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纳米粒在中药酚酸类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7397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多巴胺纳米粒在中药酚酸类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将中药提取液使用聚多巴胺纳米粒吸附,弃去上清液,分离得到吸附中药酚酸类成分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再在解吸附,得到中药酚酸类成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快速高效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吸附中药酚酸类成分,该过程简单、无污染且操作简单,具有载药量高,稳定性强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对中药提取分离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发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多巴胺纳米粒在中药酚酸类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是涉及聚多巴胺纳米粒在中药酚酸类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0002]随着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发展,中药现代制剂的第三代是将中药材提取分离得到中药活性组分,并制备成组分递药系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目前常见用于中药提取分离度的硅胶、氧化铝等材料,存在载药量低,释放药物量低,稳定性差等缺点。
[0003]中药酚酸类成分广泛分布在药用植物中,如唇形科植物丹参、金栗兰科肿节风、忍冬科忍冬属的金银花,蔷薇科的托盘根,菊科的蒲公英、灯盏花,唇形科的鼠尾草,橄榄科的方榄,伞形科的当归、川芎等。这些中药中的各种酚酸类成分具有的药理学活性,如清除自由基、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凝血及抗肿瘤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0004]聚多巴胺(PDA)是一种贻贝仿生类材料,可由多巴胺在弱碱性环境下自聚而得,且PDA可以通过控制合成过程的反应条件,控制PDA纳米粒合成产物粒径的大小。PDA具有诸多优良特性,例如简单的制备方法,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优异的光热特性等。PDA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邻苯二酚和一、二级胺,使得PDA可以吸附在几乎所有固体物质的表面,形成一层聚多巴胺膜。此外,吸附在材料表面的聚多巴胺可以作为一个反应“桥梁”,通过迈克尔加成或希夫碱反应,进一步和含有亲核基团的试剂发生反应,从而在材料表面引入其他功能性基团。
[0005]近年来,研究者们已经验证PDA可同时吸附叶酸、阿霉素和咪喹莫特并具有较好的缓释效应,且PDA具备优良的近红外光热转换功能,可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并和化疗、基因治疗等其它治疗方法联合实现肿瘤的联合治疗,因此PDA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
[0006]因此,寻求制备一种载药量高,稳定性强吸附中药酚酸类成分的载体材料,其制备工艺简单、高效、适合大规模生产,对中药提取分离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药酚酸类成分制备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将聚多巴胺用于中药酚酸类成分的分离纯化。本专利技术研究结果显示聚多巴胺纳米粒用于对中药酚酸类成分的高效及选择性吸附。该过程简单、高效、无污染且操作简单。
[0008]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聚多巴胺纳米粒在中药酚酸类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0010]优选的,所述中药选自丹参、肿节风、金银花、蒲公英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所述酚酸类成分包括咖啡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丹酚酸B)、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嗪皮啶、桂皮酸、原儿茶酸、鞣花酸、阿魏酸。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可采用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方法制备。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示例如下:
[0014]聚多巴胺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在容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无水乙醇、纯水、氨水(V:V=9:4:1),搅拌30分钟;精密称定多巴胺盐酸盐样品,溶于定量纯水中,30分钟后将定量多巴胺盐酸盐溶液加入上述烧杯中,在有氧的条件下室温搅拌24h。将得到的棕黑色溶液用纯水离心洗涤三次,即得聚多巴胺纳米粒纳米粒。
[0015]本专利技术将聚多巴胺纳米粒应用于中药酚酸类成分的分离纯化,具体操作如下:
[0016]将中药提取液(优选在酸性条件下)使用聚多巴胺纳米粒吸附,弃去上清液,分离得到吸附中药酚酸类成分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再(优选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解吸附,得到中药酚酸类成分。
[0017]吸附过程中,所述酸性条件为pH 2.0

4.0,优选pH 3.5。
[0018]解吸附过程中,所述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优选pH 2.0

8.0,进一步优选7.0

7.5,更优选pH7.4。
[0019]优选的,在酸性条件下使用聚多巴胺纳米粒吸附2

12h,更优选8h。
[0020]优选的,聚多巴胺纳米粒的用量为50~200mg/g药材。
[0021]本专利技术解吸附的一个优选的方法为透析。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提取液为中药的醇和/或水提取物。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示例如下:
[0024]称取中药材,加入定量纯水,煎煮40分钟,纱布滤过,得提取液;将药渣加入定量纯水,重复煎煮40分钟,纱布滤过,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
[002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PDA通过π

π堆积、静电力吸附、共价键作用等方式对中药酚酸类成分进行大剂量高效吸附在纳米粒表面,高度分散在水溶液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氧化铝柱层析的方法,操作简便,所吸附的中药酚酸类成分载药量高,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0026]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聚多巴胺吸附中药酚酸类成分示意图。
[0027]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聚多巴胺吸附丹参酚酸类成分不同pH条件下的载药量考察。
[0028]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聚多巴胺吸附丹参酚酸类成分不同时间的载药量考察。
[0029]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聚多巴胺吸附丹参酚酸类成分不同载药温度的载药量考察。
[0030]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聚多巴胺吸附丹参酚酸类成分纳米粒粒径分布图。
[0031]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聚多巴胺吸附丹参酚酸类成分纳米粒的透射电镜图。
[0032]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聚多巴胺吸附丹参酚酸类成分的体外释放曲线。
[0033]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聚多巴胺吸附肿节风酚酸类成分纳米粒的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实例和效果对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5]实施例1:聚多巴胺纳米粒吸附中药丹参酚酸类成分
[0036]1.丹参提取物的制备:
[0037]称取中药丹参药材100g,加入300mL纯水,煎煮40分钟,纱布滤过,得提取液1,将药渣加入300mL纯水,重复煎煮40分钟,纱布滤过,得提取液2,将提取液1和提取液2合并,浓缩
至100ml,置于4℃冰箱,避光保存。
[0038]2.聚多巴胺的制备
[0039]称取50mg盐酸多巴胺溶于10mL纯水中,加入4mL无水乙醇和250μL氨水,搅拌24h,高速离心(13000rpm)15min,弃上清,沉淀用纯水洗三次,得聚多巴胺。
[0040]3.不同pH条件聚多巴胺纳米粒吸附中药丹参酚酸类成分情况
[0041]室温下,取0.5mL丹参水提液加入8.5mL纯水,调节pH,考察不同pH条件(pH2.0,pH 2.5,pH 3.0,pH 3.5,pH 4.0)聚多巴胺纳米粒吸附中药丹参酚酸类成分情况,加入1ml(相应pH)含有5mg聚多巴胺的水溶液,避光搅拌8h,高速离心(13000rpm)15min,弃去上清,即得吸附中药丹参酚酸类成分聚多巴胺纳米粒(SM

PDA)。采用HPLC(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聚多巴胺纳米粒在中药酚酸类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选自丹参、肿节风、金银花、蒲公英中的一种或几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酸类成分包括咖啡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嗪皮啶、桂皮酸、原儿茶酸、鞣花酸、阿魏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中药提取液使用聚多巴胺纳米粒吸附,弃去上清液,分离得到吸附中药酚酸类成分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再解吸附,得到中药酚酸类成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中药提取液在酸性条件下使用聚多巴胺纳米粒吸附,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解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鹏陈瑞吴丽朱晨奇陈林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