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道路雨水培养植物美化道路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培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道路雨水培养植物美化道路的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或“水敏感性城市”,其理念是在降雨时,从雨水传输的不同阶段和位置进行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设计,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雨水的控制理念从传统的雨水口收集管道排放至自然水体转变为在雨水产生的源头积存,处理并利用。目前,在下雨天,雨水会通过道路上的出水口直接排除,从而降低了雨水的使用率,而且道路的中部一般都有绿化植物,道路上的雨水可以对绿化植物进行浇灌,来增加雨水的使用率,因此,提出一种利用道路雨水培养植物美化道路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道路雨水培养植物美化道路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道路雨水培养植物美化道路的装置,包括路基,所述路基的中部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道路雨水培养植物美化道路的装置,包括路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的中部设置有绿化区域(2),所述绿化区域(2)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板(3),两个所述隔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中部开设有植物根茎安装孔(5),所述路基(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集水盖板(6),所述集水盖板(6)的表面开设有漏水孔(7),所述路基(1)和隔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通水管(9),所述隔板(3)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20200226 CN 202020210971X1.一种利用道路雨水培养植物美化道路的装置,包括路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的中部设置有绿化区域(2),所述绿化区域(2)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板(3),两个所述隔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中部开设有植物根茎安装孔(5),所述路基(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集水盖板(6),所述集水盖板(6)的表面开设有漏水孔(7),所述路基(1)和隔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通水管(9),所述隔板(3)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道路雨水培养植物美化道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水管(9)的一端位于集水盖板(6)的下方并与漏水孔(7)相对应;
所述通水管(9)的另一端位于进水孔(10)的一端并与进水孔(10)相对应。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锋,兰承雄,唐鑫,胡安林,王亮,张义,颜钟,
申请(专利权)人:吴海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