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27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白茶生产工艺步骤如下:采摘,摊青,分解酶处理,烫青,多次杀青,理条,干燥。白茶生产装置,包括底座,移动基座,烘干筒和设电机组件;烘干筒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热风组件;烘干筒内设有多个烘干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提供科学且有效的白茶加工方法,并通过多次杀青、理条并干燥的多道步骤使茶叶内的各成分能有效转化并提取出,从而提升茶叶的品质;摊青在中温湿度(30℃/65%RH)环境下,酶活性提升较快,其茶香质量最佳。设置由电机组件驱动的烘干盘,茶叶转动烘干,并通过热风组件不断循环输送热空气,全面烘干的同时还能快速带走湿气,白茶茶叶的烘干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白茶生产加工,特别是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崇尚自然与健康的21世纪,白茶以绿色健康的形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近年来,茶叶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层次不断深入,经证实白茶之“三降三抗”(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辐射、抗肿瘤、抗氧化)效果比任何茶叶都显著。随着白茶在欧洲、东南亚、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大,被认为是未来几年内最具发展潜力的茶类。目前,关于白茶的加工的报道不少,但是对于白茶加工过程中如何提升其最终产品品质的内容不多。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白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白茶加工工艺知识简单的对白茶茶叶进行加工,无法充分的将白茶的营养物质发挥出来,且其口感也相对一般,无法满足现代人更高的需求。而且,目前白茶加工所使用的烘干机都是采用设于顶部的加热器进行烘干,在实际烘干过程中烘干机内上下温度不一致,导致白茶的烘干情况不一致,从而造成白茶烘干质量不稳定,影响其烘干效率的同时还会因部分烘干不充分造成质量不合格,影响经济效益。所以,传统的白茶生产加工方法存在加工简单无法满足现代人需求,采用的烘干机烘干效果不佳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采用本方法生产的白茶能满足现代人需求,其烘干装置烘干效果相对更好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白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采摘:采摘单叶至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二叶的茶树鲜叶作为原料,得a品;B、摊青:将a品均匀地摊放在竹匾上,并将竹匾放到摊凉架上,将摊凉架放置到空气流通处,避免阳光照射,得b品;摊青温度为30℃,湿度为65%RH,摊青时间为6-12小时,以手抓柔软为宜;C、分解酶处理:向b品喷洒分解酶并静置30min得c品;所述分解酶的浓度为0.1%~0.7%;D、烫青:将c品投入烫青装置中烫青处理50~55s,然后晾干得d品;所述控制烫青装置的热水温度为95~98℃;E、一次杀青:将d品放入滚筒杀青机内处理1.5~2min并摊凉得e品;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温度为130~140℃;F、二次杀青:将e品输送至微波杀青装置进行二次杀青并摊凉得f品;二次杀青时间1.2~1.25min,摊凉时间5~8min;G、理条:将e品送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并摊凉,得g品;H、干燥:将g品送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得h品;I、检验:对h品进行检验,合格后得成品白茶。前述的白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分解酶包括果胶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白茶生产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下方的多个移动基座,设于底座上方的烘干筒和设于底座下方中部并与烘干筒相连的电机组件;所述烘干筒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通过多根支柱与底座相连;所述支架上设有与烘干筒相连的热风组件;所述烘干筒内设有多个水平设置并与电机组件转动连接的烘干盘。前述的白茶生产装置,所述热风组件的一侧设有回风管,另一侧设有出风管;所述回风管与烘干筒的顶部相连;所述出风管包括上出风管和下出风管;所述上出风管和下出风管均位于烘干筒的同一侧并分别与烘干筒的顶部和底部相连。前述的白茶生产装置,所述电机组件包括设于底座下方的电机室,设于电机室内与底座相连的电机,设于电机上的转轴和设于电机上并与底座相连的固定板;所述转轴贯穿烘干筒并与烘干盘相连。前述的白茶生产装置,每个所述移动基座的下方均设有两块相对应设置的竖板,两块所述竖板之间设有可转动的滚轮。前述的白茶生产装置,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加热器,送风机,抽风机,除湿机;送风机将加热器加热的热空气从出风管送入烘干筒内,抽风机从出风管将含有一定湿气的空气抽入除湿机中除湿。通过热风组件将空气进行循环使用,减少热量的浪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提供科学且有效的白茶加工方法,并通过多次杀青、理条并干燥的多道步骤使茶叶内的各成分能有效转化并提取出,从而提升茶叶的品质;通过多种试验和对比,确定白茶摊青在中温湿度(30℃/65%RH)环境下,酶活性提升较快,其茶香质量最佳,从而提升茶叶的附加价值,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烘干用的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由电机组件驱动的烘干盘,使得茶叶在烘干过程中不断转动,并且通过与烘干筒相连的热风组件往烘干筒内不断的输送热空气,使烘干筒内热空气不断流动,全面烘干的同时还能快速带走湿气,白茶茶叶的烘干效果更好,质量也更稳定,经济效益更好。