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裤型卫生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45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裤型卫生巾,所述组合式裤型卫生巾包括组合式裤型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组合式裤型本体上的吸收部;所述组合式裤型本体分为前腹片和后臀片,所述前腹片上部设置有前腰围区,所述后臀片上部设置有后腰围区,前腰围区和后腰围区分别在左右侧面通过魔术贴拼接;所述吸收部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导流层、吸收层和底层;所述导流层包括第一导流层、第二导流层和第三导流层;第一导流层为设置有导流压纹的无纺布层;第二导流层为设置有竖直导流通道的聚氨酯泡沫层;第三导流层为绒毛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裤型本体和吸收体进行了改进,使得裤型卫生巾具有穿脱方便、干爽性较好、柔软度较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裤型卫生巾
本技术涉及卫生巾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裤型卫生巾。
技术介绍
裤型卫生巾相比较于传统的贴片式卫生巾具有不易移位、不易侧漏的优点,使用起来不易污染衣物。但目前的裤型卫生巾多为通过超声波工艺粘合为的一体结构,穿脱不方便,尤其是使用完脱掉后不方便。另外,裤型卫生巾一般使用时间较长,长时间使用对于卫生巾的干爽性、使用舒适度(如柔软度)、吸收量等指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现有裤型卫生巾穿脱不方便、干爽性较差、柔软度较差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裤型卫生巾,所述组合式裤型卫生巾包括组合式裤型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组合式裤型本体上的吸收部;所述组合式裤型本体分为前腹片和后臀片,所述前腹片上部设置有前腰围区,所述后臀片上部设置有后腰围区,前腰围区和后腰围区分别在左右侧面通过魔术贴拼接;所述吸收部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导流层、吸收层和底层;所述导流层包括第一导流层、第二导流层和第三导流层;第一导流层为设置有导流压纹的无纺布层;第二导流层为设置有竖直导流通道的聚氨酯泡沫层;第三导流层为绒毛浆层。优选地,所述魔术贴的毛面件设置在所述前腰围区的左右两端,所述魔术贴的勾面件设置在所述后腰围区的左右两端;或所述魔术贴的毛面件设置在所述后腰围区的左右两端,所述魔术贴的勾面件设置在所述前腰围区的左右两端。优选地,所述吸收部两侧设置有立体护围。优选地,所述立体护围的高度为1-7cm,长度与所述吸收层长度相同;和/或所述立体护围的活动边上设置有可收缩的橡筋。优选地,每侧橡筋的根数为2-3根,橡筋宽度为0.5-1.5cm。优选地,所述吸收层为复合芯体结构;所述复合芯体结构包括无尘纸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蓬松纤维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无尘纸层。优选地,所述吸收层包括吸收体和对所述吸收体进行包裹的包裹层;所述吸收体包括至少一层的复合吸水纸,复合吸水纸由两层吸水纸层以及夹在两层吸水纸层之间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构成。优选地,所述包裹层为无尘纸、无纺布、复合吸水纸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包裹层和所述吸收体的包裹方式为全包裹或部分包裹。优选地,所述底层包括上层的透气底膜和下层的底膜无纺布;所述透气底膜为PE膜;所述底膜无纺布为ES纤维或PP纤维无纺布。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对裤型本体进行了改进:本技术中的裤型本体为组合式裤型本体。未组合前,本技术中的裤型本体为片式结构,可分为前腹片和后臀片,前腹片上部设置有前腰围区,后臀片上部设置有后腰围区,前腰围区和后腰围区分别在左右侧面通过魔术贴拼接,使得裤型本体可由片式组合成裤型。在使用结束后,解开魔术扣,产品可由裤型变为片式。可以看出,改善后的组合式裤型卫生巾穿脱更加便捷,消费者的使用感更佳。本技术对吸收部进行了改进:本技术中的吸收部中的导流层为三层导流结构。第一导流层为具有导流压纹的无纺布层,导流压纹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引导液体横向扩散;第二导流层为设置有竖直导流通道的聚氨酯泡沫层,起到垂直导流的作用,加速液体下渗速度;第三导流层为绒毛浆层,绒毛浆层是由绒毛浆组成的结构层,这一结构层中既有横向纤维也有纵向纤维,既可将液体大面积扩散开,也能加速液体下渗速度。总的来说,本技术中的导流层既能加速液体下渗,也能加快液体向四周扩散,从而很好地避免了液体在表面的聚集,提升了产品的干爽性。另外,本技术中的吸收部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导流压纹无纺布层中的导流压纹、第二层的泡沫材料以及第三层的绒毛浆材料均可提升产品的柔软度,使产品在吸液后不容易发“硬”。