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92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BMC、CPLD、连接器和插入卡;连接器上的第一在位引脚第一路连接电源,第二路连接CPLD的GPIO引脚;连接器上的I2C引脚连接BMC的I2C引脚;插入卡上的第二在位引脚连接地;插入卡上的I2C引脚连接板卡的FRU,而且第一在位引脚的电平和第二在位引脚的电平相反;插入卡插入连接器时,BMC通过查找内部预设的地址对应关系表判断插入卡是否可靠插入。基于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板卡在位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仅使用一个在位引脚来进行初步在位检测,并复用I2C信号来进行在位确认,确保检测可靠性,BMC和CPLD之间使用UART通信,确保在位检测的及时性。的及时性。的及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服务器板卡在线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插卡式结构是服务器系统中常见的结构之一,热插拔要求服务器系统能够正确检测到板卡的插入,并确保可靠连接。硬件上,通常在板卡和连接器上均需要两个或多个在位检测引脚,并通过在板卡和连接器上设计相反的电平来辅助在位检测。软件上,通常由CPLD的GPIO来读取在位检测引脚的电平来判断板卡是否插入,BMC通过I2C轮询的方式获得板卡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0003]现有技术中,方案1为:连接器和板卡均只使用一个在位检测引脚,CPLD仅通过一个在位信号判断板卡是否插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无法确保板卡的可靠插入,尤其对于较长的板卡,仅有在位信号所在端插入连接器的情况会被误判为可靠插入。方案2为:连接器和板卡均使用两个在位检测引脚,两个在位引脚分别位于板卡的两端,只有板卡两端均可靠插入连接器,CPLD才会检测到正确的在位信号,解决了方案1中的缺陷,但是占用的引脚过多。现有技术的缺点为:可靠性不高,存在误检测的可能性,占用引脚过多,不利于引脚资源利用以及通过BMC轮询进行在位检测,无法及时检测到板卡的插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和方法,使用一个在位引脚来进行初步在位检测,并复用I2C信号来进行在位确认,确保检测可靠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可编辑逻辑芯片、连接器和插入卡;
[0007]所述连接器上的第一在位引脚第一路连接电源,第二路连接可编辑逻辑芯片的GPIO引脚;连接器上的I2C引脚连接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2C引脚;
[0008]所述插入卡上的第二在位引脚连接地;插入卡上的I2C引脚连接板卡的现场可更换单元,而且第一在位引脚的电平和第二在位引脚的电平相反;
[0009]插入卡插入连接器时,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查找内部预设的地址对应关系表判断插入卡是否可靠插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的数量等于插入卡的数量。
[0011]进一步的,所述地址对应关系表为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2C总线号码、连接器的I2C总线号码和现场可更换单元地址的对应关系表格。
[0012]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UART信号与可编辑逻辑芯片通信。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可编辑逻辑芯片还与报警指示灯相连。
[0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插入卡插入连接器
时,第一在位引脚与第二在位引脚连接;插入卡上的I2C引脚与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2C引脚连接。
[0015]进一步的,可编辑逻辑芯片检测到插入卡插入连接器后,通过UART信号通知基板管理控制器,插入卡插入连接器;
[0016]BMC查取预设设置的地址对应关系表获取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2C引脚和现场可更换单元地址,并对插入卡的现场可更换单元地址进行扫描以确认插入卡是否可靠插入。
[0017]一种板卡在位检测方法,是基于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0018]定时扫描连接器的在位信号,若检测到插入卡插入连接器,则将连接器的I2C总线号码发送给基板管理控制器;
[0019]基板管理控制器接收到连接器的I2C总线号码后,查取预设设置的地址对应关系表获取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2C引脚和现场可更换单元地址,如果基板管理控制器准确读取到查取预设设置的地址对应关系表获取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2C引脚和现场可更换单元地址,则板卡可靠插入,否则点亮告警指示灯。
[0020]进一步的,在所述定时扫描连接器的在位信号之前还包括,在基板管理控制器内部建立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2C总线号码、连接器的I2C总线号码和现场可更换单元地址的对应关系表格。
[0021]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专利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可编辑逻辑芯片、连接器和插入卡;其中,连接器上的第一在位引脚第一路连接电源,第二路连接可编辑逻辑芯片的GPIO引脚;连接器上的I2C引脚连接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2C引脚;插入卡上的第二在位引脚连接地;插入卡上的I2C引脚连接板卡的现场可更换单元,而且第一在位引脚的电平和第二在位引脚的电平相反;插入卡插入连接器时,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查找内部预设的地址对应关系表判断插入卡是否可靠插入。连接器的数量等于插入卡的数量。基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板卡在位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仅使用一个在位引脚来进行初步在位检测,并复用I2C信号来进行在位确认,确保检测可靠性,基板管理控制器和可编辑逻辑芯片之间使用UART进行在位信息传递,确保在位检测的及时性。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可靠性不高、占用引脚过多以及检测不及时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如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示意图;
[0024]如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一种板卡在位检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
绘制。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6]实施例1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可靠性不高、占用引脚过多以及检测不及时的问题。
[0028]其中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
[0029]CPLD(Complex Programming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辑逻辑器件);
[0030]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
[0031]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 I2C总线);
[0032]FRU(Field Replace Unit现场可更换单元);
[0033]AID(ADD-In-Card附加卡)。
[0034]如图1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示意图,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可编辑逻辑芯片CPLD、连接器和插入卡;本专利技术中支持多个连接器和多个插入卡,连接器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可编辑逻辑芯片、连接器和插入卡;所述连接器上的第一在位引脚第一路连接电源,第二路连接可编辑逻辑芯片的GPIO引脚;连接器上的I2C引脚连接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2C引脚;所述插入卡上的第二在位引脚连接地;插入卡上的I2C引脚连接板卡的现场可更换单元,而且第一在位引脚的电平和第二在位引脚的电平相反;插入卡插入连接器时,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查找内部预设的地址对应关系表判断插入卡是否可靠插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数量等于插入卡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对应关系表为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2C总线号码、连接器的I2C总线号码和现场可更换单元地址的对应关系表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UART信号与可编辑逻辑芯片通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辑逻辑芯片还与报警指示灯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卡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插入卡插入连接器时,第一在位引脚与第二在位引脚连接;插入卡上的I2C引脚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丽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