所以,本专利技术具有采用本方法生产的白茶能满足现代人需求,其烘干装置烘干效果相对更好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白茶生产装置通过设置带滚轮的移动基座,使得本装置能便捷的进行移动,其适用性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白茶生产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11-支柱,12-支架,2-烘干筒,3-热风组件,31-出风管,311-上出风管,312-下出风管,32-回风管,4-电机室,41-电机,42-固定板,43-转轴,5-烘干盘,6-移动基座,61-竖板,62-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白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采摘:采摘单叶至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茶树鲜叶作为原料,得a品;B、摊青:将a品均匀地摊放在竹匾上,并将竹匾放到摊凉架上,将摊凉架放置到空气流通处,避免阳光照射,得b品;摊青温度为30℃,湿度为65%RH,摊青时间为6-12小时,以手抓柔软为宜;C、分解酶处理:向b品喷洒分解酶并静置30min得c品;所述分解酶的浓度为0.1%~0.7%;D、烫青:将c品投入烫青装置中烫青处理50~55s,然后晾干得d品;所述控制烫青装置的热水温度为95~98℃;E、一次杀青:将d品放入滚筒杀青机内处理1.5~2min并摊凉得e品;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温度为130~140℃;F、二次杀青:将e品输送至微波杀青装置进行二次杀青并摊凉得f品;二次杀青时间1.2~1.25min,摊凉时间5~8min;G、理条:将e品送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并摊凉,得g品;H、干燥:将g品送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得h品;I、检验:对h品进行检验,合格后得成品白茶。步骤C中所述的分解酶包括果胶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白茶生产装置,如图1所述,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下方的多个移动基座6,设于底座1上方的烘干筒2和设于底座1下方中部并与烘干筒2相连的电机组件;所述烘干筒2上设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通过多根支柱11与底座1相连;所述支架12上设有与烘干筒2相连的热风组件3;所述烘干筒2内设有多个水平设置并与电机组件转动连接的烘干盘5。所述热风组件3的一侧设有回风管32,另一侧设有出风管31;所述回风管32与烘干筒2的顶部相连;所述出风管31包括上出风管311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白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A、采摘:采摘单叶至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二叶的茶树鲜叶作为原料,得a品;/nB、摊青:将a品均匀地摊放在竹匾上,并将竹匾放到摊凉架上,将摊凉架放置到空气流通处,避免阳光照射,得b品;摊青温度为30℃,湿度为65%RH,摊青时间为6-12小时,以手抓柔软为宜;/nC、分解酶处理:向b品喷洒分解酶并静置30min得c品;所述分解酶的浓度为0.1%~0.7%;/nD、烫青:将c品投入烫青装置中烫青处理50~55s,然后晾干得d品;所述控制烫青装置的热水温度为95~98℃;/nE、一次杀青:将d品放入滚筒杀青机内处理1.5~2min并摊凉得e品;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温度为130~140℃;/nF、二次杀青:将e品输送至微波杀青装置进行二次杀青并摊凉得f品;二次杀青时间1.2~1.25min,摊凉时间5~8min;/nG、理条:将e品送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并摊凉,得g品;/nH、干燥:将g品送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得h品;/nI、检验:对h品进行检验,合格后得成品白茶。/n

【技术特征摘要】
1.白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采摘:采摘单叶至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二叶的茶树鲜叶作为原料,得a品;
B、摊青:将a品均匀地摊放在竹匾上,并将竹匾放到摊凉架上,将摊凉架放置到空气流通处,避免阳光照射,得b品;摊青温度为30℃,湿度为65%RH,摊青时间为6-12小时,以手抓柔软为宜;
C、分解酶处理:向b品喷洒分解酶并静置30min得c品;所述分解酶的浓度为0.1%~0.7%;
D、烫青:将c品投入烫青装置中烫青处理50~55s,然后晾干得d品;所述控制烫青装置的热水温度为95~98℃;
E、一次杀青:将d品放入滚筒杀青机内处理1.5~2min并摊凉得e品;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温度为130~140℃;
F、二次杀青:将e品输送至微波杀青装置进行二次杀青并摊凉得f品;二次杀青时间1.2~1.25min,摊凉时间5~8min;
G、理条:将e品送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并摊凉,得g品;
H、干燥:将g品送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得h品;
I、检验:对h品进行检验,合格后得成品白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分解酶包括果胶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3.用于权利要求1-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白茶生产工艺的白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泽灵
申请(专利权)人:桐庐恒信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