减速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横向减速条和散流柱,可以减缓尿液滑向纸尿裤的吸收层中部,并且对流向中部的尿液进行分散,避免同一部位吸收,设置有纵向减速条,减缓吸收层中部的尿液被分散到两边,避免了尿液侧漏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起坨的纸尿裤
本技术涉及纸尿裤
,具体为一种防止起坨的纸尿裤。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每年有将近两千万的新生儿出生,特别是国家推出的二胎政策之后,新生儿的出生人数也将增加,新生儿出生后,纸尿裤作为新生儿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它的需求量也将会不断增加,纸尿裤因为使用方便,大大的减轻了母亲照看新生儿的负担,但是现在市面上的纸尿裤会因为尿液饱和吸收和宝宝的腿部运动挤压,导致纸尿裤会出现起坨的现象,会对宝宝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亟需一种防止起坨的纸尿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起坨的纸尿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纸尿裤容易起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起坨的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所述纸尿裤本体的顶端两侧缝合有魔术贴,所述纸尿裤本体的顶端中心部分缝合有后弹性腰带,所述纸尿裤本体的中心位置的两侧缝合有立体护围,且立体护围的另一侧缝合有防侧漏护围,所述立体护围的右侧缝合有内部表层,且内部表层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散流柱,所述内部表层的正面设置有横向减速条,所述内部表层的正面设置有纵向减速条,所述内部表层的背面缝合有吸水层,且吸水层的背面缝合有芯体层,所述芯体层的背面缝合有吸收层,且吸收层的背面缝合有外部表层,所述纸尿裤本体的底端中心位置处缝合有前弹性腰带,所述纸尿裤本体的底端两侧缝合有粘条。优选的,所述横向减速条共有六组,且长度大小小于两组立体护围之间的宽度大小。优选的,所述横向减速条有三组分布于内部表层的上半部分,剩余三组分布于内部表层的下半部分。优选的,所述述散流柱共有一组,且散流柱为菱形结构。优选的,所纵向减速条共有四组,且横向减速条和纵向减速条皆为半球状结构。优选的,所述述纵向减速条的两组分布于散流柱的一侧,剩余两组分布于散流柱的另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横向减速条和散流柱,可以减缓尿液滑向纸尿裤的吸收层中部,并且对流向中部的尿液进行分散,避免同一部位吸收,设置有纵向减速条,减缓吸收层中部的尿液被分散到两边,避免了尿液侧漏的现象发生。(1)该装置设置有横向减速条和散流柱,可以减缓尿液滑向纸尿裤的吸收层中部,并且对流向中部的尿液进行分散,避免同一部位吸收。(2)该装置设置有纵向减速条,减缓吸收层中部的尿液被分散到两边,避免了尿液侧漏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表层和吸水层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中:1、纸尿裤本体;2、魔术贴;3、后弹性腰带;4、防侧漏护围;5、横向减速条;6、立体护围;7、散流柱;8、纵向减速条;9、粘条;10、前弹性腰带;11、内部表层;12、吸水层;13、芯体层;14、吸收层;15、外部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止起坨的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1,纸尿裤本体1的顶端两侧缝合有魔术贴2,纸尿裤本体1的顶端中心部分缝合有后弹性腰带3,纸尿裤本体1的中心位置的两侧缝合有立体护围6,且立体护围6的另一侧缝合有防侧漏护围4,散流柱7共有一组,且散流柱7为菱形结构,可以对流下来的尿液进行分流扩散,使周围都可以进行吸收,避免吸收饱和,立体护围6的右侧缝合有内部表层11,且内部表层1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散流柱7,内部表层11的正面设置有横向减速条5,横向减速条5共有六组,且长度大小小于两组立体护围6之间的宽度大小,避免尿液会沿着减速条方向流向纸尿裤本体1的两边,横向减速条5有三组分布于内部表层11的上半部分,剩余三组分布于内部表层11的下半部分,均匀分布于纸尿裤本体1的上下部分,同时应对大小便。内部表层11的正面设置有纵向减速条8,纵向减速条8共有四组,且横向减速条5和纵向减速条8皆为半球状结构,缓解尿液的流向速度,避免总是吸收层中心吸收尿液,纵向减速条8的两组分布于散流柱7的一侧,剩余两组分布于散流柱7的另一侧,缓解分散过来的尿液,防止侧漏,内部表层11的背面缝合有吸水层12,且吸水层12的背面缝合有芯体层13,芯体层13的背面缝合有吸收层14,且吸收层14的背面缝合有外部表层15,纸尿裤本体1的底端中心位置处缝合有前弹性腰带10,纸尿裤本体1的底端两侧缝合有粘条9。工作原理:当使用纸尿裤本体1的时候,先将纸尿裤本体1打开,然后给宝宝穿戴,将纸尿裤本体1本体1平放,然后将宝宝放在纸尿裤本体1的上半部分,并将下半部分搭盖在宝宝的腹部,然后将纸尿裤本体1的上半部分的魔术贴2搭扣在粘条9上,注意不可以粘贴过紧,会伤害宝宝身体,需要预留出一定的空隙,穿戴好之后要将防侧漏护围4翻过来,放在外部,这样就完成了穿戴,当宝宝小便的时候,尿液会随着纸尿裤本体1的表面下流,这个时候横向减速条会减缓尿液的下流速度并对其进行吸收,当尿液过大流向吸收层的中心位置时,散流柱7会将尿液进行分散,将其引向四周进行吸收,同时两侧会有纵向减速条8分布,避免引流过来的尿液侧漏,这样的设置很好的利用了吸收层各个部分,防止了像以前尿液那样总是流向中心部分吸收,导致中心吸收层的饱和,从而起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起坨的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尿裤本体(1)的顶端两侧缝合有魔术贴(2),所述纸尿裤本体(1)的顶端中心部分缝合有后弹性腰带(3),所述纸尿裤本体(1)的中心位置的两侧缝合有立体护围(6),且立体护围(6)的另一侧缝合有防侧漏护围(4),所述立体护围(6)的右侧缝合有内部表层(11),且内部表层(1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散流柱(7),所述内部表层(11)的正面设置有横向减速条(5),所述内部表层(11)的正面设置有纵向减速条(8),所述内部表层(11)的背面缝合有吸水层(12),且吸水层(12)的背面缝合有芯体层(13),所述芯体层(13)的背面缝合有吸收层(14),且吸收层(14)的背面缝合有外部表层(15),所述纸尿裤本体(1)的底端中心位置处缝合有前弹性腰带(10),所述纸尿裤本体(1)的底端两侧缝合有粘条(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起坨的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尿裤本体(1)的顶端两侧缝合有魔术贴(2),所述纸尿裤本体(1)的顶端中心部分缝合有后弹性腰带(3),所述纸尿裤本体(1)的中心位置的两侧缝合有立体护围(6),且立体护围(6)的另一侧缝合有防侧漏护围(4),所述立体护围(6)的右侧缝合有内部表层(11),且内部表层(1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散流柱(7),所述内部表层(11)的正面设置有横向减速条(5),所述内部表层(11)的正面设置有纵向减速条(8),所述内部表层(11)的背面缝合有吸水层(12),且吸水层(12)的背面缝合有芯体层(13),所述芯体层(13)的背面缝合有吸收层(14),且吸收层(14)的背面缝合有外部表层(15),所述纸尿裤本体(1)的底端中心位置处缝合有前弹性腰带(10),所述纸尿裤本体(1)的底端两侧缝合有粘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崴崴
申请(专利权)人:乐澄中国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