本技术中的裤型本体具有较好的弹性,魔术贴可以实现对裤型本体腰围尺寸的灵活调节。此外,本技术中的前腰围区和后腰围区也可采用弹性材料,进一步实现裤型本体腰围尺寸的灵活调节。本技术中的立体护围能自动翻边,防侧漏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裤型卫生巾的结构示意图(未组合前的片式结构)。图中:1:组合式裤型本体;11:前腹片;12:后臀片;13:前腰围区;14:后腰围区;15:魔术贴;2:吸收部;3:立体护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裤型卫生巾,参考图1,所述组合式裤型卫生巾包括组合式裤型本体1和固定在所述组合式裤型本体1上的吸收部2,吸收部2起到吸收液体(如经血)并且锁住液体(如经血)的作用;所述组合式裤型本体1分为前腹片11和后臀片12,所述前腹片11上部设置有前腰围区13,所述后臀片12上部设置有后腰围区14,前腰围区13和后腰围区14分别在左右侧面通过魔术贴15拼接;所述吸收部2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导流层、吸收层和底层;所述导流层包括第一导流层、第二导流层和第三导流层;第一导流层为设置有导流压纹的无纺布层;第二导流层为设置有竖直导流通道的聚氨酯泡沫层;第三导流层为绒毛浆层。本技术从两个方面对裤型卫生巾进行了改进:一是对裤型本体进行了改进:本技术中的裤型本体为组合式裤型本体1。未组合前,本技术中的组合式裤型本体1为片式结构,可分为前腹片11和后臀片12,前腹片11上部设置有前腰围区13,后臀片12上部设置有后腰围区14,前腰围区13和后腰围区14分别在左右侧面通过魔术贴15拼接,使得组合式裤型本体1可由片式组合成裤型。在使用结束后,解开魔术扣15,产品可由裤型变为片式。可以看出,改善后的组合式裤型卫生巾穿脱更加便捷消费者的使用感更佳。二是对吸收部2进行了改进:本技术中的吸收部2中的导流层为三层导流结构。第一导流层为具有导流压纹的无纺布层,导流压纹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引导液体横向扩散;第二导流层为设置有竖直导流通道的聚氨酯泡沫层,起到垂直导流的作用,加速液体下渗速度;第三导流层为绒毛浆层,绒毛浆层是由绒毛浆组成的结构层,这一结构层中既有横向纤维也有纵向纤维,既可将液体大面积扩散开,也能加速液体下渗速度。总的来说,本技术中的导流层既能加速液体下渗,也能加快液体向四周扩散,从而很好地避免了液体在表面的聚集,提升了产品的干爽性。另外,本技术中的吸收部2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导流压纹无纺布层中的导流压纹、第二层的泡沫材料以及第三层的绒毛浆材料均可提升产品的柔软度,使产品在吸液后不容易发“硬”。本技术通过魔术贴15实现产品在片式和裤型之间转变。魔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裤型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裤型卫生巾包括组合式裤型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组合式裤型本体上的吸收部;/n所述组合式裤型本体分为前腹片和后臀片,所述前腹片上部设置有前腰围区,所述后臀片上部设置有后腰围区,前腰围区和后腰围区分别在左右侧面通过魔术贴拼接;/n所述吸收部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导流层、吸收层和底层;所述导流层包括第一导流层、第二导流层和第三导流层;第一导流层为设置有导流压纹的无纺布层;第二导流层为设置有竖直导流通道的聚氨酯泡沫层;第三导流层为绒毛浆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裤型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裤型卫生巾包括组合式裤型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组合式裤型本体上的吸收部;
所述组合式裤型本体分为前腹片和后臀片,所述前腹片上部设置有前腰围区,所述后臀片上部设置有后腰围区,前腰围区和后腰围区分别在左右侧面通过魔术贴拼接;
所述吸收部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导流层、吸收层和底层;所述导流层包括第一导流层、第二导流层和第三导流层;第一导流层为设置有导流压纹的无纺布层;第二导流层为设置有竖直导流通道的聚氨酯泡沫层;第三导流层为绒毛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魔术贴的毛面件设置在所述前腰围区的左右两端,所述魔术贴的勾面件设置在所述后腰围区的左右两端;或
所述魔术贴的毛面件设置在所述后腰围区的左右两端,所述魔术贴的勾面件设置在所述前腰围区的左右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部两侧设置有立体护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体护围的高度为1-7cm,长度与所述吸收层长度相同;和/或
所述立体护围的活动边上设置有可收缩的橡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敏杰张燕燕田春兰于庆华荣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